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1)

1972年1月9日,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病逝,享年71岁。梁思成系戊戌变法领袖梁启超先生的长子,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享誉世界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2)

说到梁思成,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林徽因,诚然,两人之间唯美的爱情故事是无数小资们所神往的,但若对两人的了解仅限于此,那就未免有些浅薄了。1924年6月,在接待过访华的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后,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梁启超的安排下,一同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学习。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只好进入美术系,但她仍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从美术学院毕业后,林徽因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了半年的舞台美术设计。1927年梁思成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硕士学位。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3)

1925年,正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的梁思成收到父亲从国内寄来的包裹,里面是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籍善本《营造法式》。这是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是北宋崇宁年间由李诫编著,是迄今为止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建筑专著。1919年被曾一度代理北洋政总理的朱启钤先生从南京江南图书馆发现了丁丙八千楼抄本。1920年商务印书馆发行丁丙八千楼抄本的影印本。梁启超在所附的信中评道:“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已。己朱桂辛校印莆竣赠我,此本遂以寄思成徽因俾永宝之。”但此书文字晦涩、诘屈聱牙,又缺乏实物的佐证,无疑于一部天书!梁思成与林徽因为了研究此书 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甚至于他们的儿子就叫“梁从诫”,“诫”便是《营造法式》的编著者李诫。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4)

这时,梁思成意识到中国虽然有着辉煌的建筑历史,却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完整的建筑史学体系。梁思成觉得应该要整理中国的建筑史,而当时以日本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为代表的学者已经开始研究中国的古建筑。梁思成觉得中国的建筑史由日本人来写是一种耻辱,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写一部中国人自己写的中国建筑史。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5)

1928年3月,梁思成与风华绝代的林徽因在加拿大完婚。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婚后,梁思成说,别人都说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我却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6)

1928年8月回国后,梁思成和林徽因应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之邀到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并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梁、林在东大期间设计了吉林大学校舍。林徽因还参加了由张学良发起的有奖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活动,她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拿到了400大洋奖金。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7)

“九·一八”事变后,梁思成回到北平,进入朱启钤先生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专注于中国古建筑的调查研究与保护工作。从1932年到1940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过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8)

1937年6、7月间,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唐代大殿,推翻了日本人“中国大地上已经没有唐代木构建筑”的妄断,梁思成称之为“中国第一国宝”。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9)

梁思成笔下的中国古建筑测绘图,一方面秉承了西方建筑学的制图手法,另一方面又创造性的融入了中国传统工笔和白描的技巧,更好地呈现出中国古建筑的美感,这样的手绘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中可谓独树一帜。这些不亚于现在计算机CAD制图的图纸,即便是对于不懂建筑学的人来说,完全可以当做艺术品来看。再配上才女林徽因的文字,不由得让人感叹: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才子佳人!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10)

1940年冬,梁、林与中国营造社迁往四川李庄,这是一个非常偏僻贫困的小镇,不通电,不通车,全镇没有一家医院。林徽因此前已经得了肺结核,一到李庄就发作病倒了,梁思成只好自己给林徽因打针,他学会了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在李庄,他们终于熬过了艰苦的八年抗战。抗战后期,梁思成出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负责编绘《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以免各战区的文化遗产毁于战火。在此期间,梁思成向美国军方建议不要轰炸日本京都和奈良。因为这两座文化古城有大量国宝级古建筑,梁思成认为这些古建筑不仅是日本人民的,也是世界人民的。梁思成被誉为“古都的恩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先驱”。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11)

1946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受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并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梁思成带着中国营造社的班底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12)

1948年底,北平和平解放前的一天,清华大学的张奚若教授带着两个戴着“狗皮帽子”的解放军干部到清华园找到梁思成,请梁先生在一张军用地图上标出北平城区重要古建筑和文化古迹的位置,画出禁止炮击的地区,以备万一同傅作义谈判失败攻城时,尽可能保护文物建筑免遭破坏。等梁先生标注完后,解放军干部一看傻眼了——地图上被标记的满满的,根本没有能打的地方!之后,梁思成受北平地下党的委托又编绘了一份《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也正是这次与中共的接触,让梁先生留了下来。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13)

1949年10月1日,梁思成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之后,梁思成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在12月召开的由聂荣臻主持的城市规划会议上,苏联专家提出了对北京城进行改造的方案,梁思成对苏联专家的方案大吃一惊,他立即和英国归来的年轻建筑师、时任北京建设局企划处处长的陈占祥一起做了一个城市规划方案,1950年2月,长达二万五千字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完稿,北京规划史上著名的“梁陈方案”由此诞生。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方案最终夭折。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14)

建国后,梁思成与林徽因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1954年秋,身体一直不好的林徽因病情急剧恶化,住进北京同仁医院。1955年1月,积劳成疾的梁思成住进了林徽因隔壁的病房,经常窜门看望爱妻,撒撒狗粮。1955年3月31日深夜,林徽因进入了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请求护士要见梁思成一面有话要说。护士见梁思成已经睡了,便对林说:“夜深了,有话明天再说吧”,但林徽因没能等到天亮,4月1日凌晨,一代才女香消玉殒,终年51岁。林徽因的早逝,对于梁思成是不幸的,但对于她也许是幸运的。实在无法想像风华绝代的她在以后的政治风暴中会是什么样子!风华绝代林徽因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15)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北京为解决交通问题,开始拆除古城墙。而梁思成夫妇力主北京古城的保护。梁思成曾为保护北京古城墙奔走呼号,他说:“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但他只保住了一个小小的团城,却没能保住古城墙。林徽因曾指着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今天,他们的话不幸者言中了!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16)

文革开始不久,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造反派们就贴出攻击梁思成的大字报——《梁思成是彭真死党,是混进党内的大右派》。在极度压抑的政治氛围中,梁思成被勒令一遍又一遍“交待”自己的“罪行”。1972年1月9日,一代建筑学宗师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17)

2010年,日本奈良市曾计划为其恩人梁思成树立了铜像,但因种种原因计划暂被搁置。2012年,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违规拆除!生前都未能保住北京老城墙的梁思成,死后更不可能保住一个普通的四全院!

现代建筑史梁思成(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