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文学史上得到的评价很高。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他的词作基本上都是“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等一些婉约词,抒写离愁别恨,抒写人生悼亡,多有缠绵意味。

纳兰性德的词婉约派(27岁纳兰性德出使边塞)(1)

但是,纳兰性德毕竟身出名门,在康熙身前的职位也很高。他的那些诗词确实是他诗词才华的集中体现,但是却并不是全部。

事实上,在我们印象当中柔弱至极的纳兰性德,其实是一个武将出身。他担任康熙的御前侍卫,也曾经多次来到边塞之地。边塞的悲凉和家中的儿女情长是全然不同的,所以我们也就能够看到纳兰性德悲凉的边塞词。

纳兰性德的词婉约派(27岁纳兰性德出使边塞)(2)

且看: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这首清词的题目是《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写于公元1682年,当时的纳兰性德27岁。在这一年的八月份,纳兰性德奉命出使打虎山。在这个过程当中看到了边塞悲凉的景象,由此也想起悲凉的历史,留下了一首悲凉的边塞词作。

纳兰性德的词婉约派(27岁纳兰性德出使边塞)(3)

开篇就写出了纳兰性德在赶赴边塞路上的样子,“身向云山那畔行”,骑马向着北方的边疆一路前进,一下子就把我们拉入了那个悲凉的场景当中。随后,纳兰性德写出“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呼啸,甚至连奔马的嘶鸣都淹没在呼啸之中。

深秋远塞若为情”,此时正是秋风萧瑟的季节,北方边疆的荒凉,再加上如此悲凉的季节,让纳兰性德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纳兰性德的词婉约派(27岁纳兰性德出使边塞)(4)

上片是描写场景的词句,下片就是纳兰性德对当前所看到场景的感慨。“一抹晚烟荒戍垒”,夕阳西下,荒无人烟,一道“晚烟”飘在早已经废弃的边关古城之上,而且“半竿斜日”照射出荒凉古城的几分惨淡。

如此悲凉,如此苦涩,纳兰性德的内心“古今幽恨几时平”,这样荒凉惨淡的边塞景象,让纳兰性德想起了曾经发生在这块土地上金戈铁马的故事,顿时心潮难以平复。

纳兰性德的词婉约派(27岁纳兰性德出使边塞)(5)

在纳兰性德的词作当中,这一类主题的清词肯定不是主流,但是却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去探讨一个真实的纳兰性德。他对于离愁别恨的书写分外动人,对于边塞悲凉的描述,也同样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