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

_夏玉芹

1 狐场疫病防控原则

由于狐抗病能力较强,良好的饲养管理水平可以确保狐的健康状况。对于狐疾病的预防控制,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对兽群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抗病力,否则一旦发病,将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患病狐治疗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隔离,注意消毒的方针,治疗时将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结合起来。

2 狐场主要疫病的预防措施

2.1 传染病的预防

当狐群中出现死亡病例,立即对病狐和可疑狐进行隔离,专区饲养,并对场地进行消毒。技术人员应尽快对发病原因进行详细排查,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难以进行确诊,尽快按要求采集病料,送到相关部门进行诊断。一旦确定为传染病,应全群进行预防性治疗,病兽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紧急接种疫苗。紧急接种是指在疫病发生时(后),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对疫区(场、户)、受威胁区(场、户)的未发病狐进行的一种免疫接种。从理论上讲,紧急接种应先接种免疫血清(被动免疫),7~14 d后再接种疫苗(主动免疫)。但在实践中,常因免疫血清供应受到限制且价格较高,所以一般都选择毒力弱或无毒力株、免疫期短(不超过 7 d)的疫苗直接接种免疫,对控制疫情扩大、减少经济损失的效果比较明显。

狐常见的传染病包括犬瘟热病、病毒性肠炎、狐传染性脑炎、狂犬病、狐阴道加德纳菌病、狐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狐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菌病等。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见表 1。

表 1 狐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狐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狐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1)

续表 1

狐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狐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2)

2.2 寄生虫病的预防

寄生虫病的预防关键是保持良好的饲料和饮水卫生,保持养殖场内好的卫生环境,及时清理粪便和垃圾,防止虫卵扩散。平时选用敏感药物定期驱虫。常见的寄生虫病及防治措施,见表 2。

表 2 狐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措施

狐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狐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3)

2.3 营养代谢疾病的预防

根据蓝狐、银黑狐的生长周期和生产期的营养需要,保证饲料全价,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预防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导致的代谢性疾病。

2.4 中毒性疾病的预防

中毒性疾病具有群发性的特点,这与饲料质量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密切相关。狐发生中毒后,轻者引起厌食、恶心、拒食;妊娠兽胚胎吸收、死胎、流产;仔兽发育受阻等;严重者甚至发生大批死亡。保证动物性饲料的新鲜度,禁止饲喂腐败变质、霉变的饲料可明显减少中毒性疾病的发生。

3 加强生产管理

3.1 杜绝病原引入,切断传播途径

从产地引种时一定要注意产地疫病的调查,产地一旦发生犬瘟热、病毒性肠炎等传染病,必须严禁从疫区引种;新进场的狐应隔离饲养14 d,同时观察体温、精神状态、饮食状况、排便等,正常以后方可混群饲养。

严禁其他动物(如流浪猫狗)进入饲养区,看护犬必须进行犬瘟热、病毒性肠炎等传染病疫苗的接种,防止交叉传染。非生产人员严禁入内,不准随意参观。在狐场生产区门口设有消毒槽,进行鞋底消毒。每年在配种前、产仔前和取皮后,进行 3 次全场预防性消毒。

养殖场各个出入口,设置消毒池。各饲养区养殖工具最好不串用,尤其发生疫情时,禁止串用和人员流动。

死亡狐的处理:运至远离养殖场区的固定位置进行剖检;剖检后的尸体深埋或焚烧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剖检场地和用具严格消毒,以免造成疾病传播。

3.2 加强卫生管理

3.2.1 加强环境卫生 狐养殖区内保持清洁卫生,对食盆、水盆、饲槽等定期进行洗刷或消毒。

粪便和污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的幼虫和虫卵,常常污染饲料、饮水,易造成疾病发生。需要定期清理笼舍内垫草、污物及笼下粪便,尤其在夏天,需要天天清除,运出场外,避免蚊蝇繁殖。

狐易感染寄生虫,不仅影响发育,且易造成个体死亡,如幼狐 6~7 月份蛔虫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肠道吸收功能,甚至堵塞肠管而造成死亡。因此每年需要根据不同寄生虫特点开展定期驱虫。

鼠类不仅损坏物品、污染饲料、啃咬新生仔兽,而且传播土拉菌病、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传染病,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和自然宿主。因此,灭鼠是疫病防制措施中的重要内容。灭鼠方法有器械灭鼠法和药物灭鼠法,常用的方法是器械灭鼠法。由于狐属于食肉类毛皮动物,有时可捕食采食了毒饵的鼠类,容易发生中毒的情况,因此狐养殖场应慎重应用药物灭鼠法。

3.2.2 加强饮水卫生 饮水是一些疾病如肠道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因此控制好饮水的卫生是预防狐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多数狐养殖场采用地下水作为水源,一般均能达到要求。一些小型养殖场,场地在城镇居民区附近,水源常遭到污染,容易造成一些疾病的发生。

3.2.3 加强饲料卫生 饲料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动物健康,狐对饲料较敏感,采食腐败变质、发霉或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会引起疾病发生。此外,饲料储藏、加工或运输环节出现问题,也会导致动物发病,因此养殖场应严格把好饲料关。

禁止从疫区采购饲料,许多传染病如犬瘟热、沙门菌病等,如果从疫区采购被污染的动物性饲料或产品,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注重饲料的储藏和运输,严格控制饲料质量。不新鲜、变质的饲料禁止用于饲喂狐。饲料应在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储存,饲料储藏时间过长,也易发生变质。

饲料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十分重要。动物性饲料是很好的细菌培养基,容易成为细菌的滋生地,因此饲料室地面和墙壁最好是水泥面,方便清洗和消毒。动物性饲料一定要保持新鲜,非屠宰场来源的零散动物性饲料最好熟制后使用。

3.3 加强人员管理

3.3.1 狐场人员管理 为降低疫病传播风险,狐场工作人员要求一律穿戴工作服 / 帽、佩戴口罩、手套、穿水靴。严格限制工人串岗,工具专人专用,不得混用。饲养人员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尽早上报。

3.3.2 外来人员管理 限制外来人员进入饲养区。对外来参观人员,要做好消毒工作,进入生产区要穿戴好防护服,佩戴医用口罩和手套,并做好参观记录;对于饲料及其他物质配送人员,要做好登记,做好消毒工作,在场区工作人员带领下进入场区。其他人员进入场区,必须做好消毒工作,严格限制进场人员数量。

4 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是把消除病原体的根本措施,在病原微生物侵入狐体之前将其消灭,以切断传播途径。

4.1 常用的消毒方法

4.1.1 物理消毒 分为喷洒、熏蒸、火焰和煮沸消毒四种常用消毒方法 。对垫草、粪便可采用焚烧或生物发酵方式进行消毒。笼、小室等可用火焰喷灯消毒。注射器皿、小型用具、工作服等通过煮沸消毒。

4.1.2 化学消毒 根据不同病原体、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消毒药剂,同时要掌握好剂量、浓度、作用时间等。消毒药剂通常采用喷洒、撒布、浸泡、熏蒸等方法。目前常用化学消毒药剂有石灰乳、漂白粉、氢氧化钾、来苏水、新洁尔灭、84消毒液、甲醛、百毒杀等。

4.2 常用消毒药剂

狐饲养场可用的消毒药剂比较多,表 3 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消毒药剂,供养殖户朋友参考使用。

表 3 狐饲养场常用消毒药剂

狐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狐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