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物,他不仅是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皇帝,同时也是争议最多的一个皇帝,关于他的讨论千百年来从未停止过,有人说他是个英明的君主,也有人说他是个凶残的暴君,这些说法都跟他坎坷多变的一生有关。

焚书坑儒秦始皇采用了谁的建议(焚书坑儒的秦始皇)(1)

秦始皇的功与过

秦始皇出生于邯郸,他的父亲异人是当时秦国太子的儿子,因为不受宠所以放到赵国来做人质,在长平之战后赵国有不少人都主张杀掉异人,这时候异人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吕不韦,当时只是商人的吕不韦看中了异人的身份,想要用他的身份来做一次一本万利的投资。

为了拉拢异人,吕不韦将自己的爱妾赵姬送给了他,后来赵姬生了嬴政,嬴政从小在乱世中长大,父亲异人逃回秦国后,将他和母亲留在了邯郸,从小经历了很多事情的嬴政心智十分成熟,被异人迎回国后成了秦国的太子。

焚书坑儒秦始皇采用了谁的建议(焚书坑儒的秦始皇)(2)

异人继位不到三年就因病去世,年少的嬴政登基做了秦王,当时吕不韦和赵太后把持朝政,嬴政只能隐忍不发,等他渐渐长大后开始剪除了吕不韦的羽翼,并且幽闭了赵太后,真正的掌握了秦国大权,他起用了蒙恬和王翦等大将为秦国攻城略地,最终消灭了山东六国一统了天下,为了加强统治,他一统度量衡和货币,将天下划分为郡县方便管理

等到天下太平后,并且把原先六国的金银珠宝奇珍玉器都汇集到了秦国,做成了很多亘古未有的大事,开始膨胀的他又横征暴敛修筑阿房宫,并且开始打击蓬勃发展的百家争鸣,最著名的就是“焚书坑儒”,闭塞民智。

焚书坑儒秦始皇采用了谁的建议(焚书坑儒的秦始皇)(3)

古今对秦始皇的评价

《史记》中是这样描写秦始皇的: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

意思是指秦始皇不仅贪心而且十分卑鄙,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相信为自己打下江山的功臣,也不亲近士族和百姓,废除亘古传下的王道只想着宠信自己的亲近之人,焚烧古书并且设立严酷的刑罚,可以说都是对秦始皇的抨击。

所以很多古人在提到秦始皇的时候,都将他跟杨广等人一起列为暴君。

焚书坑儒秦始皇采用了谁的建议(焚书坑儒的秦始皇)(4)

可是毛主席对秦始皇的评价却极高,1964年6月24日,毛主席在接见外宾时说:“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是第一位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超过他的。”

虽然毛主席写过“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但是对于秦始皇一统中国这件事还是持高度赞扬的态度,为了证明这一点毛主席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

“齐桓公九合诸侯,订立五项条约,其中有水利一条,行不通。秦始皇统一中国,才行得通。秦始皇是个好皇帝。”

毛主席虽然很推崇秦始皇,但对他的评价也并不是全盘肯定的,对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毛主席就进行了批判,虽然秦始皇焚的是借古讽今的书,坑的是要秦始皇分封天下的儒,但是手段还是太过残暴了。

焚书坑儒秦始皇采用了谁的建议(焚书坑儒的秦始皇)(5)

小结

秦始皇的一生就像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程,可以用来借鉴和学习,在邯郸时是审时度势的隐忍,在年少登基时是虎豹屈身的蓄力,一扫天下时是用人不疑的真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应该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秦始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