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成都飘来了一点一点一点……的雪花,整个成都都“沸腾”了,毕竟看到雪,是成都人一年四季最开心的事了!但是,这雪下得太小,一边下雪一边化雪,雪里还夹着雨,冷得……有点怀疑人生了!在这一年里最冷的时期,想要有个好身体去户外玩“渣渣雪”,不妨看看下面这份养生建议,对于增强体质、抵御寒冬具有很好的作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成都大雪塘下雪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成都大雪塘下雪吗(成都下渣渣雪)

成都大雪塘下雪吗

昨天成都飘来了一点一点一点……的雪花,整个成都都“沸腾”了,毕竟看到雪,是成都人一年四季最开心的事了!但是,这雪下得太小,一边下雪一边化雪,雪里还夹着雨,冷得……有点怀疑人生了!在这一年里最冷的时期,想要有个好身体去户外玩“渣渣雪”,不妨看看下面这份养生建议,对于增强体质、抵御寒冬具有很好的作用。

【冬天要做到“三藏】

冬季3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身体闭藏机能在冬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可能使供给春天时焕发生机的能量不足,导致四肢逆冷的病症。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王玉光强调,冬天要做到“三藏”:藏精、藏气及藏神。

冬天要藏精:中医的“精”指的是人体一切有形的精华物质,包括血、津、髓、水谷精微等。尽量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作。

冬天要藏气:寒邪容易伤害人体阳气。冬天养肾,要保护肾阳。护肾阳有“三多三少”:多穿衣服,多晒太阳,多吃滋补,少过多出汗,少过度劳累,少吃寒凉食物。

冬天要藏神:尽量做到心如止水,宁静淡泊,使自己的身体与心理处于平静状态,静心守神,不胡思乱想,以此来恢复精神和体力。

【四款药膳最驱寒】

姜糖苏叶饮预防感冒

取生姜3克、红糖15克、紫苏叶3克;将生姜洗净,切成细丝,与紫苏叶一起放入杯中,加入红糖,用开水冲泡,盖上杯盖焖10分钟,趁热服用,每日两次。

方中,紫苏叶辛温,可发表散寒,宜通肌表,疏散郁闭的肺气,理气合营,能治疗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或兼见咳嗽、胸闷不舒等症状的风寒感冒,以及患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症状的肠胃型感冒。与生姜配伍,可增强解表散寒的功效。红糖甘温,既可温中散寒,助紫苏叶、生姜发散在表之寒,又可作为调味品,缓解辛辣苦涩的味道。

此外,本方对于怀孕期间恶心呕吐者、吃鱼蟹之后腹痛恶心者、小儿肚子受凉呕吐腹泻者都有一定效果。在遭受暴雨、冰雪、寒风、水湿侵袭后,泡一杯姜糖苏叶饮也有预防感冒的效果。需注意的是,有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满闷不舒、没有食欲、大便黏腻不畅等湿热内蕴表现的人不宜服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温中补血

取羊肉250克、当归15克、生姜30克;羊肉洗净、切块,用开水焯后沥干;当归、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净,生姜切片;生姜下锅内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干后,与当归一同放入砂锅内,加开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2~3小时,调味即可。

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中,当归补血调经、活血化瘀、缓急止痛、润肠通便,其特点是补血不滞血、活血不伤血,为调经补血第一要药。羊肉性温热,暖中补虚、补肾填精、开胃壮力、散寒除湿,配伍当归增强补虚温阳之力,既补血又止痛。生姜温散,助羊肉散寒暖胃,且除膻味。三味同用,组成简单、效果显著、风味独特,有温中补血、调经散寒的功效。

此方尤其适用于有面色苍白、手脚冰冷、小便清长等症状的体质虚寒者日常食用;还可缓解妇女月经推迟或量少、闭经痛经、经期头痛、胎动不安、产后腹痛头晕等症状;也适用于男性阳痿、寒疝、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老人体弱、有各种退行性病变者,也可常服。另外,体内寒气重者可多加生姜;常发热、咽喉肿痛、口舌溃烂者慎用此方。

丹参米酒,解腹部发凉

取丹参200克、米酒1千克;将丹参粉碎,用米酒浸泡半个月,早晚服用,每次15毫升;或每次10毫升,每日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

