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车,休闲骑,从洛阳市区出发大概30公里到偃师首阳山,这座海拔300多米高的小山峰是北邙山在偃师境内的最高峰,清晨的第一阳光照耀山峰,故名首阳山,不过当天去,天气不佳,雾霾较重,山间道路还有很多积雪,一路推车到达山顶,这里就是传说中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二位隐士的墓地,现在修建为首阳山森林公园。首阳山这个山名在全国有不下十座,也都跟伯夷,叔齐有关,不论那座首阳山是伯夷,叔齐隐身之地,但二位的不食周粟的气节是中华儒家的德源。骑出首阳山森林公园西大门,过邙岭乡,沿县道光上线西行3公里过西蔡庄村,转南蔡庄村方向,这里的北邙山的西山头叫鏊子山,东山头叫枕头山,都属首阳山,这里就是西晋皇陵所在地,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和追封的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都葬在这里,不过晋陵‘不封不树’对西晋皇陵的具体方位很是神秘,不过经社科院考古证实,鏊子山中的陵墓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峻阳陵,枕头山的陵墓为晋文帝司马昭的崇阳陵。我一路沿鏊子山下坡骑行,回头远望鏊子山,三面环抱,骑过首阳山镇,沿中洲东路沿长线回到洛阳市区。

访伯夷叔齐墓 雪后骑游偃师首阳山(1)

骑过洛河。

访伯夷叔齐墓 雪后骑游偃师首阳山(2)

到达偃师首阳山。

访伯夷叔齐墓 雪后骑游偃师首阳山(3)

访伯夷叔齐墓 雪后骑游偃师首阳山(4)

伯夷、叔齐墓。

伯夷叔齐是抱节守志的典范。孔子在《论语》中曾先后多次赞扬伯夷、叔齐,伯夷叔齐的思想行为,也就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德源。 伯夷、叔齐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光国爱读《史记》,尤其敬慕伯夷的气节。明朝末年,德川家先祖建“得仁堂”,将伯夷、叔齐的木雕像安置在堂内,并据孔子评论伯夷、叔齐所说的“求仁得仁”而将其命名为“得仁堂”。

访伯夷叔齐墓 雪后骑游偃师首阳山(5)

访伯夷叔齐墓 雪后骑游偃师首阳山(6)

登高望远舜帝庙

访伯夷叔齐墓 雪后骑游偃师首阳山(7)

访伯夷叔齐墓 雪后骑游偃师首阳山(8)

访伯夷叔齐墓 雪后骑游偃师首阳山(9)

光上线西行。

访伯夷叔齐墓 雪后骑游偃师首阳山(10)

远望薄姬庙

访伯夷叔齐墓 雪后骑游偃师首阳山(11)

远望鏊子山,这里就是西晋皇陵所在地。

访伯夷叔齐墓 雪后骑游偃师首阳山(12)

访伯夷叔齐墓 雪后骑游偃师首阳山(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