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

2021、12、19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公元2021年12月19日,时逢隆冬,随老友落叶一行49人,从徐州出发,一路向北,向着鲁南地区的平邑县郑城镇出发。目的地是被誉为“北方最大自然盆景”的曾子山。当车子进入沂蒙山区,车外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间错落有致的村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冬季的寂寥,而车内同伴们的嬉笑声不断,欢歌笑语连连,给这次曾子山之行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眼前赫然立着一座山,山脉南北座向,像一座睡佛卧在山顶,像极了普陀山的睡佛,使游客肃然起敬。因仙而名的念头油然而生,不由得在心里默默的激励自己,一定爬到山顶,领略圣人的风采,体味哲人的思想,一睹这座鲁南奇葩的风姿。

下了车,我们带足了水和食物,在领队落叶的带领下,我们一行49人,浩浩荡荡的开始了我们一天的登曾子山活动。

山顶主峰名曰印荷山,是曾子山的最高峰。我们沿着石级上山,山路蜿蜒起伏,有石级的地方,有时候要手脚并用,没有石级的地方,我们更是谨慎小心,避免山滑路窄,以防意外。快乐的同伴们,一路行走,一路蹦跳,一路嬉戏,看不到一点登山的辛劳,完全超过了我们几个体力差的,我这才不得不感叹岁月不饶人,曾经的年少已经不再,不觉进入老年行列,平日里一直认为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没想到平时处处要强的自己,真的到了关键时刻,登临这座并不高峻的山,就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放弃、不抛弃,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加油,加油,自己是最棒的,一步步向着山顶攀登着。

曾子山不算高大,海拔487.4米,和山东的泰山东山相比,要逊色的多,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出生在此,依山傍水,依山而居,并且在这里潜心著书,审视着这里,自然就有了很多的崇敬之情。

曾子山山青水秀,峰怪石奇,松柏常绿,林木葱郁,移步换景。自然景观优美奇特,这些山峰峭壁悬崖,如刀削成,或高或低,或方或圆,似人像物,似瓮如牛,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颇有“桂林山水”之美韵,被誉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自然“盆景”。

愈往上走,山路愈崎岖,象我这样体力差的,不得不用上登山杖。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苦攀登,极高极险峻的山峰立于眼前,峰顶峭壁悬崖,残垣断壁,如刀削成,不见了石级,有石窝窝为登山的路。看到石缝中筛射出的冬日太阳,很是耀眼,山顶上,几只苍鹰在翱翔。仰望山顶,不禁一股凉气从脊背冒出,由于陡峭,向上的路垂直挂下,一个一个的山窝,由于攀登的人踩摸,光滑而圆润,石窝的一边配有铁链,望之而令人生畏。有胆怯者已经放弃登山顶,坐在石级上休息,仰着头屏住呼吸,观看人们的攀登。我则不服老矣,挽起衣袖,系好鞋带,拉开了不登山顶誓不罢休的架势。当临近登顶不远处,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有点上山不能,下山不行,举步维艰,进退两难的感觉。我不忍违背几位老友的好意,在他们前拉后推,半推半就地就向着山顶攀登。此时我的老战友陈高打起了退堂鼓,我问为何不登顶了,他回答曰:我恐高,我当即戏他:你什么时间改名叫孔高的了呀,我怎么不知道?在我的既讽又刺和鼓励下,他终于鼓起勇气,自灭了自己多年的恐高症,当他登顶成功时,我拍手叫道:陈高、陈高,步步登高,青云直上,顽疾治好。当山顶展现在我们眼前,山顶平阔,宛如一块小操场般平整宽阔。山上一红色小亭,亭中有石椅,小憩一会,大家争相拍照,一张张照片,一张张笑脸,都留在了照片里。

山顶冬阳直射,惬意舒适,极目远眺,山下梯田层层。据说,西南曾是哲人曾子著书立说之地:“衣敝衣以耕”的地方。在那里,曾子一生坚守清贫,安贫乐道,躬行践履,把孔子“仁”的思想发扬光大,完成了《大学》、《孝经》的编纂和修订。如今,我们登临曾子山,叩拜这位先哲,似乎这位弘道者活着,他的思想似乎穿越了时空,他的《大学》孝的思想成为永恒,他的一生淡泊名利,不受君邑,在苍凉中修身养性,在孤独中治学著书,实现了学问和人格的超越。

位于曾子山正东方不远处,就是曾子的墓穴,不觉,寒风呼啸,坟草枯萎。他的生命已经随风而逝,宛若寒风扬尘一般,也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样,唯有他的思想、他的哲学,留传百世,永世不朽!

曾子山游虽然只有短短一天,于我而言,却是收获满满。真谓是:“山为我舞,我为山狂。一草一木,皆成文章”。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1)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2)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3)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4)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5)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6)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7)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8)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9)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10)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11)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12)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13)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14)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15)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16)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17)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18)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19)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20)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21)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22)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23)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24)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25)

冬登曾子山 冬登曾子山(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