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是一场荡气回肠的战役。这一战之前,没有人会相信,在气温将近零下四十多度的冰天雪地里,竟然潜伏着十多万人,没有人会相信,受屈辱被压迫了近百年的中国人,敢和装备精良的美军硬碰硬,更没有人会相信,一支装备简陋的轻装部队,在没有后勤保障的条件下,能击溃全副武装的美陆战一师,这一战,就是长津湖战役。抗美援朝时,如果说最艰苦的是上甘岭,那么最惨的一定是长津湖。如果说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是朝鲜战争,那朝鲜战争的“定军之战”就是长津湖战役,这一战彻底扭转了之前的不利局面,打灭了美军的嚣张气焰。

长津湖保卫战大电影(比电影更惨烈冰雪长津湖)(1)

穿越历史的灯火阑珊,带您走进李小球历史观,今天就来带领大家回顾一下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回望一下这场战争背后的惨烈与伟大。先来给大家捋一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加入前,朝鲜半岛的局势,1950年6月25日拂晓,南朝鲜李承晚的军队悍然越过三八线,对北朝鲜发动突然袭击,朝鲜战争随之爆发,次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随着朝鲜人民军的高歌猛进,联合国军的节节失利,美国加入了这场战斗。

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韩国仁川登陆,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为美军远东军司令,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战争局势瞬间反转,10月7日,信心满满的美军越过三八线,浩浩荡荡地向平壤推进,再来看一下此时的中国,1950年的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国家经济一落千丈、百废待兴,全国各地山匪不断,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我们的头等大事是解放西藏和台湾,由宋时轮率领的第九兵团早已兵临福建,等待着一声令下横渡台湾海峡,攻占台湾,就在这箭在弦上之际,朝鲜战争爆发。

长津湖保卫战大电影(比电影更惨烈冰雪长津湖)(2)

6月26日美军增兵朝鲜,与此同时美国的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中国出兵台湾的计划被打乱,眼看敌人都快打到家门口了,如若选择苟安,中朝边境将再无安宁之日,战火甚至会蔓延到我国的东北境内,中央最高军委在经过激烈的内部讨论后,最终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于是整装待发、士气正盛的第九兵团,直接奉命北上入朝作战,在经过主席的深思熟虑后,决定由“西北战神”彭德怀担任志愿军总司令,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率先从集安市渡鸭绿江入朝作战,10月25日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打响,当天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对“联合国军”发起突袭,联军也没有想到中国军队真的会出兵朝鲜,麦克阿瑟不信,杜鲁门更不信,联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也许不懂成语的西方人,没有听说过唇亡齿寒四个字,否则二战时期的英法两国,也不会实施所谓的绥靖政策,眼睁睁看着法西斯希特勒一步步,吞并奥地利、占领捷克、入侵波兰,最终事态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我们中国虽然打的是志愿军的旗号,但实际是现役部队整建制地参战,总司令彭德怀更打趣说,“什么志愿军,我就不是志愿的!”

长津湖保卫战大电影(比电影更惨烈冰雪长津湖)(3)

我们的对手是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仁川登陆中他力排众议、力挽狂澜,当时的麦克阿瑟正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此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短短六个月后,他就要被杜鲁门撤职了,此时的麦克阿瑟丝毫不相信,贫穷落后的中国敢和美国硬碰硬,11月6日,美军分东西两线对朝鲜地区再次发起进攻,西线是沃克中将率领的第八集团军,东线是阿尔蒙德少将率领的第十军,美国的陆战十一师就隶属于第十军,师长是史密斯少将,此时的麦克阿瑟自信满满的认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甚至放出豪言称,孩子们可以回家过圣诞节了。

好在美军内部还有少部分头脑清醒的人,当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下令,陆战一师全军向北时,师长史密斯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认为朝鲜北部多山路,道路坎坷崎岖,部队太过分散难以策应,并且还坚持要在下碣隅里修建一个简易机场,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他的做法,但最后证明,这是美军最明智的决定之一,正是这个机场,最后保了他们的命。从美军开始进攻,志愿军司令部就制定了第二次战役的计划,诱敌深入,东西两边合围将美军吃掉,傲娇的麦克阿瑟盲目自信,认为北方肯定没有中国部队

长津湖保卫战大电影(比电影更惨烈冰雪长津湖)(4)

