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内省未入朝,死泪终盈睫
安史之乱突然爆发,承平日久的大唐军民惊恐万分,叛军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及人们纷纷拿起刀枪迎敌之时,江山大半已落入敌手,一时生民涂炭,大好河山顿时狼烟四起,大唐王朝面临极为严峻的考验。
在这场长达八年之久的血火争战中,造就了众多的铁血人物,他们同叛军殊死抗争,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将领,这其中最优秀的便是郭子仪和李光弼,时人并称“李郭”,后来一同被唐代宗挂在“凌烟阁”中。
可是,这二位的人生在后来却大不相同,郭子仪极尽荣华,子孙富贵,祝寿时家中“笏满床”;而李光弼却充满悲情,惧奸臣谗言,不敢进京,部将离散,惊恐而亡。
后人一直是将郭、李二人相比较来评论,结论无非是郭子仪极具政治智慧,会做人;而李光弼刚毅太过,政治敏感度太低,后来又患得患失,郁郁寡欢,最终将自己给活活气死了。
李光弼,契丹族,营州柳城人,即今辽宁省朝阳人,安史之乱中战功战功卓著,曾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后为宦官所谗,年57岁时病死徐州,谥武穆。
作为武人,李光弼的一生就是在征战中度过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同安史叛军作战,他虽然出身于契丹的武将世家,但却深受汉文化影响,很早就显现出文武全才的天赋,其韬略和见识,俱为时人所欣赏。
当时的各路豪杰都想将其纳入阵中,而他与郭子仪却一直在当时手握重兵的四镇节度使王忠嗣手下效力,这位王大人对他是赞口不绝,言“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
安史之乱爆发后,在郭子仪的保举下,李光弼出任河东节度副使,从此开始了他在这场平叛战争中建功立业的沙场征途。
他所经历的战斗无数,常山之战,他血战安禄山,“大破贼党,斩首万计,生擒四千”;太原之战,他智敌史思明,“俘斩万计。思明畏败”;相州之战,他同安庆绪打得难解难分,河阳之战,他施“美马计”,赢得对方数千匹良种公马,又用叉船破火攻,大败叛军。
后来的交锋中,他定乱河南,与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进行最后决战,历时两年多,终于逼其自杀,安史之乱始告平定。
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无不体现了李光弼智勇双全的特征,如果从战神的角度来评价,他比郭子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也因此赢得“中兴第一”的声誉。
盛极之后便是衰落,唐代一直就有宦官监军的恶习,安史之乱的初期,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人,俱死于宦官谗言之手;而到了唐代宗李豫之时,宦官鱼朝恩和程元振又兴风作妖,蛊惑朝政。
他们先是窜捣着皇帝罢削了郭子仪的兵权,让李光弼接掌,继而又不断地使坏,这在李光弼的心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与郭子仪的老谋深算不同,世人对李光弼的评价是“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即他对战局和国家大事的足智多谋,但对自己却考虑得很少,或者是欠考虑,在对宦官可能的陷害上,他只用一个“躲”字,想以此来化解所有的灾难。
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
内省未入朝,死泪终映睫。
这是杜甫所写的《八哀诗.李光弼》,诗中对李光弼是满满地同情,这是因为李光弼在平定了安史之乱后,代宗召其入朝,他为避祸是百般推诿,拒不去长安,后来是拥兵出镇临淮,即今大致徐州一带。
吐蕃、西戎相继入侵犯京师,代宗跑路,诏征天下兵勤王,李光弼也是拒不奉诏,“迁延不至”,他的这种做法大失人心,部将也离心离德。
后来,大将田神功自己率所部去陕西勤王,自此脱离了李光弼回归中央,而李光弼也因此“愧耻成疾”,在自责和反省双重的巨大压力下,他病重身亡,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我其实很能理解李光弼不入朝的心情,但又觉得他不以朝廷所遭受的灾难为事,在一边袖手旁观,这个就过分了,长此以往,拥兵一隅,岂不是日后必然会形成又一个游离于中央的割据势力。
如果真的有了这样的后果,让朝廷情何以堪,所以,李光弼被猜忌是必然的,他也因此被后人认为其“非纯臣也”。
但是要看到,他并非是个想脱离中央的地方军阀,这点我们从正史中“愧耻成疾”几个字中便能看出来,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很羞愧的,也是很感耻辱的,从这点来说,李光弼至少是一位心系大唐的忠臣,其所为也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之所以现在李光弼的名声没有郭子仪响亮,这也是有原因的,如果说二人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功绩上不分上下的话,而在平定后来外寇入侵时,郭子仪可是有着天大的功劳。
郭子仪大李光弼11岁,又比他晚去世17年,一来一去地活了84岁,尽管李光弼被皇帝誉为“克壮大业,无愧前贤”,而郭子仪却有着“二造大唐”的伟业,当郭子仪率军“再造大唐”之时,李光弼已含泪泉下了,所以,二人的功绩当然是没有可比性。
再者,郭子仪对朝廷的忠贞度也非李光弼可比,他也受到宦官的构陷,但他却懂得孰大孰小,孰轻孰重,即使自己的祖坟都被鱼朝恩刨了去,也并没有改变自己对大唐的忠心。
宋代的抗金名将李纲对二人比较时有个很公允的评价,“子仪朝受命,夕引道,崎岖防谮间,不辩自明。而光弼间隙一开,卒不复合,至忧愤以死,其诚不足称也。”
也就是说,郭子仪深谙人臣之道,以其忠诚,无怨无悔,懂得隐忍,识得大局;而李光弼却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导致与朝廷的不谐越弄越大,最终将自己逼上了绝路,这也说明,李光弼缺少人臣该有的“纯”和“诚”,李纲的看法是一针见血,很有见地的。
不过,李光弼死后,朝廷对他还是很宽容的,不仅为举行了隆重的国葬,还绘像入凌烟阁与郭子仪并列,获赐铁券,荣及子孙,对此,九泉下了李光弼还是应该含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