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三八妇女节宣传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八妇女节宣传片(三八妇女节)

三八妇女节宣传片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9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宣布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联合国的倡议导致为实现男女平等建立了国家法律框架,并且提高了公众对于迫切需要在各个方面提高妇女地位的认识。

三八妇女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法定节日。

国际三八妇女节的起源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服装和纺织女工举行了一次抗议,反对非人道的工作环境,12小时工作制和低薪。游行者被警察围攻并赶散,两年以后,又是在三月,这些妇女组织了第一个工会。

1908年3月8日,15,000名妇女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与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她们提出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五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作为国内的妇女节。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团要求男女平等权利而举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上决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以每年3月8日为妇女节,也叫国际妇女节。

我国的妇女节由来

1904年4月,中国的《妇女界》便发表了《女子家庭革命说》,《神州女报》发表了《女子家庭革命论》。辟有《社说》、《译编》、《文苑》、《新闻》等栏目。该报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鼓吹妇女解放,呼吁妇女走向社会,争取人格和尊严的独立。

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办,秋瑾担任主编兼发行人。该报称:“本报之设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

1924年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支持男女平等,于3月8日在广州首次举行了妇女节的纪念活动。

1942年,丁玲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三八节有感》一文,她表示:“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将3月8日定为妇女节,并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三八妇女节的意义

纪念意义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 Day for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或“三八”妇女节,是全世界劳动妇女团结战斗的光辉节日。

每年的3月8日是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在1911年美国纽约三角工厂火灾中丧生的140多名女工。

历史意义

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妇女的节日。这个日子是联合国承认的,同时也被很多国家确定为法定假日。来自五湖四海的妇女们,尽管被不同的国界、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所区分,但在这一天能够同时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让我们再回首那九十年前为得到平等、公正、和平以及发展所做出的斗争。

国际妇女节是劳动妇女创造历史的见证,妇女为争取与男性平等所走的斗争道路十分漫长。古希腊的莉西斯特拉塔就领导了妇女斗争来阻止战争;法国革命时期,巴黎妇女高呼“自由,平等,友爱”,走上凡尔赛的街头争取选举权。

在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妇女,不分国籍、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差异,共同关注妇女的人权。近几十年来,联合国的四次全球性会议加强了国际妇女运动,随着国际妇女运动的成长,妇女节取得了全球性的意义。这些进展使国际妇女节成为团结一致、协调努力要求归还妇女权利和妇女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权利的日子。

题外:

自由、平等和权利,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唾手可得的,是无数英雄不辞辛苦、不畏牺牲、艰苦斗争而来。她们的血与泪,我们必须牢记在心、时常缅怀;她们用血与泪争取来的幸福,我们更应该倍加珍惜。

毛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在当今社会,妇女顶起的何止半边天!妇女一样上大学、工作,还要生育小孩、照顾家庭、做家务、照顾年迈的父母,承受生育的痛苦,还要辅导孩子学业、照顾丈夫,很多妇女还要为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妇女确实应该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应该感谢她们为社会做的巨大贡献!

现在社会上依然有一些人,用“三八”来嘲讽妇女,是非常不友好、非常无知的。请记住,三八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妇女权利而奋斗的勇士们,而不是嘲讽和戏谑。

最后,祝各位女性同胞节日快乐,吃好喝好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