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唐勇由重庆市监狱管理局选派至秀山县官庄街道白杨社区,成为驻村第一书记。初来乍到的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还得找准关键点——产业。

种植大户发展藤椒后“弃管”

2019年,官庄街道从四川引进一种植大户,到白杨社区发展了850亩藤椒基地,经过3年时间的发展,2021年,白杨社区的藤椒迎来首次丰收,也举办了首届藤椒节采摘活动。

后来引进的种植大户却因资金链断裂等种种因素,导致了该产业“弃管”。2021年下半年,该基地负责人不再管护藤椒基地,而且还欠了老百姓两年多的劳务费10多万元一直未支付。

这恰恰是唐勇到白杨社区后遇到的第一大难题。

“唐书记,你要喊老板把这些工钱给我们啊。”当地村民纷纷来到社区要工钱,找唐书记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大家放心,这个工钱,一定会给你们的……”唐勇在社区向村民表态。

经过多次联系基地负责人无果后,唐勇和社区两委干部多次协商,于是决定,先用相关补贴资金第一时间把工人的劳务费支付了,让大家吃下发展藤椒产业的“定心丸”。

白杨干部重拾藤椒产业

“藤椒产业是我们白杨社区的产业,不能就这样荒废了,基地老板弃管了,社区两委干部自己干!”唐勇和社区两委干部多番协商,大家一致表态同意。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社区两委接手藤椒基地管理后。今年6月份,白杨社区采收鲜藤椒8000余斤,制作了干藤椒1000余斤,支付社区群众劳务费1.8万余元。

“去年采收后还是疏于管理、管护了,导致产量低,从今年开始务必加强管护,把藤椒产量做起来。”唐勇介绍,工人把鲜藤椒采摘回来后,还要经过烘干、初筛、细筛、精筛等工序。

“藤椒采摘回来后,不及时的加工会变色,没有卖相。社区只有2台简易的藤椒烘干机,没有藤椒筛选机,都是村民手工筛选,费时费力。”唐勇了解到官庄街道地友村有藤椒筛选机,于是找到地友村支部书记商量借了一台,说好了借两天就归还。

设备借来了之后,唐勇和村支两委干部及村民加班加点地干,设备连轴转,最终7天就完成了1000余斤干藤椒的筛选工作。

“因为这个设备,我还和地友村支部书记闹矛盾了,说我借了就不还,因为他们也要加工,只答应我用2天,但是我赖着用了7天。”藤椒筛选完后,唐勇主动把设备还回去了,向地友村支部书记“认错”,表示谢意,最后重归于好。

2天售出4000瓶藤椒

藤椒加工好了,怎么及时销售出去,又没有注册商标、品牌,怎么销售成为社区两委干部头疼的事情。

“不要担心,我来想办法联系销路。”唐勇向社区两委干部表态,把藤椒装成罐,按照2.5两/瓶的标准,售价15元/瓶,并在外包装上写上白杨藤椒,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官庄白杨社区特供品,让藤椒产品瞬间高了一个档次,而且售价也亲民。

秀山县未来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秀山小藤椒)(1)

村民正在采摘藤椒。付冲摄

唐勇带着这些产品来到中心城区多方宣传销售,今,年白杨社区的藤椒已全部售罄,总计销售收入5万余元,藤椒基地除去各类开销成本纯收入2万余元。

如今,白杨社区的藤椒树正在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昔日的荒山、荒地、荒坡也披上了绿色外衣,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产品种出来了,要能够及时地销出去变现,这样的产品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唐勇介绍,今年下半年,白杨社区计划建藤椒加工厂,注册藤椒品牌,树立品牌意识,把白杨藤椒真正的推向市场,让“小藤椒”给白杨带来“大发展”。(付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