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原,清淡宁静。诗中突显出色彩之美、动静之美、远近之美等特点。他以画家的视角,把诗歌当成画,以画画的笔法来写诗,诗歌画面感极强。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赏析(王维诗中有画)(1)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是王维的五言绝句《山中》。诗歌的色彩之美特点突显得极为明显。清澈的溪水,水底的白石,路边的红叶,翠色的山岚,由近到远构成一幅色彩鲜丽、富于实感的水彩画,诗画寂静中见幽趣,清寒中有美感。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在他的这首《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把诗歌动静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此诗第一句写寒山,是静景,第二句“潺湲”二字便突转动景。静中有动,诗歌顿起波澜,引人入胜。第五、六句,更是经典。渡头落日、墟里升烟,本是动景,但是用一个“余”和一个“孤”字,似乎又让这个景定格,像一个特写,让动景刹那变成静景。把落日将逝未逝之际,第一缕炊烟升起之时,那一刹那恬静的静态,捕捉到,并极其精准地描绘出来,动中有静,让诗歌有流动的韵味。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赏析(王维诗中有画)(2)

要论最能代表王维“诗中有画”特点的诗篇,就不能不说他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中集中体现了王维诗远近结合、动静相宜的写景特点,且有着显著的音律美。诗人诗、画、音皆通的才艺彰显无遗。这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杰作,历来被人们所传诵。

诗歌前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从远处落笔,大手笔勾勒出空旷的山林,同步带出小雨才停之际,秋日山林清新的空气味道。诗既有视觉的画面还有味觉的享受。

本诗第三四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仗工整,语辞自然,是经典语句。相比第一二句诗,这是一个近景,诗句把读者拉到更真切的场景中。明月静静地照在松林之间,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流动着。巧妙的是,这两句又是一静一动的搭配。诗句描绘的画面鲜活地映在眼前,还似乎流淌着一曲美妙的交响乐。苏轼将这两句诗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赏析(王维诗中有画)(3)

除了上面几首诗,王维“诗中有画”的诗句俯首皆是: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归嵩山作》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奉寄韦太守陟》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桃源行》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在古代诗坛上,要数最善于将绘画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上的人,那就是王维,没有之一。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赏析(王维诗中有画)(4)

王维在诗歌创作中,善于运用中国画的白描手法,用线条勾画景物全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横交错,纵的是一束直上天空的孤烟,横的是流淌的黄河,圆的是红彤彤的落日。诗人寥寥数笔,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塞上风景的形态。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还善于把中国画中散点透视构图技法用到诗歌创作中。他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将分散状态的自然物象和谐有序地组成一个艺术整体,让诗歌达到一个高层次的意境。

王维一生经历诸多坎坷,但他把诗歌写得像画一样美,把画画得像诗一样有味道。纵使人生多艰难,但笔下仍有诗情画意。我们读王维的诗,更读他人生的境界……

文/刘渡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