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普普通通的猪肉,在不时不食的苏州人手里,遵循着四季的规律,吃出了不一样的花样。

春天:肉面切得如樱桃大小,排列整齐,靓丽透红的酱汁肉

哪个地方的素肉适合北方口味(苏州人春天的第一口肉)(1)

夏天:米粉软糯,清香消暑的荷叶粉蒸肉

哪个地方的素肉适合北方口味(苏州人春天的第一口肉)(2)

秋天:香气扑鼻,荤素搭配,细腻有弹性的扣肉

哪个地方的素肉适合北方口味(苏州人春天的第一口肉)(3)

冬天:酱香浓郁,皮弹肉酥的酱方肉。

哪个地方的素肉适合北方口味(苏州人春天的第一口肉)(4)

苏州人春天的第一口肉:明前酱汁肉上市了,您吃了吗?

酱汁肉是苏州的一道时令名菜,苏州的吃肉爱好者对其无任何抵抗力,酱汁肉每年清明前才上市,夏至过后落市,再想吃要等到明年。

售卖酱汁肉的商家,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几家老字号每天拿出来的酱汁肉,很快就会卖完。

哪个地方的素肉适合北方口味(苏州人春天的第一口肉)(5)

酱汁肉是唯一传说被神仙点化过的苏式时令美食

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下凡到苏州,化身为一名衣衫褴褛、背一条破草荐的乞丐,走进一家肉店求宿,老板见其可怜,收留其宿在厨房,天亮走时就故意把蓑衣留在了灶头旁,老板就顺手把它扔进了柴火堆里,结果当时炖在锅里的普通肉块,忽然异香扑鼻,引路人纷纷驻足称奇。这锅肉,就成了被神仙点化的酱汁肉。随后其制作方法,也就在苏州千百年地流传了下来。

哪个地方的素肉适合北方口味(苏州人春天的第一口肉)(6)

酱汁肉特殊的色泽和香味,源于红曲米粉、中草药熬制出来的红卤汁

酱汁肉要选用皮薄肉嫩太湖猪的新鲜肉,肥膘在2厘米左右,取带皮整块肋条肉为原料,一般每千克肉切成18~22块。至于选用太湖猪是因为不仅肉质好,而且皮薄膘薄,烧出来皮色透明,入口即化。

哪个地方的素肉适合北方口味(苏州人春天的第一口肉)(7)

与众不同的是,加工过程中用红曲当作配料,既能去除猪肉的腥味,又能给肉块表面染上樱桃色,再加入各种香料和中药后,烹饪出来的酱汁肉红光晶莹、芳香扑鼻,诱人之处在于酥润,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且甜味浓重,彰显苏帮菜的特色。

哪个地方的素肉适合北方口味(苏州人春天的第一口肉)(8)

酱汁肉的家常制作方法

制作酱汁肉的各家名店都有独门秘技。据说,有用深藏数年的老卤,也有用猪头肉做成的高汤吊鲜熬制后,肉纯汤鲜,令人垂涎。

民间制作酱汁肉相对简单很多,下面这个视频就是苏州李阿姨教的做法,可能卖相没有店里的好,但吃起来差别不大,大家可以试着在家里做一下。

小时候,一碗白米饭 ,夹上一块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的酱汁肉,觉得肥肉比瘦肉还好吃。把肉块埋进米饭,再伴上一点红卤汁,白米饭变成了桃花红,然后将这碗米饭狼吞虎咽地吃完。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全国甚至全球的美食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时,酱汁肉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人们开始注重健康,怕吃肥肉,担心“三高”,尤其减肥的美女们,酱汁肉连碰都不敢碰。也有店家只顾“卖相”,忽视菜品内在品质,肉做得欠烂,有的甜得发齁,连老苏州都吃不消。

所以,传统苏州美食再要传承下去,一定要加以改进,前有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时,加大辣味的经典案例,后有“新川菜”改革后,使川菜席卷全国的活生生例子。所以苏帮菜也应加快大胆改革步伐,愿更多的美食家和餐饮界人士一起来改良苏帮菜,让千年苏帮菜继续成为江南美食中,当之无愧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