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书》曰享多仪12.5[原文],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孟子告子15?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孟子告子15
12.5《书》曰享多仪
12.5[原文]
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①。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②。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③。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④。”
问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⑤?”
曰:“非也。《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为其不成享也⑥。”
屋庐子悦。或问之,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⑦。
12.5[通释]
孟子在邹国居住时,季任担任任地的长官,送来财物结交孟子,孟子接受了财物并未表示谢意。孟子在平陆居住时,储子担任齐国的卿相,送来财物结交孟子,孟子接受了财物并未表示谢意。过了一段时间,孟子从邹国去任地访问了季先生,从平陆去齐国国都不访问储先生。屋庐子高兴地说:“我可找到了解先生为什么这样做的机会了。”于是便问孟子:“先生到任地往见了季先生,到齐国不去见储先生,难道为了他担任相吗?”
孟子说:“不是的。《尚书》说‘献上享礼有许多仪节,仪节达不到呈献享物的要求叫做没献上享物’——只是在献享物时没投入诚意就认为他没有完成享礼。”
屋庐子很满意。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季先生不能亲自去邹国,储先生可以亲自去平陆。”
12.5[注释]
①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孟子在邹国居住时,季任担任任地的长官,送来财物结交孟子,孟子接受了财物并未表示谢意。季任,原任国国君的弟弟,现在担任任地的长官。任,音Rén。币,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引申为作为赠礼的车马玉帛等一切值钱的财物。而,并,也。报,表示谢意。
②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孟子在平陆居住时,储子担任齐国的相,送来财物结交孟子,孟子接受了财物并未表示谢意。本句承前省主语“孟子”。处,居处。于,在。平陆,齐地,今山东汶上县。
③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过了一段时间,孟子从邹国去任地访问了季先生,从平陆去齐国国都不访问储先生。本句承前省主语“孟子”。之,动词,去,往,到。
④连得间矣:我可找到了解孟子为什么这样做的机会了。连,屋庐子自称名。得间,找到了机会。间,参与,了解原委的机会。
⑤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先生到任地往见了季先生,到齐国不往见储先生,难道因为他担任相吗。之,去,往,到。为其,难道因为。其,表示询问的语气。
⑥《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为其不成享也”:《尚书》说“献上享礼有许多仪节,仪节达不到呈献享物的要求叫做没献上享物”——只是在献享物时没投入诚意就认为他没有完成享礼。《书》,《尚书》。这里的语句引自《尚书·洛诰》。享,享礼,诸侯向天子献财物的仪式。多仪,有许多礼仪。仪不及物,礼仪与所献享物不协调。物,所献之物。破折号将被解释的内容与解释说明的内容连接起来,相当于“这就是说”。惟……为……,只是……就认为……;正是因为……所以就认为……。役,出力,投入力量,投入诚意。
⑦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季先生不能亲自去邹国,储先生可以亲自去平陆。
12.5[解读与点评]
孟子行事有孟子的道理,孟子行事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人家主动送来财物坦然受之,一句感谢的话都不说这“脸儿”够大。季子也好,储子也好,以币交于孟子,的确看出二人都想与孟子相处。通过送财物联络感情是国人最擅长的方式,至今未艾方兴。并不是孟子“托大”,孟子对此并非无动于衷,他的表现已经表明他用心思考过了,他也很在意:既在意任子之币,也在意储子之币,但孟子更在意其“诚意”。季子是地方长官,“公务”在身,不便擅离职守,由齐地到邹国跨国派人送来财物,已体现出其诚意,尽管任邹相距不很远。储子是齐国卿相,平陆是齐国之地。孟子在平陆居住一段时间后才可能有储子以币交的举动。尽管平陆与齐都相距六百里,储子想见孟子并不难,而且孟子居平陆这个阶段储子还可能来过平陆。所以才有孟子去任地去齐都只见季子而不见储子之举。当屋庐子问及此事时,孟子并未直接说储子如何,而是用《书》的“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为其不成享也”作了回答,“献上享礼有许多仪节,仪节与呈献享物合不上拍叫做没献上享物——因为献享物时没注入诚意就说他没有完成享礼”,言下之意,储子的“以币交”诚意不够,就跟没“以币交”一样。屋庐子听明白了,季先生不能亲自到邹国见孟子,储先士能亲自到平陆见孟子,但储先生没到平陆见孟子,储先生派人送来的财物等于白送,孟子不领情不道谢——哦,强调一下,孟子对财物并不热衷,他轻视财物,更注重情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