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宇图/Giphy 网络,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八星界龙阵容搭配?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八星界龙阵容搭配(两个女性亲一口)

八星界龙阵容搭配

文/杜宇

图/Giphy 网络

酷儿诱饵

恰恰反映了主流观念对性少数的态度:

容许存在

但不能引人注目

迪斯尼兑现了当初收购时“一年一部星战电影”的承诺,赶在19年结束前交出了星球大战9,用《天行者崛起》结束了天行者家跨越数十年的爱恨情仇。电影精准踩中粉丝每一个雷点,又放送大量情怀梗,因此收获参半毁誉:烂番茄上评分上映后一路走低,以断崖式下跌至55%,而国内豆瓣评分更是以6.5分创造了星战历代电影新低。

然而影片结尾处两个女性角色的吻却为这部电影带来了口碑上的转机,凭借“星战首个同性之吻”为这部境地尴尬的影片博取了性少数群体的支持。

但是在举起彩虹旗为星战9摇旗呐喊前,需要冷静思考的是,这“星战首个同性之吻”到底是主创人员对于多元化的体现,还是酷儿诱饵?

一、什么是酷儿诱饵


“酷儿诱饵”指的是文娱作品中添加的性少数元素,用于吸引酷儿受众。包括:

1、即用即抛的角色


ta们或是一闪而过的小角色,或在出柜不久就被仓促杀死,被剧情抛弃:比如《复联4》中,罗素导演客串的一个同性恋路人角色;漫画《绿灯侠》中刚一出柜就死于非命的Alan Scott的男朋友;《地球百子》中和女主确定关系后没多久就被仓促杀死的Lexa。

美剧《地球百子》

2、“卖腐”或“炒CP”

同性角色出现模棱两可/半开玩笑的表白,但最终会被官方出面澄清,或各自安排异性恋情以证明是纯友谊。比如复联宣传期时导演在两名角色官方明确为异性恋的情况下逼问美国队长演员Chris Evans是否爱冬兵巴基,意图炒作“盾冬”CP以迎合市场口味。

被强炒的“盾冬”CP

3、边缘配角之间的同性亲吻

最近的例子就是《星战9》结尾两个连姓名都没有的角色同性之吻。全片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一处出现过性少数角色,也没有任何一个对剧情起重要作用的角色出柜。但在影片即将结束时,出现了一对无姓名女性的拥吻。

不管是哪类诱饵,它们在剧情中无足轻重,既不推动剧情发展,也不影响角色展现,不至于惹怒恐同者,但可以收买酷儿群体的好感。



图为《陈情令》

二、酷儿诱饵的黑暗面

“出现了就是进步”,很多人可能会这样说。但酷儿诱饵的出现并非进步,甚至对酷儿群体产生负面影响。

它只是粉红经济下的商业策略,它的诞生里没有尊重,没有平等,只有赤裸裸的算计。



“稳赚不赔”

在文娱市场上的酷儿角色形象严重缺失的情况下,作为诱饵的角色或剧情要么微不足道,要么被随意杀死,恰恰反映的是主流社会观念对性少数的态度:容许存在,但不能引人注目。而这样的诱饵则会反过来强化这样的观念,即在“正常”社会中,性少数群体应该是微不足道的“隐形人”。

然而悲哀的是,一些在酷儿角色被严防死守限制的环境里,这样的酷儿诱饵是性少数群体看到荧幕上其群体代表的唯一方式

“容许存在,但不能引人注目”

三、诱饵不仅限于酷儿



诱饵的目标不仅限于性少数群体,随着现代女权主义浪潮兴起,一些电影转而在电影本身遭受诟病时打起了女权牌

比如《复联4》中安排了一幕刻意又强行的女性英雄集结,而真正作为重要角色的黑寡妇的死亡则被处理得随意又草率;《X战警:黑凤凰》在口碑扑街后意图以借凤凰女“大女主”的身份作文章;而最新一部《霹雳娇娃》导演面对票房惨淡大打女权牌,试图以此力挽狂澜。

《X战警:黑凤凰》

对于这些创作者来说,女权主义是否符合他们的三观在其次,重要的是在政治正确的当下树立一块用来拯救口碑的挡箭牌。

《复联4》女性英雄集结


不论是性少数群体还是女性,都值得真正的尊重,而不该成为拯救影片口碑跳水时的救生圈,更不应变成导演自夸“平等多元”的本钱。

《好兆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中,多名重要角色以官方确认的性别酷儿形象出现,同时全剧没有一次以角色模糊的性别作为笑点;漫改电影《V字仇杀队》中,一段同性恋情直接推动了剧情发展,促使女主完成心理上的蜕变;科幻小说迈尔斯系列中,一名两性人角色作为主角军中的重要副手之一,在后续剧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好兆头》剧照

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性少数角色和剧情不是用来标榜“政治正确”的噱头诱饵,而是英雄、是反抗者、是反派、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样的角色才能让性少数真的被看见,这也是我们期望能看到的性少数角色形象。

本文来自LoveMatters谢绝未授权转载

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如需转载请Shaoshuai.Qiu@rnw

商务合作请Chao.Wang@r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