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其实就是缠丝劲,也可以称之为“螺旋劲”,有的流派叫“抽丝劲”,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离开了内劲,就不是太极拳了。初学太极拳的时候,虽然知道“缠丝劲”但是却无法体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是学习拳架,站桩老师也没有特别教过如果练习缠丝劲。后来才知道太极拳有很多的基本功,尤其是陈氏太极拳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就是缠丝功,缠丝功练习十二路缠丝劲,是每日必修的功法。可以说,练会了缠丝功,太极拳就学会了一半,是否学全套路都不重要了,只要学会了太极拳的运劲、发劲方法,任何招式都可以为我所用。

太极拳五种缠丝方法(太极拳缠丝功与)(1)

太极拳的缠丝功现在也已经不是秘密,各种教学视频也很多,基本将缠丝功的练法都讲到了。这里我只是分享一些自己的体悟和干货。

太极拳缠丝功最容易练习的是手的顺逆缠丝,可以说第一次练习就可以找到缠丝的感觉,最难练习的是脚和腿的缠丝。拳经讲,劲从足绕行至腰,再到肩臂,最后至手一路通畅,才是一个良好的运劲路线。话语容易理解,但是做到却很难,尤其是在快速运动的时候,很容易就断劲,变成简单的一个出拳动作。所以,太极拳要慢练,其实就是在体会劲路在身体的运行,通过慢慢的练习,逐步将劲路练熟,最后达到一瞬间劲节节贯通,出手即是,那就是练到了。这个时候无论你是出拳,出腿,出肘还是直拳、摆拳,都是太极拳。太极拳不是从外形上区分,而是从劲上。

太极拳五种缠丝方法(太极拳缠丝功与)(2)

“熊经”练习的其实是脚部的缠丝劲,也可以称之为“根劲”,看似很简单的几个动作,但是其中内涵深奥,通过身体的左右旋转,激发脚部的筋肉功能,足底产生一个数字“8”路线的劲路循环,产生脚下生根的体验。站桩练久了也会产生足下生根的体验,但是远没有“熊经”练习的快捷迅速。练习熊经之后,再站桩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足部产生的力量更加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