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伴鸟鸣(月下琴声远幽篁清气生)(1)

《寒林萧寺图》

曲径通幽伴鸟鸣(月下琴声远幽篁清气生)(2)

《独坐幽篁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首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短短四句,描绘出一幅竹林之中高士月下弹琴的闲适画面。竹里馆,是王维隐居蓝田时的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此地山清水秀,竹林萧萧,幽篁丛生,环境清幽宜居,明刊本《唐诗画谱》中,曾有过《仿李成笔意》的描绘。时隔数百年之后,这首诗的意境又被现代著名画家吴熙曾绘之于扇面之上,清幽绝俗,境界自出,给了古诗最美的注解。炎炎盛夏之时欣赏此扇面画,仿佛置身于既幽且深的竹林之间,琴声悦耳,月光照地,清风徐徐,流水潺潺,浑身暑气顿消,不知不觉间气定神闲,空明澄净,心情大好,对古人宁静淡泊的山野幽居生活平添出几分向往。

吴熙曾《独坐幽篁里》扇面,画面依扇面自然形态展开,构图清新悦目,设色古淡雅致,布局左实右虚,疏密有致。右边空旷留白之处,显示出月光之下一泓清波的悠深浩淼,而中上部至左边茂密的竹林写实,又展现了竹里馆以竹为主要景观营造出来的一种别样的幽篁情趣。画面中下方,一弯山溪绕着一块平坦的浅坡迂回而流,淙淙有声。浅坡之上,数竿修竹之下,一人席地而坐,发髻高挽,白袍长袖,正双手抚琴,面色慈祥,举止安详,心无旁骛,眉宇之间,透出一股丰神俊逸、高雅绝俗的高士神气,亦由此刻画出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画面主题。画面上的竹子均修长细劲,或欹立斜长,或挺拔直立,千姿百态,风中枝叶婆娑,俯抑婀娜,摇曳多姿,充满动感,让人不禁生出几分“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的感受。作者用墨细腻,浓淡兼施,干湿并用,使一应幽篁景物显得主次分明。他以浓墨画近处实竹,淡墨绘远处竹林,阴阳向背,明暗之间,层次错落,竹之茂密、稀疏、簇拥、清趣一一尽收眼底,杂而不乱,稀而不疏。画中人物工写结合,面部表情、手部动作、服饰衣褶均刻画细致,虽然仅有一人,但刻意设置在最显眼的地方,使周边的山石、幽篁、溪流都成为衬景,体现了作者以人为本、以景衬人、情景交融的创作主旨,亦对王维《竹里馆》的诗意进行了最得体的诠释。画面右侧款识:“采唐人诗意,己卯四月镜汀吴熙曾”,钤朱文“镜汀”印。根据款识时间可知,此扇面画创作于1939年的暮春时节。

吴熙曾(1904年至1972年),字镜汀,号镜湖。祖籍浙江绍兴。吴熙曾师从号称“南画正宗”的近现代画家金城(1878年至1926年,字巩伯,号北楼,作品大都仿古、师古),受其影响,吴熙曾大量研摩前人笔意,不遗余力,对董、巨、李、郭、吴门画派及清初“四王”等均有涉猎,反复临摹历代名作,融各家之长,绘妙笔丹青,不断研习,颇得众家山水画艺术精髓。在他留下的传世作品中,山水画占据绝大多数,前人笔意比比皆是,又具自家面目,诗、书、画交相相映,风格飘逸俊秀,显示出扎实深厚的艺术功力。

作者综合运用了古人画法,兼工带写,将传统与造化熔为一炉,画风清劲有力,飘逸俊秀。他以平远之法构图,溪水平缓成河,山石丰满圆润,平中见奇,隐隐有元代著名画家倪瓒清润舒朗、简约疏淡的笔意。用笔谨严,以侧锋干笔作折带皴画坡地山石,勾皴结合,以枯笔干墨点苔,以露白法展示画右未尽之山势,笔简而画意悠远,格调清新疏旷,又有王蒙遗意。笔墨变化丰富,设色清雅流动,结合了月华如水的特点,使场景气氛活泼雅致,绚丽悦目,别出心裁,意境自生。尤其是墨竹的描绘笔墨遒劲,法度谨严,偃直浓疏,挺秀潇洒,隐隐参酌了柯久思、王纮的画竹之法,显示了深厚的功力。画面意境开阔,诗意与画意相融一体,显得自然和谐。作者没有一味恣意渲染竹林的气势,而是截取数处幽篁,与山水、人物组合成月下琴声远、幽篁清气生的充满野趣的写意场景,使画面显得立体、真实,气韵生动,这与吴氏平日里喜欢亲临实景、注重写生的艺术追求是分不开的。(李笙清)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