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乐克知书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曾经有书友问我,为何现在的史料都如此之贵?答案当然是毋庸置疑——刚需。有人会说有炒上去的成分。那么,看看全国的房价情况,就会明白有需求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价格的道理,单纯靠炒作是不可能实现的。 史料为何越来越贵,这还要从历史研究工作的特殊性说起。从事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研究,首先就是从史料中剥茧抽丝。

同一内容要有尽量多的史料互为佐证。以原始资料最为珍贵,其次为名家著述。在搜集了大量史料,并从中理清脉络后,下一步就是实地考察与走访。如研究历史人物需到其故里考察、民间采访,但凡其长期居住生活之地,都尽可能实地考察,与其后人交流。最后就是总结归纳出个人见解与观点,成书问世。读过历史类书籍的人应该知道,大部分学术研究型历史资料书,都会有脚注,并在每页最下面或最后注明资料出处,要细致到出自哪部史料的哪一页。

对于二手书从业者来说,如果看到一本历史书中,资料出处标记细致且多,证明其作者大量研判了各种史料,其书留于后世的参考价值亦会更高,必然其日后升值潜力更大。一般研究一个课题少则十几年,甚至穷其一生。对于史料的需求绝不是简单网上搜罗一下,查阅几本电子书这么简单。最好的当然就是将资料拿到手,反复研究。若市面没有的,去各大图书馆、档案馆查阅。

很多研究者为了查阅一份资料,会不远千里,到有此资料的图书馆查阅。比起花费几百大几千的路费,花几百元把书买回家就显得划算多了,况且还会升值。这也是历史研究者对于购买史料舍得花钱的原因之一。在这种刚需下,无形中史料价格水涨船高。很多史料尤其是年代久远的,网上是查不到电子版的,就算有,也还是不如纸本更加方便,况且查阅这种稀缺的电子书也不是不花钱的,花钱查阅了到头来还落的一场空,不如买纸本史料书更划算。

那么,不管任何国家为何都如此重视历史文化的发掘与整理呢?因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传承,总结好的,摒弃不好的,以史为鉴方能致远。故,历史研究不是拍拍脑门做决定,今天上马明天就下马的工程。历史文化的传承需要世世代代文化工作者接力传承。

综上所述,从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和历史研究的流程上,我想大家应该对史料的价值窥知一二了吧。所以说,珍贵的历史资料升值潜力大,具有投资的属性。这也是好多人专门搞收藏的价值所在。

唯望历史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从中获益!

什么古董有收藏价值(珍贵的历史资料升值潜力大)(1)

什么古董有收藏价值(珍贵的历史资料升值潜力大)(2)

什么古董有收藏价值(珍贵的历史资料升值潜力大)(3)

什么古董有收藏价值(珍贵的历史资料升值潜力大)(4)

什么古董有收藏价值(珍贵的历史资料升值潜力大)(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