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瑶通讯员 公新文

广州,云山珠水掩映,千年商都繁盛。

这是一座繁华的超大城市,实际管理人口超2200万。

这是一座安全感满满的现代化都市,红蓝警灯与耀眼霓虹一同点亮羊城之夜,数万警力为平安默默坚守。

浇筑繁华的基石,是平安。它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公共安全监管部门(十年护航超大城市)(1)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公安持续打造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深入推进平安广州和法治广州建设。广州公安以忠诚担当倾力护航平安,为这座超大城市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平安之基。

十年来,广州治安持续好转,2021年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比2013年下降58.6%,同时段刑事警情下降70.2%;刑事案件破案率提升25.5个百分点,破案绝对数上升72.7%。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广州市民的安全感常年保持在95%以上,广州已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超大城市之一。

重拳打击:命案发案下降近六成,“两抢”立案下降超九成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打击什么、防范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公安机关忠实履行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新时代使命和任务,依法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打击成效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不断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2018年以来,扫黑除恶罡风涤荡羊城,广州警方对各类黑恶势力发起猛烈攻势,并在全省率先出台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让市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更可持续。

公共安全监管部门(十年护航超大城市)(2)

广州公安海陆空协同作战打击违法犯罪

2018年,广州“村霸”刘永添案审结,这个轰动全国的村干部涉黑团伙至此覆灭,该案被评为“2018年推动全国法治进程十大案件”。

扫黑除恶三年专项斗争期间,广州警方共打掉涉黑组织32个、涉恶犯罪集团115个;全市涉黑恶总警情同比前三年下降34.7%,牵引同期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1.8%,带动社会治安大局和营商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如何让群众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安全感?十年来,广州警方针对影响市民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犯罪(抢劫、抢夺、盗窃)屡出重拳,以打促防。

如今,走在广州街头,曾经为群众所痛恨的“飞车党”早已销声匿迹。2021年,广州“两抢”立案数相比2013年下降达98.7%,全市“两抢”案件破案率100%,“两抢零警情”达251天;2021年,全市入室盗窃案件比2013年下降96.3%。

“命案必破!”一代代广州公安民警的努力,让这份承诺变成现实。2018年,广州警方平均一宗命案的破案时间仅7.6小时。2018年以来,全市现行命案实现100%全破,2021年命案发案数比2013年下降58.2%,处于全球超大城市命案发案率最低行列。

如何守护好群众钱袋子的安全?十年来,广州警方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于2015年成立全国首家依托110报警服务台的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全民反诈、全警反诈的热潮逐渐掀起。构建“党政主管、综治主导、行业主责、公安主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广州特色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体系;组织发起“断源”“断链”等“反诈”集群战役;自主研发广州反诈平台;建立3级预警劝阻机制;成立“7×24”运作的反诈联勤作战中心……一记记组合拳为市民钱袋子的安全筑起牢固的“防火墙”。

数据显示,2021年,广州侦破电诈案件同比上升39.8%,电诈警情和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8.7%和25.8%,为群众及时拦截潜在被骗资金1.7亿元。

社会治理:“绣花”功夫夯实平安之基,“平安网”铺遍羊城

警灯闪烁,守卫羊城。在广州,一抹抹“公安蓝”,成为守护平安的靓丽“警”色。

十年来,广州公安以“绣花”功夫探索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夯实平安之基。

在被誉为“中国南大门”的广州火车站广场,大量外来人口由此进入广州。近年来,经过强力综合整治,广州火车站地区治安逐渐实现由乱到治、由治向好,成为“综治典范”。

在熙熙攘攘的广州街头,“公安蓝”为市民点亮了心中那盏“平安灯”。2014年5月,广州公安在全国率先构建“六位一体”立体化巡逻防控工作机制,每天投放专职化巡逻防控警力1.1万多人,对广州各重点部位进行全覆盖的巡逻防控。如今,广州公安已打造推出3.0版本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羊城突击队”可快速反应处置突发案件,2.3万个最小应急单元让“平安网”铺遍羊城。

公共安全监管部门(十年护航超大城市)(3)

民警在荔湾区永庆坊景区执勤巡逻

2022年6月下旬,广州公安开启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市民的安全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行动以来,全市破获刑事案件环比上升37.2%、同比上升28.3%,助力今年以来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3%,刑事立案同比下降10.2%。

在广州大学城,番禺区公安分局小谷围派出所将“枫桥经验”应用到平安校园建设中。针对大学城多发的电信诈骗、盗窃等警情,派出所组织在校师生和安保辅助力量加强日常校园安全防范教育,做到精准防范。

近年来,广州警方创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载体,100多万“广州街坊”热心参与群防共治,有效强化社区防范防控能力;智感安防区建设构建起治安防控“最后一公里”多维信息感知圈,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区治理新格局。

在云端,一条解决群众民生诉求的“快车道”也已建成。2021年5月,广州市公安局按照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设立“平安厅”广州公安局长信箱,警民直接沟通解难题。考生办证、群众寻亲、交通问题投诉、噪音扰民、邻里纠纷……一年多来,“平安厅”广州公安局长信箱累计收到群众来信12000多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6000个。

2022年7月,广州市民黄某向信箱发来感谢信,感谢广州警方一天内快速破案,为他追回被盗的50万元现金。他说:“衷心感谢公安机关,感谢人民的守护神!”