11月24日,联合国军拿出了全部家当,分东西两线向北朝鲜发起了钳形总攻,此时的志愿军早已是等待多时,西线志愿军总共6个军突然同时向美军发起进攻,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就此拉开序幕,11月25日,志愿军第13兵团于清川江攻击并击退,南韩军队第二集团并击退美军第2师,11月27日下午,30军军长给113师下了死命令,务必抢占三所里,切断美军南面的撤退道路,接到命令的113师338团不顾生命危险,连夜行军,徒步穿过七十多公里的陡峭山路,抢在美军之前将三所里高地占领,将撤退的美军打得仓皇逃离,十天之内,美第八集团军南撤三百公里,一路退到了清川江,这就是著名的清川江大捷

第二战役中的西线战场以志愿军胜利告一段落,说完西线,再来说说东线,东线战场条件艰苦更加艰苦,视频开头中北上作战的第九兵团,就参加了第二次战役中东线战场的作战,战士们一路舟车劳顿到达中朝边境后,本来准备停留整顿,换上保暖的冬装,但由于战场上形势千变万化,朝鲜战场情况紧急,第九兵团中大多数战士都没来得及换装,穿着薄薄的棉袄便紧急奔赴朝鲜了,尽管西线战场的战争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但如果东线战场的敌人穿过地势险峻的长津湖地区,那么拥有速度优势的敌人,就可以从侧后方对西线的部队形成包抄,整个志愿军将立刻陷入险境。

长津湖保卫战大电影(比电影更惨烈冰雪长津湖)(5)

1950年11月的冬天,鹅毛大雪笼罩整个大地,朝鲜迎来了五十年难遇的寒冬,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此时九兵团的三支加强军共计15万人,分三批悄悄地跨过了鸭绿江,秘密穿入朝鲜北部的崇山峻岭中,没有后勤补给,没有保暖御寒的工具,为了躲避美军的侦察机不暴露行踪,志愿军必须昼伏夜出,第九兵团的许多战士来自南方,他们没有高寒地区生活的经验,经常有人走着走着就倒下了,每一次躺下休息,就会有人再也站不起来,没有帮助前行的车辆,无线电静默,冰天雪地里甚至连火都不能生,在这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十几万志愿军几乎与原始人无异,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志愿军依然创下了连续行军十天,平均日行30公里的速度。

崇山峻岭冰天雪地,更能彰显英雄本色。15万大军在美国飞机的严密封锁、不断低空侦察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翻过崇山峻岭而丝毫没有被发现,11月25日,静默许久的无线电终于发出了阵阵响声,宋时轮向志愿军司令部汇报,第九兵团已经根据命令到达指定位置——长津湖。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发源自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了一个人工蓄水湖,围绕长津湖可通车的路线都是单线联系,地形群山密布,往往一侧是狭窄的山路,另一侧就是悬崖峭壁,这也使美军的营地无法聚集到一起,美军将领认为,在这种气候下没有人可以埋伏。

长津湖保卫战大电影(比电影更惨烈冰雪长津湖)(6)

史密斯将自己的陆战一师在长津湖地区完全展开,希望部队可以快速通过这里,此时的美军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悄向他们逼近,夜幕降临后,美军纷纷打开自己的睡袋,准备躺下好好睡一觉,但就在此刻,11月27日傍晚4点,盖马高原上北风呼啸,随着几发信号弹划破长空,熟悉的冲锋号角突然响起,一时间,快要冻僵的志愿军战士从雪地中一跃而起,向着美军发起了冲锋,空前惨烈的长津湖战役就此拉开序幕,哪怕还有一口气,也都要拼尽全力,密集的火炮点亮了整个上空,整个夜晚如同白昼,战斗一直持续到28日清晨。

志愿军一路拿下多个高地,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伤亡代价,此时的美军才惊恐地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被志愿军分割包围了,其中陆战一师五团和七团被包围在柳潭里,一团和师指挥部被包围在下碣隅里,另外还有个七师被包围在了新兴里,绝望充斥笼罩了整个美军,但拥有绝对武器装备的美军也不是软柿子,被围美军的数量也远超宋时轮的预期,敌人的火力也远超预期,由于国民党的很多部队也是美式装备,所以我们是见过并且知道其威力的,此时的志愿军认为美军的火力应该是国民党的两三倍,但事实上是美军的火力被我们严重低估了,与我们的一个师相比,美军一个师的装备是我们的数十倍

