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调小包公全场包公之死(包公故事集老家人包兴)(1)

包兴是包拯的老家人。他是看着包拯长大的,后来又跟着包拯到处跑。 包拯只要遇有疑难事情,就要找他来“一文钱买条瓠子刮刮(谈)”,听了 他的主意,总是逢山有路,临水有舟。现在,合肥民间还流传两句话:“包文正铁面无私,老家人心明如灯。”下面讲两个故事。

一计两圣旨

包拯主持开封府,遇到最麻缠的事,就是皇亲国戚犯法多。铁证如山时,捉不得人、判不得刑,搞得包拯是“大牯牛掉落井里——有力无处使”。包拯心里烦,回到后屋还唉声叹气的,茶不思饭不想。老家人包兴看在眼里,难过在心里,劝说道:“要是不吃饭能把事情办好,我们都来不吃饭。这事要从长计议啊!”

“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包拯有点火:“刑不上皇亲国戚,衙门还不是护着这些人做坏事?有这衙门比没衙门还坏。唉,真是麻缠!”包兴接嘴说道:“是麻缠。麻缠就在‘京官不好当,只因皇家近’。”

“是啊,皇上不偏,事情就不会这样麻缠啦!”

包兴听了,像想起什么似的喜形于色,说:“大人,有了。常言说得好:‘阿斗有权,孔明有智。’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还得找皇帝老儿。”

四平调小包公全场包公之死(包公故事集老家人包兴)(2)

包拯听了,又忧愁地说:“皇上不偏护他亲的热的,事情就不会这样棘手了。”

包兴笑,说:“呆子,小巷子扛竹竿——转不来弯是不行的。要正面文章反面做哇!”

老包感兴趣了,站起来,说:“这话怎说?”

包兴给他如何长、如何短一说,包拯听了恍然大悟,顿时眉眼舒展开来,很香甜地吃饭了。

第二天早朝,包公出列奏日:“圣上,东京城内外,黎民百姓称赞皇亲国戚奉公守法,民安国威。”

说得皇上龙颜大喜,频频点头。接着,包拯又说:“民安则国强。这个时候,国家立法要严,才能长治久安。圣上应该赐给臣子一个铜头虎铡,专铡那些作奸犯科的皇亲国戚,方显得圣上的神明公正。”

“嗯?这事在理。难为你替朕出这个好点子。”

四平调小包公全场包公之死(包公故事集老家人包兴)(3)

皇上想的是:反正又没有皇亲国戚犯法,这东西有等于无;同时,又落个“圣明公正”的好名声,“车水捉鱼又灌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皇上一高兴,就发了圣旨,赐给开封府包拯虎头铡。看着包拯接了旨,皇上又想开啦:日后,万一有王族和皇亲犯了律条,真的铡了,那该怎么办呢?就说:“慢!”

真是“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皇帝心”。包拯看出皇上要变卦反悔,忙又奏道:“圣上,你不必担心,你是想到万一皇亲国戚出了事咋办?臣已替皇上谋划好了,你再写道‘ 赦活的不赦死的’圣旨给我,不就好办了吗?”

四平调小包公全场包公之死(包公故事集老家人包兴)(4)

皇上一想,对啊!“赦活的”,天大的事不就不了了之吗?就没有收回成命,又写了一道“赦活的不赦死的”的圣旨交给包拯。有了虎头铡,包拯腰粗胆壮,执法如山,毫不徇情。驸马陈世美犯律当斩,皇姑来了,包拯不理;国太来了,包拯不睬,毅然用虎头铡铡了陈世美。国太皇姑哭回皇宫,在皇上面前哭闹,皇上气不打一处出,就以秦香莲触犯国太御妹为借口,亲自出马要治秦香莲的罪。包拯挺身而出,指着开封大堂上放的“赦活的不赦死的”圣旨说:“圣上,你是金口玉言,有言在先,可不能反悔?秦香莲即使有罪,也应该宽赦?送秦香莲母子还乡。”当场释放了秦香莲母子。皇上看着圣旨说不出话来。

包拯在京城打开局面 ,全亏包兴的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