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核心频率与CPU的综合性能相关性非常大,很多小伙伴在购买CPU时会特别关注这一指标。同时CPU的频率也和功耗、发热量(TDP)的关系非常大,因此考虑功耗/性能比(效能比)时常常也是个重要的参考,更有直接对比性能/频率比的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等指标。
不过麻烦的是,现在大部分主流CPU有基础频率和睿频/扩频频率两种频率设置,更有单核(一般就是最高频率)、双核、四核等状态的最高频率设置。Intel更在12代酷睿中引入了性能核心和效能核心两种频率不同的核心,使得CPU频率显得特别混乱,小伙伴们想用它来评估性能也越来越麻烦,那么,今天咱们索性就把它们都拉出来,放在一起比一下吧。
在这种直观的对比下,各个CPU的差距就很明显了,例如酷睿与锐龙CPU的性能差距可能不算太大,但参考实际频率的话,就会发现性能相近的锐龙CPU频率更低。说明锐龙的核心效率明显高于架构已经有些过时的11代酷睿,甚至不逊于12代酷睿。
其实这种对比还可以看出一些有趣的规律,比如定位更高的型号当然最高频率更高,但基础频率可能反而更低,这应该是为了在更多的核心配置下,获得比较低的待机功耗,与我们的实际测试结果很相近。比如在同一平台上,酷睿i9-12900K和i5-12600K在桌面待机状态下,整机功耗分别为75W~80W和74W~78W,基本可以说没有差别。
再说酷睿含K和不含K的型号,从最高频率上看只差100MHz,为啥玩家小伙伴总感觉含K的玩游戏更痛快呢?问题就在最低频率上,总是想着回到低频运行的非K型CPU,在需要持续高性能的游戏中当然不如频率一致很高的K型了。
至于12代酷睿的效能核,看看频率就会发现,它的最低频率和非K型酷睿的最低频率类似,最高频率则恰好和K型酷睿的最低频率类似,总之就是一直跑在酷睿核心常用的最低的频率下,当然 省电了,再加上还可以的性能,当然效能(性能/功率)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