长津湖保卫战大电影(比电影更惨烈冰雪长津湖)(7)

由于长津湖地区条件恶劣,我军的大多数重武器都在行军途中被迫放弃,天气寒冷,大多数坦击炮由于炮管收缩,炮弹放不进去开不了炮,关键时刻,史密斯临危不惧,他迅速指挥让全军200多辆坦克围成一圈,借助强大的火力固守,白天北朝鲜的上空还有许多训练有素的空军,配合美国陆军进行战斗,中美双方的火力差距实在巨大,更大的隐患是美军已经在下碣隅里修建了简易机场,一旦完成随时可以空军接应,紧要关头下,宋时轮当机立断,不再采取同时围歼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先吃掉新兴里的敌人,然后再猛攻柳潭里和下碣隅里。

驻扎在新兴里的是美军著名的7师31团,和炮兵营组成的团级战斗队,7师31团还有个著名的称号“北极熊团”。11月30号,志愿军集中所有兵力炮火,以4倍于敌的人数对新兴里发起了猛攻。终于!新兴里被志愿军终于拿下了,12月2日北极熊团被全部歼灭,拿下新兴里接下来就是柳潭里,当柳潭里的美军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志愿军的猛攻时,麦克阿瑟下达了作战指令,东线美军由进攻转为防守,见此情景,斯密斯立刻通知柳潭里的美军向下碣隅里方向撤退,就这样美军在长津湖开始了之后的大撤退。

长津湖保卫战大电影(比电影更惨烈冰雪长津湖)(8)

早有准备的宋时轮很早就在美军撤退的路线上设下埋伏,从柳潭里到古土里,到处都是我们的伏击点,美军撤退的每一步,都走的很艰难,在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之间,有1071.1和东南小高岭两个高地,这个地方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通路,20军58师172团1营3连负责镇守这两个要点,连长的名字叫杨跟思,一个多月前,这个年仅28岁的年轻人还受邀前往北京,参加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国庆节那天还与毛主席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接着他来到人民志愿军九兵团20军58师172团三连担任连长,营长给他配备了一个排的兵力,天寒地冻冰雪层叠,在杨根思的阵地上,想要凹出一个简单的防御工事都很困难,不得已只能直接趴在雪面上等待敌人的到来,天色刚刚破晓,美军的舰载机机轰隆隆地开来了,随着密集的响声,大量美军的燃烧汽油弹如同雨点般落下,高地顿时被炸得浓烟滚滚,原本硬的跟石头一样的冻土都快融化,变得松软了些,在轰炸间隙,杨根思命令战士抓紧时间修筑工事,杨根思的内心清楚,这是一支美军的精锐化部队,这是一群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的部队,但是一直以来,杨根思的内心都有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更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面对世界上最先进最有素的部队也是如此。

长津湖保卫战大电影(比电影更惨烈冰雪长津湖)(9)

随即立下军令状保证人在阵地在,猛烈的炮火之后,美军开始了第一次冲击,但很快被志愿军密集的手榴弹打了回去,紧接着他们又开始了更加猛烈的轰炸,但是无论进攻多少次他们都无功而返,就这样一次又一次,枪林弹雨火炮密集,杨根思率领着一个排的兄弟击退了敌人的前前后后八次猛烈的进攻,在美军发起第九次进攻前,志愿军死的死伤的伤,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一个重机枪排排长,还有一个伤员,为了给战友们留下为数不多的重机枪,他命令排长立即将机枪带回营部,排长含着泪架着机枪从牺牲的战友身边撤出阵地,此时的小高岭上就只剩下了杨根思一人,他整理好阵地上所能找到的所有武器,一包炸药、三枚手榴弹和一支盒子炮,随时准备着与敌人同归于尽

早上十点美军发起了第九次进攻,但这一次,他们发现志愿军的战壕里没有子弹打过来,也没有手榴弹投过来,看来高地上已经没有活着的中国人了,美军小心翼翼地登上高地、插上旗帜,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中国战士突然跳了出来,他怀抱着一个巨大的炸药包,导火线已经点燃,猛地冲到美军身边,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一响之后,杨根思与40多个美国士兵同归于尽,壮烈牺牲,这天杨根思来到朝鲜战场的第26天,他用自己的鲜血把军人的荣誉铸成了永恒的军魂

长津湖保卫战大电影(比电影更惨烈冰雪长津湖)(10)