改革创新:“就近办”“网上办”成为市民办事常态

“您好,110!”1986年1月10日,全国第一个110报警电话在广州开通。

勇立潮头,锐意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公安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坚定不移走改革强警之路,为守护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贡献“广州智慧”“广州经验”。

作为感知社会治安的“晴雨表”,近年来,广州110立足“对标一流、走在前列”,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广州经验”。

2012年,广州110在全国大城市公安机关中率先实现对全市各行政区域110报警求助电话统一受理;2019年1月10日,开通互联网智能报警服务;2021年,建立“网络安全110”机制。

在全国率先设立反电信诈骗中心,与12345、12348、12355等平台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创新设立自助移车、公益寻人等工作项目……如今,广州110年接警量突破500万起,一系列改革举措让这个“超级大脑”迸发出超强效能,接处警效能、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如何让群众少跑腿?十年来,广州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推出系列便民利企举措,打造“公安服务广州态度”一流品牌。“最多跑一次”“就近办”“马上办”“网上办”已成为市民的办事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公安已下放182项行政权力事项,134项行政许可总体办理时限从4502天减少到196天,审批速度全国最快;推动实现258项政务服务事项共681个材料减免;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可网办;推行可信身份认证,“广州微警认证”已服务群众累计3.5亿人;全国首创电子警察“云端办”;“出入境智慧小屋”将广东户籍居民首次办理、换发出入境证件办证时间缩短到5分钟内;投放政务服务自助终端818台;累计推出“跨省通办”事项227项;在全省率先实现居民身份证“全市通办”;在国内省内率先推进无犯罪记录证明和公证书联办、机动车年审换证、外国人来穗工作、“我要养犬”等“一件事”联办……

改革强警,科技兴警。近年来,广州公安用好改革这“关键一招”,推动广州公安工作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为广州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成立全省首支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的专业警察队伍,成立全省首个公安机关审批管理部门——审批管理处,在国内公安机关首创食药环法庭科学实验室;全面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试点推进“广州塔”等智感安防区建设……十年来,广州公安不断探索警务改革经验,用智慧力量护航平安广州。

队伍建设:羊城警队英雄辈出,榜样力量激励前行

2020年8月26日,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对人民警察队伍提出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要求。

人民警察,使命光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公安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警治警方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

“广州公安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光荣队伍。”广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锐说。

公共安全监管部门(十年护航超大城市)(4)

广州公安举行庆祝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升旗仪式

忠诚警魂,锻造铁军。

近年来,广州公安打牢全警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印发《广州公安文明行为规范(试行)》,规范实施人民警察荣誉仪式制度,常态化开展入警宣誓、警察故事殿堂等活动,讲好公安队伍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同时,进一步夯实从严治警要求,研究制定从严管党治警措施,结合开展全市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持续做好队伍教育工作。

羊城警队,英雄辈出。

近十年来,广州警队中涌现出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全国先进工作者戴维列、邬松君、贺毅,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杨利勇、曾素明等。

一个个英模的身影也让人难忘:李世全被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林云、谭耀华、杨伟康、黎忠贤、陈洁、彭金祥、吴宇兰、姚淦耀等被授予(或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一个个榜样不断激励着广州警队:涌现出一批批“最美警察”“最美警队”“警务专家”“骨干教官”“百优百佳辅警典型”……广大民警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大大增强,榜样的力量带动广州警队勇毅前行。

广州警队已吹响奋进的号角,以忠诚担当持续为平安护航。

数说·平安答卷

●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2012年广州市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分别为90.6%和94.6%,2020年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分别为97.7%和95.7%。

●过去十年间,广州案件类警情2015年-2021年连续7年下降,年均降幅10.2%。其中,“两抢”警情连续7年下降,盗窃警情连续6年下降,伤害类警情连续5年下降,涉黑恶警情连续4年下降。

●2021年,广州命案发案数与2011年相比下降65.5%。2018年至今,广州现行命案破案率达到100%。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广州警方共侦破历年未破命案161宗。

●2018年以来,广州市电信诈骗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2021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18.7%、案件同比下降25.8%。

●广州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较十年前下降37%,酒驾醉驾肇事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下降超40%。

●十年来,广州警方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一门率、一窗率、最多跑一次率、可网办率、标准化率、过程数据覆盖率、简易事项就近办率和当场办结率”八个100%。

●十年来,广州公安累计统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理6500多万件,承接广州12345政府服务热线事项930余万件,主动公开各类信息20余万条,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400多件。

●广州公安134项行政许可总体办理时限从4502天减少到196天,其中113项可即办,即办率八成以上。

●广州公安深化“减证便民”改革,推动实现250项政务服务事项共663个材料减免,绑定覆盖34类电子证照(凭证),15个高频电子证照(凭证)嵌入“粤省事”“穗好办”,实现移动终端“亮证”办事。

●广州公安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可网办,共计在“粤省事”上线含出入境、交管、户政等231个服务事项,进驻“穗好办”APP共161个服务事项;推行可信身份认证“广州微警认证”,为全国772家单位1326个政务服务应用提供线上实时认证,迄今服务群众累计3.5亿人,认证总次数近63亿人次。

●广州公安跨警种、跨部门科学整合52项“一件事”业务,办理环节压缩率达62%;着力打通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全市公安机关共投放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共818台;累计推出“跨省通办”事项达227项。

●广州公安交管业务实现“简化办”“一证办”,每年减免纸质材料近2800万份,业务受理时间提速超45%。

●广州交警全国首创电子警察“云端办”,让群众线上办理交通违法;作为全国首批推广实施驾驶证电子化便利措施的城市,已为183万名驾驶人核发电子驾驶证,提供在线“亮证”“亮码”服务。

●广州交警全国首创“一般程序道路交通安全违法指尖办”,已为超过18.4万群众办理业务,每天减少近300人次前往违法处理窗口。(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