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芈姓是哪个国家的(芈月传里的义渠戎国在哪里)(1)

一部《芈月传》将义渠戎国这个陌生的名字带到了我们的视线中,影视剧中的义渠王英勇神武,粗犷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对爱情矢志不渝,对家国民族大情大仁的赤子之心。而我们不禁要问,剧中辽阔壮丽的塞上草原,锦衣花环的歃血为盟,尔虞我诈的部族争斗,风云诡谲的朝堂风云,是不是真正地存在历史中呢?历史上的义渠王是何许人也,历史上的义渠戎国又身在何处?

据考证,义渠戎国就位于庆阳宁县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东接子午岭,南临泾河与陕西省相邻,县城沟壑交错,马莲河自北向南穿城而过,孕育了一方淳朴的西北人民。

一、义渠国在哪?

义渠戎,是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的一支,周文王末年建立国家。义渠建国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周围彭卢、郁郅等其它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并先后修建城池25座,派兵驻守。秦昭王时国灭。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早在商王朝,武乙三十年“伐义渠,而获其君以归。”随后,义渠内迁,逐渐占据了陇东地区。西周王朝建立后,义渠臣服于周。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自然条件好,宜耕宜牧,义渠人口便大量增加,变得强大起来。西周末年,义渠趁周室内乱,脱离了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郡国,随即出兵吞并了彭卢、郁郅等其他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到了春秋时,义渠已成大国。《后汉书·西羌传》说:“……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义渠戎国领域包括今甘肃陇东、陕西北部、宁夏以及内蒙河套以南地区。义渠是秦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前后与强秦抗衡长达一百七十多年。

芈月传芈姓是哪个国家的(芈月传里的义渠戎国在哪里)(2)

芈月传芈姓是哪个国家的(芈月传里的义渠戎国在哪里)(3)

义渠国距今三千多年了,很多建筑痕迹,已经被历史的尘沙掩埋。然而,站在宁县发现的古城遗址上,仍然能大体辨出义渠建立都城建制的轮廓,义渠古国交通极为方便,可乘船只在关中与塞北之间畅通无阻。管子曾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广川之上,因天材就地利也。”义渠古国遗址背靠高山三面临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与古代建城的要求非常吻合。

关于义渠戎国的国都,历代史志都说是在宁州西北。但在宁州西北何处?则说法不同。《庆阳府志》说:“在宁州西北五十里。”而《甘肃新通志》、新编《宁县志》等则说“在宁州西一里庙嘴坪”。近几年,说法更多。一说在今宁县焦村乡西沟村;一说在今庆城县;一说在宁县瓦斜乡;一说在西峰附近;又有人据1958年合水县固城乡出土一“古义渠”三字的界石,说在固城乡的古城。

庙咀坪遗址,庙咀坪位于马莲河、城北河、九龙河三水相汇之处,交通方便,古时为关中通往塞北的咽喉要道,周围有董志塬、南义塬、春荣塬、早胜塬,土地平坦肥沃。庙咀坪古城址南北长约330步,北部宽130步,南部宽50步,总面积约120余亩。《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宁州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当夏之衰,公刘邑焉,周时为义渠戎国。”《大清一统志》宁州条也指出“义渠古城在州西北”。《庆阳府志》明确记载:“义渠古城在州西北六十里”。唐与清代的宁州即今天的宁县县城,因此有不少学者认为义渠国都的具体位置应在今宁县西北二华里的庙咀坪。

焦村西沟遗址,该遗址位于董志塬南部,北距西峰区30公里,东南距宁县城25公里,南距泾河川35公里,属宁县焦村乡西沟和森王两个村所辖。遗址东西宽1000米,南北长1500米,面积为150万平方米,遍地为秦砖汉瓦,当地群众称此为“瓦渣渠”。

据考证,庆阳地区是义渠戎国活动的中心地带,义渠戎国的国都也许就是这些遗址中的一个,至于义渠戎国的国都究竟是哪一座,这只能期待更进一步的文物考古证据了。我觉得这些遗址应该都是义渠戎国修筑的城池,没有什么国都之说。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义渠戎国的社会形态正处于向早期国家转化的时期。

二、历史中的义渠

义渠国所在的宁县,早在夏商时期就隶属雍州,乃是周族发祥之地。“厥初生民,时维姜嫄。”《诗经•大雅•生民》以四言诗歌形式记述了周人始祖后稷从诞生到发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史料记载,周人在宁县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历代生生不息,直到诞生了强大的对手——义渠戎。

芈月传芈姓是哪个国家的(芈月传里的义渠戎国在哪里)(4)

芈月传芈姓是哪个国家的(芈月传里的义渠戎国在哪里)(5)

