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个演冯化成的演员必火,就像当年那个《不要跟陌生人说话》里的冯远征。

可以被大众恨到巴不得撕碎了他的地步也很不容易,或许他给众人的感觉就是那种“蔫坏”的人。自己郁郁不得志,完全归功于为了别人。面对周家人的宽厚,和周蓉的生死相随,又可以完全不管不顾地对婚姻变脸,所以总算个奇葩人物。

我总感觉作者写冯化成的婚变有些草率了。中国式的婚姻会牵扯很多的家庭关系,从家世论,那个王紫的家世并不优渥于周蓉,而且玥玥还面临高考,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冯化成突然的婚变有一些牵强。或许为了增加痛恨点,所以才是这样的效果。

人世间冯化成没出息(人世间里那个怜的冯化成)(1)

冯化成的临门一跪

周蓉从周家偷跑去了找寻自己的爱情,就是那个北京诗人冯化成。

气得半死的周志刚终究抵不过女儿的执拗,还是千里迢迢去了贵州,总要见一下,让自己也好放心女儿的未来。见了冯化成的周志刚要终于接纳了这个人,影片中的冯化成当时出现了一个行为,就是给周志刚跪下,说:如果我有朝一日能够翻身,一定报答二老,如果不能翻身,那就下辈子做牛做马。

而事实上冯化成并没有做到他自己所谓的报答,哪怕是坚持自己的婚姻都没有做到。

很多案例证明,有些人受到他人恩惠过多的时候,最终反而会反目相向。那是因为在受他人恩惠的时候,受惠者内心的自尊处于极度下降的状态,而处于这种状态的当事人会让自己格外不舒服,不舒服就会增加厌恶感。我们不会厌恶自己的无能,反而会把这种厌恶感指向给予你恩惠的人身上。

并且像这种未来的许诺,其本身是不计成本的,因为未来的事儿目前不可能马上实现,所以本身的成本价值就不高,用不高的成本兑换当时的感激,其实是很划算的一件事。所以就有“轻诺必寡信”这句话。

人世间冯化成没出息(人世间里那个怜的冯化成)(2)

养心智,养口体

周家秉义和周蓉都上了北大,过年时周志刚带着孩子们出门拜年,邻居都夸这两个孩子有出息,唯独对秉昆无人称赞。

回家后爆发了矛盾。这时候冯化成及时站出来说:自古孝顺父母分两种,一种是养心智,一种是养口体。

养心智是为父母脸上争光,而养口体却是照顾父母的衣食住行。无论哪一种都很重要,而且不分伯仲。

无论从冯化成下跪对周志刚的承诺,还是借用古人的话将矛盾化解掉,足以可见冯化成并不是书呆子式的人。他也是有自己八面玲珑的一面。只不过他的生不逢时不得不让他低于屋檐之下。

压久了的人,又自我感觉有着一身才华,必然想寻找时机展翅高飞。人的苦恼恰恰在于不满足现状,却又无力突破现状时。就像一个饥饿久了的人,看到一块馒头,却不属于自己,那种焦灼会导致人走向扭曲的路径。

人世间冯化成没出息(人世间里那个怜的冯化成)(3)

冯化成的自尊

回到北京的冯化成并不得志,与周蓉的矛盾逐渐显露。后来又回了东北,为了自己的诗获得一等奖,可以赚取更多提升的机会,到处送礼,从而让周蓉一再鄙视。而这种鄙视导致冯化成开始对周蓉实行了家暴。

蔡晓光赞叹冯化成写的诗好的时候,冯化成脸上流露出开心的笑意。冯化成是一个需要他人时刻追捧和赞叹的人,这种人无一例外有着较强的自尊。但是这种自尊是靠外人堆积起来的,一旦失去了外在力量,他就会瞬间暴怒。

冯化成接纳周蓉,是因为周蓉当年对自己的狂热,而冯化成出轨的对象王紫又是另外一个周蓉。崇拜,赞美,执着,这也是冯化成抛妻弃子的一个重要因素。

冯化成过强的自尊不能允许周蓉从崇拜自己变到不屑,所以两人的生活瞬间一地鸡毛。

自尊过高的人会变成自大,从另外一个角度,冯化成是可怜的,好像是他出轨,其实是他自己无法离开被人追捧的环境,而他的才华又难以撑起他的仕途。婚变是早晚的一条路途。

我不知道冯化成最后的结局,但是我想他的结局很难完美,这种集所有缺陷为一身的人是无力过好自己的人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