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头”不是头茬子的茶,这是在见到“茶头”之后才有的深刻领悟。

人间至味是清欢,人间至味是茶头(1)

第一次见卖“茶头”,是在某宝上,便宜得很,八块钱一斤,还买二送一,当时不知“茶头”为何物,想当然的认为,既然是“头”,必是极好的。况且十六块钱买三斤,买不来吃亏,买不来上当,即便是树叶子也亏不到哪里去,于是果断下单,货到打开包装后,才明白此“头”非彼“头”也,这种茶的主料是大茶梗,夹杂着几片大叶子,乃制茶剩余的下脚料也。

人间至味是清欢,人间至味是茶头(2)

早年学《语言学概论》,只知道在汉语里,有时候,“头”与“屁股”是一个意思,比如“烟头”和“烟屁股”是一个东东;有时候“胜”和“败”是一个意思,比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与“中国队大败美国队”,都是中国队赢了的意思。没想到,今天又收获了一个注解,“头”和“尾”一个意思,当然也可以当“屁股”讲,“茶头”就是做茶剩的下脚料,实际上就是“茶尾”“茶屁股”。

看到这货的时候,心理上的落差还是比较大的,但买都买来了,硬着头皮尝尝呗,洗茶洗了好几遍,怕这“茶头”不干净,气味随水蒸汽氤氲飘荡在空中,扑鼻而来的居然有超乎想象的“茶香”。满上一杯,细品,有从未体验过的味道,与几百、上千的茶叶不同,里面少了那种做作夸张的香气,入口是浓烈的原始的乡野味道,瞬间便沁满了整个胸腔。“物贱无伪”,意思是东西便宜了,超出了造假的利润,成本太高,得不偿失,造假的人便不再去造假。忽然间明白了过去老父亲为什么只喝一块钱一瓶的当地白酒,只抽几毛钱一盒的便宜烟,老人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便宜,假的东西少。”原来认为是为节俭图便宜找借口,没想到这里面还蕴藏着“大羹无和”的人生智慧啊。

人间至味是清欢,人间至味是茶头(3)

以此悟到,“茶头”乃真茶也!虽为下脚料,但未经揉搓炮制添加香料,出自天然,暗合了庄子“无用之用”之妙,恰能保其品质之真;因未经筛选炮制等多道工序,故而人工费用、添加剂费用、包装费用、请大师明星做广告的费用皆可省去,本应当作垃圾扔掉的废物,给钱既卖,对茶农与茶商来说也算是废物利用,让人放心的是,没有哪个傻瓜会为此“垃圾”去造假,故“茶头”能以真面目示人,饮茶者亦能省钱并得茶之原味真味也。

人间至味是清欢,人间至味是茶头(4)

似我等芸芸众生,普罗大众,有喝茶之习,却囊中羞涩,实无消受天价茶之实力,价位不上不下的更难保其真,故求其最贱者,价最低,却最能得茶之真之醇者。即如与人交往,有认衣服不认人者,有认人不认真人者,故影视剧中常有化妆混入敌方者,亦有化妆混入我方者,直播间中更如过江之鲫,比比皆是。化妆即包装,只为掩盖其真面目,让人真假难辨、误认错判而已。

人间至味是清欢,人间至味是茶头(5)

其间有化妆以示弱者,所谓“自贱人不欺”,动物界中有以装死示弱以逃避天敌者,影视剧中亦多有化妆成出殡以糊弄敌人者,有化妆成收大粪、传染病者以蒙混过关者。欲自强而故示弱,此种“自污自贱,以求自保、图再起”的方法,历史上亦多有人用之,如商朝箕子,装疯避祸;春秋勾践,尝便诈忠;战国孙膑,吃屎装疯;西汉萧何,借贪自污。至于文学作品中,宋朝的济公、曹雪芹笔下的疯僧跛道,更是装疯卖傻,游戏人间,教化世人;更有孙叔敖之为子孙谋长远的人生三件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井泥无食,旧井无禽”,以至低至贱而人不食,以荒野废井而鸟都不去拉屎,即便子孙没有多大本事,也会因无人惦记侵夺而得长久安宁,保其人身财产无虞,全其自然之性,终其天年。

人间至味是清欢,人间至味是茶头(6)

有真弱以示弱者,唐朝元结守城,以“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而一城百姓得以保全;东坡煮肉,以“黄州肉价贱如泥”而独得美味;即如民间亦有“娇儿不起好名”,以狗剩子、狗蝇子等命名以求长命的,亦所常见。然世亦多有化妆以示强者、美者,动物界多以色彩、声音、硬撑等方式示强,而人世间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明朝的刘伯温已论之甚妙,而其亦如动辄天价、实则粗劣的茶叶相类似。

人间至味是清欢,人间至味是茶头(7)

有一同事,退休后与村内老农闲聊,老伙计们皆对有钱人喝瓶装酒抽过滤嘴烟羡慕不已,同事对他们说:“那些成棒子(酒瓶,俗称“棒子”)的酒有什么好喝的,凉淡巴咕的,还不如咱们喝的地瓜干子零酒有劲;那些过滤嘴的烟也没有劲,不如咱们抽的旱烟过瘾。”老友们以此话为证,找回了满满的自信,老同事在老友们中间也更受欢迎。此正与茶头之真之贱相发明,亦饮“茶头”之类也;但话又说回来了,有钱谁不愿意买贵的买好的享受,此亦为吃不起喝不起用不起天价奢侈品者聊以解嘲罢了。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