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是一种美味而又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和少脂肪的食物。每到夏天,农贸市场上就会有大量贝类海鲜上市。常见的贝类海鲜有牡蛎、花蛤、扇贝、花甲、蛏子、花螺等,吸引不少人选购。

但年年到这个时候,因吃贝类海鲜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也是频繁出现。除去食材、烹饪的因素,还有个原因是贝类受污染严重。

如今我们的水环境遭到大范围污染,而贝壳类又很容易聚集水污染中产生的毒素、重金属等。偶尔吃一次没事,千万别天天当饭吃。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包括水产品(包括贝类、鱼虾蟹类)摄入量控制在100克以内。

生吃了贝壳类海鲜会怎么样(吃贝类海鲜时忽略这3点)(1)

贝类吃错,小心中毒

吃贝类海鲜时,一定要避免以下吃法,否则无法享受它的美味,还可能会引起中毒。

1、没煮熟就吃

有人认为吃贝壳讲究的就是鲜嫩,觉得一旦煮久就不鲜嫩了,于是随便烫一下就吃进肚里,殊不知生贝类中可能有副溶血性弧菌、海洋创伤弧菌等病菌,一定要沸水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才能避免中毒。而生的贝壳类就更不要吃了。

生吃了贝壳类海鲜会怎么样(吃贝类海鲜时忽略这3点)(2)

2、吃死的不新鲜的贝类

贝类海鲜本身带菌量一般比较高,又因为其蛋白质分解得很快,一旦死掉,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败。一旦吃了,势必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而且不新鲜的贝类还会产生较多的胺类和自由基,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威胁也是不可言喻的。

3、吃来历不明的贝类

贝类中还含有贝壳毒素,是贝类生物吃了水中有毒微藻,而累积在体内的有机毒素。贝类本身对这些藻毒素产生了抗性,但人类一旦误食了含有藻毒素的贝类,则有可能中毒甚至死亡。

所以,买贝类海鲜一定要在正规经营场所,不要食用来历不明的贝类海鲜,以免误食中毒。

贝类海鲜该这样选

选购贝类,要挑活的要想品尝到味道鲜美的贝类海鲜,选购的时候可得长点心眼,最关键的就是要买还活着的贝壳。那活的贝类怎么挑呢?方法很简单。

生吃了贝壳类海鲜会怎么样(吃贝类海鲜时忽略这3点)(3)

1、挑选时,注意选择半吐出舌头,一碰就缩进去的贝类,这种是活的,而且比较新鲜,肉质鲜美。不要以为开口的贝类就是活的,如果用手触碰了没反应,就表明已经死了很久,不新鲜了。

2、一般来说,合得比较紧实的贝壳多数是活的,尤其是新鲜的牡蛎、蛤蚌、扇贝和贻贝。但是也不完全如此,买时最好是闻一下气味,如果没有腥臭味,一般是新鲜的。

3、尽量挑外壳平滑的贝类。相对于外表凹凸不平的贝类,一些外表干净、平滑的贝类表面附着脏东西会较少,相对污染也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