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入诗

第一节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王熙凤身体有恙。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看过探春改革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1)

王夫人命探春李纨薛宝钗三个人理家管事。

李纨与薛宝钗就想延用,王熙凤管理的老模式,不想打破常规。

探春是给点阳光就灿烂,她想抓住一切机会造福贾府、崭露头角。随着开源节流的推行,探春改革的成果,大家也是有目共睹。

然而,这一切成就的背后,还有一只无形的推手。这个人就是识人善任的曹雪芹。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看过探春改革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2)

无论多么优秀,如果连秀秀才艺的机会都没有,又谈何成与败?

大家都听过家喻户晓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故事。

而真正厉害的是穆桂英吗?肯定不是。

善于发现人才,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三军统帅杨六郎,才是那个最厉害的人。

穆桂英的出身比探春可是差远了,说好听点是个山大王,实际就是个女土匪。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看过探春改革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3)

第二节 杨六郎诏安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杨六郎听说穆桂英是天下稀有人才。为了诏安穆桂英,就派出正值适婚年龄,帅的能迷倒整座“汴梁城”的,亲儿子杨宗保。使用“杨氏兵法”里的第三十七计“美男计”,诱战穆桂英。

每天就围着山寨打转的穆桂英,看到“从天而降”这么一位大帅哥,顿时就犯了花痴。

俊男靓女的邂逅,就如同“金风玉露一相逢”,想不发生点故事都难。

之后杨家将里就多出一员猛将,才有了流传至今的“大破天门阵”。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看过探春改革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4)

那么,杨六郎诏安穆桂英,为什么不派出别人,而是让杨宗保前去,以剿匪为幌子,来达到最终目的。

这就是为什么杨六郎能做三军统帅,而普通人就做不了?

这一切都在杨元帅掌控之中,也就是杨宗保和穆桂英还没有见面,杨六郎就已稳操胜券。

他能判断出来,穆桂英的需求,杨家将的阵营里,只有亲儿子杨宗保,才能和武艺超群、貌比西施的穆桂英“配一脸”。

就是杨元帅不止懂兵法,还主攻过心理学。不动一刀一枪,就招聘过来了高傲的穆桂英。

又亲点精兵十万,为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所用。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看过探春改革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5)

就这样刀不血刃,就解了燃眉之急。大家会问,杨六郎这么厉害,怎么不自己去破“天门阵”。

辽国花费三年时间摆开“天门阵”,就已经算透了杨家将,没有能破此阵的人。相传此阵就摆在山东泰山,悬崖峭壁巍峨耸立的南天门。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况且天门阵是阵套阵,阵连阵,什么太极生两仪,再生的无限多。各种阵法都是针对杨家将设计。

这个时候杨六郎年岁以高,像杨宗保等等技不如人,就连阵门也进不去。

求贤若渴,网罗人才的杨六郎,在得到穆桂英武艺超群的确切消息后,就开始布局诏安穆桂英。

习惯了自由的穆桂英,一开始就是决意不出山,不愿意进入那个时期迂腐的体制内。

能做三军统帅的杨六郎,广阔胸襟与远见卓识,水平之高在当时他称第二,绝对没人敢称第一。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看过探春改革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6)

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与民族崛起的使命。杨六郎就下定决心,必须要让穆桂英出山。

通过他对穆桂英需求的详细分析研判后,就派出杨家将里最帅的“仔”杨宗保前去诏安。

这次穆桂英果然如同杨六郎预测的一样,不光归顺杨家将,还成为了,杨家的儿媳妇。顺理成章的接替了帅印。

我们再讲这段故事的时候,大家听着会不会很是酣畅淋漓。

但是,这个“大破天门阵”的胜利故事背后,却是一个“三军大帅”,赌上身家性命的博弈。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看过探春改革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7)

杨六郎诏安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不是为了杨家将,更不是为了他自己,这是为国家民族而战,成败荣辱的背后,攸关整个国家的利益。

这一仗也打出了,多年的稳定。

试想,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杨六郎给穆桂英点上十万精兵的时候,何尝不是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战。

“艺高人胆大”,又熟知当地地形的穆桂英,通过周密布局,带领精兵从后山一马当先,插入天门阵。

三军将士们看到一介女流之辈的统帅,能以一敌十敌百的带头浴血沙场,都更为振奋。

原本“杨家将”就是精锐之师,在穆桂英的带动下,更是士气大增所向披靡。有了第一战的旗开得胜,就更好的凝聚了军心。之后势如破竹,连破一百零八阵。全胜而归。

故事讲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我在思考,南唐那个让女性“裹脚”的皇帝李煜,与宋朝时期,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朱熹,和他们的“拥趸”,在看到探春改革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故事之后,又会怎么想?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看过探春改革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