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夏季应该重视养脾胃?

近来温度依然居高不下,不少人都出现了食欲不振、腹泻、腹胀、便秘、心悸、失眠、全身乏力等症状,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苦夏”了,也正因如此,许多人表示:连吃饭的心情都没有,哪来的精力养生?等夏天过去再说吧。

不得不说,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因为“苦夏”,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脾胃。

春夏是养脾胃的(苦夏不宜调养不)(1)

由于脾胃问题导致苦夏,又由于苦夏而无心调养脾胃,这不是陷入恶性循环了吗?

大家都知道,夏季不仅气候湿热,而且天气相当多变,暴雨、烈日的切换简直严丝合缝,上一秒晴空万里,下一秒倾盆大雨,而且雨后的潮气和湿气还会停留很久,进一步加剧了夏季的湿热。

暑、湿、热都会影响人的感官,而这种无孔不入的“攻击”,首先就会作用在脾胃上。

脾胃负责消化食物、运送营养、濡养全身,人类每天食用的所有食物,全都需要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供应到身体各处,只有保证源源不断的营养供给,人才能健康地才生存下去。

如果受到攻击,脾胃功能被影响,食物消化效率减弱、代谢废物无法排出,直接导致能量和养分供应不足,而代谢废物又大量堆积,最终必然造成人体虚弱、精神不振、食欲大降。

如果情况持续恶化,身体缺乏养分的同时,代谢废物的比例还在不断增加,不仅是脾胃,身体的其他器官都会受到波及,继而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头晕等。

因此,一旦脾胃“苦夏”,这种异常状态就会累及全身,所以苦夏的人不仅会有胃肠方面的不适,通常还会伴有易疲惫、犯困、失眠等全身症状。

春夏是养脾胃的(苦夏不宜调养不)(2)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炎夏,也不能随意放纵自己,仍然要坚守养生意识,夏养脾胃正当时。

二、为什么人人都需养脾胃?

养脾胃、养生,好像一直都被视为中老年人的“工作”,年轻人大多对此不太在意,觉得年轻力壮的,再怎么样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殊不知,往往正是这种想法,才最终导致年轻时透支身体,年龄上去之后叫苦不迭、后悔连连。

但是好在现在随着医学知识普及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树立起了养生的想法,衣食住行上都会有意识地进行安排,做出最佳选择,这是一种好趋势,值得学习和推广。

养生要趁早,我们的目标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得了病之后再亡羊补牢。

春夏是养脾胃的(苦夏不宜调养不)(3)

三、夏季食补不可缺少的食材有哪些?

1. 生姜:

民间似乎一直把生姜捧得很高,“治百病”的说法肯定是过于夸张了,但生姜的好处也确实不在少数。

尤其是炎热的夏季,许多人都贪凉,常常一整天都待在空调房里,这种做法就很容易引发疾病,而生姜不仅可以帮助人体排汗、降温、提神,还能够舒缓疲劳,改善乏力厌食、失眠腹胀的症状。

而且生姜味辛性温,可以适当地刺激胃粘膜,振奋胃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养护脾胃的目的。

春夏是养脾胃的(苦夏不宜调养不)(4)

2. 小米:

养脾胃必然离不开的还要属五谷杂粮,小米就是其中之一。

小米的土气最厚,最养脾胃,不仅健脾滋胃,还能益肾安眠,而且关于小米的作用,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但也要注意,小米不能和杏仁一起吃,容易引起呕吐、腹泻。

当然五谷的范围很广,除小米外还有很多,比如:粳米、糯米、锅巴等等。

3. 山药:

山药富含淀粉酶、多酚氧化酶,对于消化吸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滋补脾胃不可或缺的一样食材。

注意:新鲜山药中的黏液含有一种特殊成分——植物碱,粘到身上奇痒难耐,因此处理食材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