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笔下的文学人物多有原型:或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或是历史传说人物。《水浒》的人物模特就有许多:最出名的莫过于“大刀”关胜、“美髯公”朱仝COS“武圣”关羽,还有“小温侯”吕方COS三国“温侯”吕布、“赛仁贵”郭盛COS“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

水浒传林冲的真实经历(水浒传一家之言之林冲为什么唤作)(1)

关胜本是山西蒲东的一个小巡检,投降梁山后,稳稳坐着梁山上的第五把交椅。只是他的高位不单单是浴血奋战得来的,也有祖宗的缘故:照小说的说法,他是“关菩萨玄孙”——三国蜀汉大将关羽的后代。因为关羽在后世被捧得很高,封王称圣,高居神坛。单凭“圣人后裔”的身份,关胜便足以在山寨中傲视群雄了。得祖宗之基因遗传,关胜的相貌也是照传说中关羽的模样描画的:“面如重枣美须髯,……紫骝骏马猛如龙,……宝刀灿灿霜雪光,……重生义勇武安王!”这是《水浒》中夸赞关胜的一首诗,从相貌、坐骑到兵器,无不是乃祖关云长的翻版。

那么,关羽的后人在梁山上立足了,同为蜀汉猛将的张飞应该也有一个翻版?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不看原著的朋友猜不出是谁,他就是“豹子头”林冲。

由于《水浒》的电视剧里对林冲演员的选角关系,98版周野芒相貌秀气,跟“豹子头”的形象相去甚远;新版胡东脸太长,是马脸版林冲,所以看电视剧的观众,对林冲的原著里的形象还是不太熟悉。

林冲有连老婆都保护不了的历史污点,而且为人精细,性格跟印象中的莽张飞相去更是千里之远,怎么会是以“张飞”为原型?

林冲的绰号是“豹子头”,有人说:豹子头指豹群中领头的豹子,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禁军就是一群豹子。可是,这种解释显然有误,林冲只是个枪棒教头,并不是禁军统领,何来领头之说?

水浒传林冲的真实经历(水浒传一家之言之林冲为什么唤作)(2)

“豹子头”应该是形容头肩相连、貌似豹子的强悍凶猛之貌。而林冲的这一绰号,应当来自张飞。《三国演义》对张飞外貌的描写:“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再看《水浒传》中林冲的相貌:“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林冲和张飞不但“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相貌特征完全一致,连身高都一样,都是八尺。此外,两人的兵器也都是“丈八蛇矛”。《水浒》有一首诗赞颂林冲:“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

另外,梁山设“五虎将”显然是模仿蜀汉的五虎大将,梁山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和董平,很显然:关胜——关羽(嫡派子孙)、张飞——林冲(相貌相像)、赵云——董平(武力相当)、秦明——马超(身世相当,都被人杀了全家)、呼延灼——黄忠(都是老将)。

水浒传林冲的真实经历(水浒传一家之言之林冲为什么唤作)(3)

可是,从性格来说,林冲却是一个分裂的形象,从相貌、武艺上看,他跟三国中的莽张飞一般无二,但是性格跟那个暴躁的张飞大相径庭。

聂绀弩曾经解释过这个问题:《水浒》开头的前十三回内容,可能是后来补写的。道理很简单:一部农民起义题材的小说,开头不写起义首领晁盖、宋江,却先写高俅、王进、史进、鲁达、林冲……这不符合小说创作的习惯。实际是,小说第14回晁盖登场,才是水浒故事的原始开头。而前边的这十三回书(准确地说是十二回半)都是后来添入的。

这样一来,豹子头林冲“灵肉分家”的问题,就得到解释了。在早期故事里,林冲的形象是比照张飞设计的。后来有位不世出的天才文人为《水浒》增补了前面的十几回内容,大大增加了林冲的“戏份”。这位天才对林冲非常的喜爱,有很强的代入感,很可能把自己的经历和满腹的牢骚、感慨都倾注到这个外表看着‘粗犷’的林冲身上,而小说人物一旦被作者代入了自己的情感,注入了灵魂。

水浒传林冲的真实经历(水浒传一家之言之林冲为什么唤作)(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