李白之谜(214)|| 唐人直接描写李白外貌的有哪些?

现存唐人诗文中,只有魏颢和崔宗之直接写到李白的外貌,其次就是李白的“自画像”。

魏颢与李白有过面对面的交流,有过从广陵(扬州)到金陵(南京)相伴而行的长距离漫游,对李白的外貌描写绝非“印象”,更非想象、演绎之类。他在为李白编辑诗集《李翰林集序》中描述道:“眸子炯然,叱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酝籍。”前两句直言李白眼睛炯炯有神,嘴巴张大时有猛虎下山的气势。后两句写装束,腰扎玉带,头扎布巾,风流倜傥,潇洒飘逸。魏颢的描述虽较简略,却有点有面,生动传神,让人读后印象深刻。根据这两句,陈演恪就认为李白是胡人,有人也说他是有胡人血统的汉人。

崔宗之是李白的好友,他们多次见面,互有诗歌唱和。崔宗之曾作《赠李十二白》,全诗如下:

风八九月,白露满空庭。耿耿意不畅,捎捎风叶声。

思见雄俊士,共话今古情。李侯忽来仪,把袂苦不早。

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

担囊无俗物,访古千里馀。袖有匕首剑,怀中茂陵书。

双眸光照人,词赋凌子虚。酌酒弦素琴,霜气正凝洁。

平生心中事,今日为君说。我家有别业,寄在嵩之阳。

明月出高岑,清谿澄素光。云散窗户静,风吹松桂香。

子若同斯游,千载不相忘。

这首写李白的诗信息量颇大。诗歌围绕“雄俊士”一语展开,写到了李白的言谈举止和外貌。“袖有匕首剑,怀中茂陵书。双眸光照人,词赋凌子虚。”前两句写装束,袖中藏着短剑,怀中揣着书籍。一文一武,文武双全。亦侠亦士,既阳刚又儒雅,真可谓刚柔相济。后两句先言面部,再言文采。写面部聚焦其眼神,目光炯炯,神采照人,有着匕首一样的穿透力和杀伤力。而文采呢,直接类比,说他的辞赋超过了史上最有名的《子虚赋》——实质是超越了他的蜀中“乡人”前辈司马相如——这也是李白的“自我评价”:“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

魏颢、崔宗之对李白外貌描写的“焦点”都集中在了眼神——特有神,不是一般的有神。换言之,是令猥琐之人有些胆寒的眼神。毕竟,这是李白向外界展示内心世界的一道窗口,眼光有神而内心极深极强,谁也走不进去,谁也不懂他的心到底有多宽多广。

再看李白的“自画像”。在《大鹏赋并序》的开篇,李白写道:“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真是自我表扬的高手,借司马承祯的话夸奖自己:有仙风道骨,能够携手一起神游太空,飞翔万里。李白刚出蜀,浑身都散发着仙气,浑身都有一股子大鹏一样振翅云霄的冲劲。

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文中写道:“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李白自称他是超然于流俗之外的人。关键是“天为容,地为貌”就有些不着边际,令读者摸不着头脑。大抵是说他仪表堂堂,伟岸威猛吧。“不屈己,不干人”就属于个性与人格了,意即保持人格独立,不惧怕王族权贵,不屈从于外部势力。有史以来,唯他一人。

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写道:“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身材不算高大,但是心气颇高,志雄胆大,足可藐视天下群雄。所以,李白紧接着说:“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这方面得到了王公大人的一致赞许,且都认为他是个颇讲义气的人。

从李白这三段“自画像”看,重在言自己的神采、气质与胸怀,出类拔萃,超凡脱俗,非俗人可比。

(待续;讲李白我是认真的;版权所有)

文/赵 斌 图/谭昌永、蒋戈

李白故里,四川江油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1)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2)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3)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4)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5)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6)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7)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8)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9)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10)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11)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12)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13)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14)

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之谜2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