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所知道的关于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都是通过《三国演义》所了解的,不管怎么说,它只是一部小说,有些地方与正史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几乎是个神一般的人物,未出茅庐就已算出天三分,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没有丝毫的畏惧,总能轻而易举地化险为夷,任何时候都非常的淡定。
诸葛亮不仅智谋过人,而且口才相当了得,在赤壁之战前夕,为了劝说促成孙刘联盟的建立,以一己之才就说服了东吴群臣,留下了“舌战群儒”之典故。他与曹魏大军对垒的时候,诸葛亮用犀利的口才,活活把司徒王朗骂死。另外,诸葛亮以其过人的才智,三次令东吴大都督周瑜气吐血,从而让后人认为,周瑜是个嫉贤妒能之人,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小说当中,赤壁之战的主角是诸葛亮,他不仅提出了火攻的计策,还通过奇门遁甲之术借来了东风,把曹操几十万大军烧的找不到北,还算出了曹操兵败后必走华容道。其实,正史上的赤壁之战,周瑜才是总指挥,虽然不能说诸葛亮只是打酱油的,但他的功劳与周瑜没得比,只是罗老先生为了美化诸葛亮,而将功劳都归在了他的身上。
周瑜是三国不可多得的统帅,而且对孙策忠心耿耿,从没有过异心。建安五年,二十六岁的孙策遇刺,临时前把军权交由周瑜,让他辅佐孙权治理江东。凭借周瑜的影响力,以及手中的兵权,如果想要架空孙权的话,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一心一意地辅佐新的主公孙权,每当孙权犹豫不决时,都是周瑜提出了正确的谏言。
赤壁之战结束以后,周瑜看出了刘备日后肯定是个巨大的威胁,就屡次劝说孙权将刘备软禁,其计策并没有被采纳。建安十五年,周瑜本打算亲率大军征伐益州之地,却突然得了重病,不久后就去世了,年仅三十五岁。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周瑜死前怒喊道:“既生瑜,何生亮?”但鲜为人知的是,后面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即“君未归,孤何安。”
这句话表达了周瑜对诸葛亮才华的钦佩,希望他能够为东吴效力,只要诸葛亮真心地效忠孙权,周瑜会毫不犹豫地把大都督的地位让给他。由此可看出,周瑜并非心胸狭隘,更不可能会被诸葛亮气死。客观来说,诸葛亮的能力很强,但周瑜也不差,正史上这样评价他:“"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另外,他与诸葛亮一样,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