义渠国是从义渠戎发展而来的,属西戎一支。《后汉书·西羌列传》记载:“泾北有义渠之戎。”“泾北”,即泾河以北,指今六盘山、陇山两侧及宁夏固原一带,活动范围比较广。义渠戎在诸多戎部族中是最为强大的部族之一,因为是游牧部族,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时期,义渠戎都有它固定的活动区域。义渠戎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风俗,据《墨子·节葬》记载:“秦之西有义渠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谓登遐。”义渠国大概是有史记载最早实施火葬的国家。义渠戎早在商代时就已经成为周族部落的劲敌,正式立国大约是在西周末到东周初,主要政治中心在今甘肃宁县西北一带。

义渠人与周人虽然有冲突,但义渠人学习借鉴了周人创立的农耕文化。从庆阳地区出土的大量新石器遗址房屋、窑穴及糜子、油料等粮食作物,足以说明义渠国很早就从事农耕活动。义渠人以游牧民族起源,最终却以农耕方式定居,这是中国历史演变的真实写照。

三、义渠与秦的斗争

义渠国在宁县地区长期繁衍生息,直到东周时期,随着王室衰弱,地方诸侯日益崛起,其中最强大的一支当属甘陇之地的秦国。秦国通过变法改革,军事实力迅速壮大起来,接连与各国开展大小战争,不断向东趋近,大有问鼎中原之势。义渠国与强秦对抗了四百年之久。这期间双方多次交手,互有胜负,直到公元前272年,秦国才灭义渠。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王)十一年,县义渠……义渠君为臣。”说的是在公元前327年时,秦国攻下义渠,设义渠为县,义渠君称臣。但义渠君不会善罢甘休,一直在寻找机会复国。十年后,机会果然来了。据《史记·秦本纪》记载:“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公元前318年发生了一件震惊列国的大事件,那就是战国史上首次六国合纵攻秦。义渠君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再次兴风作浪,反叛秦国,趁秦军函谷关向东无暇顾及后院收复了大量领土。但好景不长,由于山东六国各自向着自己的利益,致合纵不欢而散,攻秦失利。接着义渠就遭到了秦国的狠狠反击,秦国在修鱼一战大获全胜后,转道向西,开始攻打义渠。“伐取义渠二十五城。”义渠国大伤元气,但仍没有亡国。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秦国在秦昭襄王当政后,对义渠国从原来的直面军事干预过渡到了使用怀柔手段。当时助儿子执政的宣太后对义渠王打起了感情牌,但是这一切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时机成熟后,宣太后就在她所住的甘泉宫毒杀了义渠王,紧接着一举灭掉了义渠国。从此,秦国后院的这把烧了数百年的大火彻底覆灭,为秦国东出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的情事,不管是政治联姻还是两情相许,都从侧面反映了民族融合。而在义渠国灭亡以后,义渠子民逐渐被汉化,义渠土地成为秦国领域。

四、义渠古国的开发

虽然有着独特的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但宁县仍然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当地县政府一直在努力摘掉贫困这个帽子,扶贫最关键的就是创新思维,挖掘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将其转换为良好的经济效益,义渠国文化产业园就是一次积极的尝试。

宁县县政府借着古装大剧《芈月传》的热度把义渠国文化园的建设,作为全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名片,全力打造宁县义渠国文化园,把义渠国文化遗址打造成全国独一无二的义渠文化圣地。义渠国文化产业园还处于项目招商阶段,印象义渠莲花池景区已经被国家旅游局列入2016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莲池村相传是义渠国的后花园。景区通过景观及情景再现方式展示了义渠人弯弓射箭、策马奔腾、尽显游牧民族的粗犷豪放,是集特色苗林培育、绿色餐饮的服务、生态休闲观光和农特产品开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乡村旅游景区。 

芈月传芈姓是哪个国家的(芈月传里的义渠戎国在哪里)(6)

芈月传芈姓是哪个国家的(芈月传里的义渠戎国在哪里)(7)

芈月传芈姓是哪个国家的(芈月传里的义渠戎国在哪里)(8)

芈月传芈姓是哪个国家的(芈月传里的义渠戎国在哪里)(9)

义渠以少数民族立国,历史悠久。在其长达八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度成为诸戎中最强大的,并且是华夏诸国所攘灭的最后一支戎族。可以说,义渠民族的活动,在西戎乃至整个少数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正因为它是一个少数民族,缺少本民族内部专门的历史记载;其周边华夏诸国既视之为戎翟,也就不会多加记录它的史事;而秦灭义渠的手段不甚光彩,在记录本国和义渠的关系时,也是非常的简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在祖国土地上劳动、生息和斗争,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推进了民族融和的步伐。而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