1952年5月9日,志愿军总部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此后,杨根思生前所在的连队被军委命名为杨根思连,他的故乡所在地也被命名为杨根思乡,从那个时刻起,一直到美军全部撤出长津湖的那一天,美国人再也没有踏上这个高地一步。

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的的道路上,还有一个必争之地——死鹰岭,一个仅听名字就让人汗毛直立的地方,27号的进攻一开始,20军59师177团就立刻占领了死鹰岭的主峰,一九一五高地,177团在没有任何粮食弹药补给的情况下,连续坚守阵地五天五夜,一次次击退美军的猛烈进攻。12月3日,正值寒冬腊月季,残酷的寒流席卷了整个北朝鲜地区,气温更是降到了零下四十多度,冰天雪地里志愿军穿着单薄的衣物,趴在厚厚的积雪上,凭着顽强的意志不断阻击着来犯的敌人,极度严寒的天气,越来久的伏击,一五一九高地上的枪声越来越稀疏,逐渐没有了声音,直到完全停止,一七七团的六十多名志愿军,全部被冻僵在阵地上,直到牺牲也寸步未让,美军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志愿军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呢?

长津湖保卫战大电影(比电影更惨烈冰雪长津湖)(11)

长津湖战役中,被冻死的战士不计其数,他们跟冰雕连一样,一动不动地趴在雪地里,静静等待着猎物的出现,伺机消灭敌人,哪怕彻底冻僵,也要牺牲在阵地上,之后美军侥幸通过了死鹰岭,12月4日,从柳潭里出发的陆战5团和7团,撤退到了下碣隅里,这22公里充满死神的崎岖之路,他们走了整整三天,一路死伤惨重,可以说这22公里的生存之路,是用千千万万个尸体堆出来的。

除去战死的,美军还有将近5000多个伤员,如果带着这些伤员撤行,很可能最后一个也走不了,这时斯密斯坚持修建的机场派上了用场,12月5日,美军直接把滞留在下碣隅里的所有伤员空运到了自己的小弟日本那,剩下的人可以轻装简行地快速向南撤离,舰载飞机以及数架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轮番起飞,在美军撤退的空域形成了强大的掩护火力网,即便如此南下的撤退之路也是困难重重,下碣隅里与古土里相距不到18公里,美军部队走了将近38个小时,平均每小时部队向前推进500米,每走一步前进一米,都意味着随时会有人牺牲。

长津湖保卫战大电影(比电影更惨烈冰雪长津湖)(12)

在古土里有一座悬在长津湖上的一座桥梁——水门桥,桥下是看不到底的万丈深渊,为了彻底堵截美军南下的进程,志愿军赶在美军到达之前抢先炸掉了水门桥,美军紧急修建了一座木质简易桥梁恢复了通车,志愿军再次冒着生命危险炸毁水门桥,美国大兵这次修建了一座钢制桥梁,志愿军再次上场,这次他们连桥墩都炸毁了,但是我们低估了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实力,美国直接从日本空投了车桥组件,短短两天时间,美军就架设起了可通行车辆的桥梁,看到希望的美军快速通过了水门桥,继续向南撤退,当时的志愿军还缺乏现代化的作战思维,眼见牺牲了那么多人换来的却是如此结果,这也给我们的军队敲响了警钟,今后的战场不仅仅是步兵陆军的天下了。

12月24日,这天刚好是平安夜,美国第十军往釜山方向撤退,历时一个多月的长津湖战役宣告结束,这场战役,无论是志愿军还是联合国军都损失巨大,数万英魂冰雪为棺天地为墓,付出了血与泪的惨重代价,联合国军被志愿军打回了三八线,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场之前的不利局面,全世界人民都认为朝鲜战争是我们以弱胜强,但强的定义又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武器装备先进,部队有人数优势就算强吗?顽强的意志、团结的精神、共同的信念,这些算不算强的外延意义呢?所有这些加起来我军与美军的到底谁更强?或许得好好争论一番,落后就要挨打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长津湖保卫战大电影(比电影更惨烈冰雪长津湖)(13)

第二次战役之后美军遭到重创,战场态势也由进攻转为了防御,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再轻视中国,1952年9月第九兵团从朝鲜班师回国,当队伍到达鸭绿江时,司令员宋时轮要求司机停下,下车后向长津湖方向默立良久,然后脱掉了军帽,深深的鞠了一躬,当宋时轮抬起头时,已经是泪流满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