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阵激昂的音乐,一只绿色的海马跃入眼帘。接着,一个男中音字正腔圆的说出四个字:“海岸贡献”。

90年代录像厅让人怀念(海岸贡献)(1)

logo

看到这个熟悉的画面,很多八零后不禁会心一笑。这个logo意味着什么,大家心知肚明:好看的节目就要开始了!

“海岸贡献”是一句宣传口号,类似于“邵氏出品,必属佳片”。这家公司的全名是“海岸录影(制作)有限公司”,总部在台湾省台北市,成立时间大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90年代录像厅让人怀念(海岸贡献)(2)

早期logo

海岸公司最初的logo不是海马,而是一个类似电波的图案。当时的口号是“海岸录影有限公司贡献”,八十年代之后才改成海马,口号也缩短为言简意赅的“海岸贡献”。

为什么是海马?

我个人认为大概有两个意思:其一,在王朔小说《一点正经没有》里面,对海马有个另类的解释“有个马名但从不四蹄生风一贯暗地游走”。其二,海马作为一种中药材,有“暖水藏,壮阳道”、“补元阳”、“益精种子”的功效(出自《本草折衷》、《纲目》、《本草述录》)。

虽然涉嫌过度解读,但是上下联系,也似乎并无不妥。

这就要从该公司的业务性质说起了。

海岸公司将自己的logo加在电影开头,使很多人认为他们是电影摄制公司。实际上,他们自身并不拍摄电影,从事的只是录像带、镭射影碟以及VCD影碟的出品和发行工作,主要针对的是中、港、澳、台市场,海外也有少量业务。

90年代录像厅让人怀念(海岸贡献)(3)

《灵魔》,1976

海岸公司成立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网络上能追溯到该公司发行最早的影片,是1976年由苗可秀主演的恐怖片《灵魔》。

是的,海岸公司的目标很明确。他们选择发行的影片多是场面火爆、风格怪诞、口味猎奇的小众电影,其中以武打片、恐怖片、枪战片居多,亦有不少色情片。

依靠这种剑走偏锋的路线,海岸公司抓住了不少观众的心。八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许多盗版影片由沿海城市流入内地,并迅速在神州大地四处开花,海岸公司一跃成为录像厅时代的霸主,“海岸贡献”这四个字更是令一代影迷刻骨铭心。

90年代录像厅让人怀念(海岸贡献)(4)

海岸贡献

上面这些影片无一不惊险刺激,更有一些成为八零后们的童年噩梦。在那个信息匮乏的年代,海岸公司这只绿色的小海马功效奇佳。它无疑于一剂“蓝色的小药丸”,为当时的年轻人完成了青春期的洗礼,同时也构成了一代人对于港台电影的最初印象。

90年代录像厅让人怀念(海岸贡献)(5)

星光

90年代录像厅让人怀念(海岸贡献)(6)

美亚

90年代录像厅让人怀念(海岸贡献)(7)

寰宇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电影市场逐渐萎缩,更有寰宇、美亚、星光等公司分一杯羹,海岸公司陷入了困境,技术和观念的落伍使得他们逐渐与时代脱节。

90年代录像厅让人怀念(海岸贡献)(8)

《黑血》2000

网上可考的海岸公司出品的最后一部电影,是2000年王敏德、黎姿主演的恐怖片《黑血》。

90年代录像厅让人怀念(海岸贡献)(9)

录像厅(图片来自网络)

2013年7月,海岸录影有限公司正式宣告解散。从此,“海岸贡献”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而那些年代久远的原装碟片,则被炒成了价格不菲的收藏品。时光荏苒,可能我们连当初看过的电影情节都忘记了,只记得那一份来自心灵深处的悸动,还有波涛、星光,以及那只生机勃勃的绿色小海马。

End

90年代录像厅让人怀念(海岸贡献)(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