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木八仙桌雷川小店:溪山清远四平琴桌(1)

实木八仙桌雷川小店:溪山清远四平琴桌(2)

「溪山清远」四平琴桌

/ 名 称 /

据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六七尺长的条桌或名大琴桌,三四尺长的或名小琴桌。《鲁班经匠家镜》中就有《小琴桌式》一条,可见此名自明代以来一直沿用。”称为琴桌,而并非专为弹琴而制。

乔治·凯茨《中国家用家具》一书也提到,凡恰好可以放下一把古琴的条桌,均可称为琴桌,甚至也有半圆形的、六角形的,造型变化多样。

/ 出 处 /

溪山清远复现的此款琴桌,出自《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黄花梨原件为该书作者伍嘉恩女士本人所藏。

在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和乔治·凯茨《中国家用家具》中,也都收录了类似款式,是四面平式的经典造型。

实木八仙桌雷川小店:溪山清远四平琴桌(3)

图片出自乔治·凯茨《中国家用家具》

/ 造 型 /

仅马蹄,以及牙条与腿足的格角连接,稍见曲线,其余地方通身是俊朗的直线。善于运用线脚的古人,在此款上亦未施任何起线,而是着意用侧面四个明确的平面,充分展示了硬木本身的肌理质感。

腿足完全垂直于地面,但有“收分”,即向下时尺寸微微缩减,“收分”一词来自古典建筑领域。

实木八仙桌雷川小店:溪山清远四平琴桌(4)

溪山清远的这件作品,某些细节的处理,与一些明代或清代遗留的原件,或是当代工匠的复制的古典家具,稍不同。也正是这些不同,让这件琴桌具备了溪山清远的气韵。

桌面边抹的直角,以及腿足的直角,都处理得干净利落,似峰峭耸立,没有一丝犹疑。在有些原件和作品上,这些直角则被制作者处理得较柔缓。不同的处理方式,没有对错,体现了各自对古典家具的理解。

实木八仙桌雷川小店:溪山清远四平琴桌(5)

图片出自伍嘉恩《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

即使是硬木,经过流年敲打,也会渐渐变得圆熟温润,但望之仍可见当初的锐利。这在伍嘉恩女士收藏的原件照片上可捕捉到。

马蹄足处理得亦极为克制,不拖泥带水。

实木八仙桌雷川小店:溪山清远四平琴桌(6)

「溪山清远」四平琴桌·细节

/ 结 构 /

此桌有一处结构上的细节:如图,大边下接一牙条,牙条与腿足格肩榫相交,牙条和大边虽为两块长条木材制作,但一因为花纹经过细心选择,二因为衔接得平滑细密,使用者几乎感受不到它们是拼接成的。即使在冷热干湿的变化之下,木材产生涨缩,依然保持了连接的紧密。这是个考验工艺的细节。

实木八仙桌雷川小店:溪山清远四平琴桌(7)

实木八仙桌雷川小店:溪山清远四平琴桌(8)

图片出自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

这种结构,“是腿子与牙条格角相交,先构成一具架子,上面再和攒边的桌面结合在一起。这样的造法,可以避免采用腿子和边抹三个主要构件在粽角榫一处相交,保固的效果要好得多。同时又因边抹和牙条重叠使用,可以加大看面,以免显得过于单薄。它可算是四面平的基本式样。入清之后,四面平式的桌子多数采用粽角榫结构,很少有另加桌面的造法了。”(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

溪山清远的一位老顾客,很喜爱这件四平琴桌。他说,刚开始时觉得它并不起眼,但是岁月流淌,越看,越体味到它的隽永和完美。打动这位客户的,也正是古典家具打动了溪山清远人的。

把隽永的古典家具之美,带给更多人,是溪山清远所幸。正如其创始人之一张茂老师对这件四平琴桌的形容:

造型极简,骨骼清奇。神宵眺注,亭亭离尘。

实木八仙桌雷川小店:溪山清远四平琴桌(9)

「溪山清远」是从中国艺术中汲取生活的意境,创造当代生活里中国独有的精神空间,让中国生命哲学和审美中的真意和诗性,重新成为当代生活的样式。

「溪山清远」通过创造家具器物来建设这种生活里的诗意,去复现我们生活中丢失的桃花源。这是一种心灵的应答和领悟,「溪山清远」就像关于生活的作品,重新把我们置入内心的山水和心灵的景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