方中,丹参味苦,性微寒,入肝肾二经,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的效果。现代药理实验表明,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能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并减慢心率,对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大有益处。米酒性温,不仅通血脉,还使药力更强,对因寒所致的心痛、寒痰咳嗽皆有缓解效果。用丹参泡酒,尤其适合血瘀闭经、痛经,且伴有腹部发凉的女性服用,也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保健药酒。此方不适宜孕妇服用。

五味枸杞饮初咳慎用

取五味子50克、枸杞子50克、白砂糖20克;五味子用小纱布袋装好,枸杞子剪碎,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1.5升,用小火煎沸,滤出药液倒入杯中,再加白砂糖搅匀即可饮用。

方中,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肾、心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的功效,常应用于肺肾两虚、精气耗伤导致的肺虚咳嗽、肾虚体弱、长期腰痛等证。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可滋补肝肾、明目润肺,对肺肾阴虚所致虚劳咳嗽有一定缓解作用。在《本草纲目》中,白砂糖也是一味中药,可和中缓急、生津润燥,常用于治疗肺虚咳嗽、肺燥咳嗽。三味共用,可健脾胃、补肝肾、养心血、生津止渴,适用于冬季五脏虚亏、气血不足所导致的疲乏无力、面无血色、腰膝酸软、心慌失眠等症状。

需注意的是,咳嗽初起、大便不成形者慎用本方,血糖高、糖尿病患者可少用或不用白砂糖。

健康知多点——冬季食补 均衡为要

天寒地冻,冬季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致使旧病复发或加重。“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平安过冬,不少人寄托在饮食进补上。王玉光提醒大家,冬季饮食养生要以“均衡”为主。在“均衡”的前提下,应和中医“冬季肾脏当令”的理论,适当增加滋补肾脏的食物。

【儿童冬季重在养肾】

在寒冷的天气中,家长应该如何顺应季节给孩子养生呢?中医认为,冬在自然界属水,与肾水对应,肾气通应于冬气,而且旺于冬季。肾脏封藏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精气,与生长发育、生殖功能、阴阳平衡有关。冬季寒冷,肾易受寒邪所伤而致肾阳不足,藏精不利。小儿“肾常虚”,其固阴、藏精、纳气功能均不成熟,冬季更易出现精气不足。所以,小儿冬季应顺应自然界闭藏规律,加强肾脏养护,以静养固护阴精为本,少泻津液。

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起居环境。冬天尽管寒气逼人,但也要注意每天通风换气,避免干燥。房间温度维持20℃~22℃,不宜太热或太冷,室内湿度保持在40%~70%为宜。

衣着。冬天因寒性凝滞,家长可以给孩子穿着柔软的棉衣棉裤,既保暖又透气。室内外温差变化大,应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不宜保暖过度。另外,衣服应松紧适宜,不要包裹太紧,不利于气血通畅。还要注意孩子头颈部的防护,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损失。

饮食。小儿为“纯阳之体”,冬季热性食物进食过多会耗伤津液。所以,小儿冬季应温补,以健脾开胃,温阳滋阴为宜。冬季为机体储存能量,藏精御寒,家长可适当给孩子吃些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以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补充机体在夏季的亏空,但注意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家长还可根据孩子体质,适当给其吃些红枣、胡萝卜、土豆、大白菜、豆腐、核桃、木耳、牛肉等。少吃寒性、辛辣、燥热的食物,以免损伤阳气。五味中咸入肾,家长做菜时要少放盐,以免伤及孩子的肾脏。

运动锻炼。冬季应早睡晚起,以养阳气,固阴精。太阳升起后,家长可带孩子做广播体操,快走或慢跑,以身体微热不出汗为宜,注意耳朵和手部保暖。冬季感冒流行,不宜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超市、电影院等。

【预防流感的6要素】

以下6个方面对于预防流感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同样非常重要——

居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感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手帕或衣袖内侧等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经常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可选择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比较轻松舒缓的活动,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冬季气候多变,注意添加衣服,做好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每天喝水应不少于1800毫升,但不要喝含糖饮料。

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知多点——接种流感疫苗很必要

目前,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季节性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也可减轻慢性病患者因感染所致的不良后果,减少相应的医疗费用。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特定慢性病患者等人员为优先接种对象。

其中特定慢性病患者指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接种的最佳时机是每年入冬之前。而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且接种疫苗6—8月后抗体浓度开始衰减,因此疫苗应每年接种才能获得有效保护。

综合自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生命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