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青少年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办(宁波90后妈妈自残式)(1)

众所周知,作业是破坏父母和孩子和谐的“罪魁祸首”。

不辅导作业,岁月静好。

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

宁波一位90后妈妈章晨昕就经常遭此“劫难”。

她说和女儿在一起一天,她会“尽量”把发火控制在3次以内。

到底是女儿委屈,还是她更委屈,一目了然。

有一次,4岁的女儿黄小桃有个作业需要背诵,但一直背不下来。

她就有些抓狂。

心软的父母,很可能就放弃了。孩子才4岁,没必要逼得太紧。

但章晨昕偏不,她和4岁的女儿硬是耗到了晚上12点。

她说自己是“强迫症患者”“完美主义者”,必须逼女儿一遍遍地背下去......

宁波青少年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办(宁波90后妈妈自残式)(2)

看到这,我挺纳闷,想问问这位妈妈:

你要追求完美,折腾孩子干吗?是因为孩子的完美,才能显现出你的完美吗?

章晨昕眼见孩子做不到,她又使出了“杀手锏”——抽自己嘴巴。

你没看错,就是“自虐”。

她似乎有些上瘾,每到女儿出错的地方,她就扇自己一巴掌。

她自己痛不痛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瞬间变得特别惊恐。

宁波青少年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办(宁波90后妈妈自残式)(3)

一般,父母打孩子也就是皮肉之苦,但章晨昕另辟蹊径,成功让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

她的做法,一度冲上了热搜。

宁波青少年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办(宁波90后妈妈自残式)(4)

更可怕的是,章晨昕是笑着说完整件事的。

仿佛看到孩子满是愧疚,自己的“教育”就成功了。

无独有偶,无师自通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并不少见。

网上曾流传过一段“爸爸下跪逼孩子用木棍打自己”的视频。

视频中的男孩拿手机去学校,老师发现后通知了家长。

爸爸勃然大怒,指着儿子说:

“你犯错是爸爸的责任,爸爸没教好你,爸爸替你受罚。”

说着,他露出后背,呵斥儿子:

“打,叫你打你就打!快点!

“子不教父之过,是爸爸没教好你。动手!快点!”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男孩很快泣不成声。

见儿子站着不动,爸爸夺过他手中的棍子,狠狠抽在自己背上。

宁波青少年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办(宁波90后妈妈自残式)(5)

他吼道:

“我的错,我的错,我的错!满意了没有?”

看完这吓人的一幕,我久久不能平静。

这哪是教育,分明是恐吓,是折磨。

更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碾压。

他们的“自虐”,会在孩子的内心种下无能、内疚的种子。

长大后,孩子不仅不会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

相反,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宁波青少年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办(宁波90后妈妈自残式)(6)

知乎上有个问题,“道德绑架的中国式父母有多可怕?”

宁波青少年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办(宁波90后妈妈自残式)(7)

下面有个回答说得好:

“恶言相向的道德绑架还不是最可怕的,最高级的手段是以退为进,让你有沉重的愧疚感和负罪感。”

有些父母,可以说是制造愧疚感的高手,他们似乎无时无刻不在为孩子付出。

但孩子并不“领情”。

孩子觉得愧对父母的情绪太沉重了,无时无刻不想着逃离。

武志红说:“越匮乏,越忍不住付出。”

从表面看,我们在满足孩子,其实是在满足自己。

武志红在出生时,母亲就患上了很严重的抑郁症。

身体虚弱,内心也缺乏安全感。

一方面,她拼命想做一个称职的母亲。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自己不够称职。

结果,母亲付出了几倍的努力养育孩子,但在武志红看来,那就是一种自虐式的牺牲。

不在乎孩子需不需要,想不想要,只是一味硬塞。

于是,武志红直言自己一直都满怀愧疚。

后来,他成了一名心理咨询师,才发现自己和母亲一直在玩一个“游戏”。

小时候,母亲给他任何东西,他都全盘接受,就为了证明母亲是一个“可以给予的、丰盛的母亲”。

长大后,他给母亲的任何东西,都会被明确地拒绝。

于是,他对母亲的愧疚感永远无法消除。

这种愧疚感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麻烦。

在亲密关系和工作关系中,他都是一个牺牲过度的人,活得很累。

作者李雪说过一段话,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父母付出巨大,却给孩子制造了困扰:

在任何关系中,一旦有一方总觉得自己在为对方付出,那这个人就已经丧失了主体性,爱也就不存在了,只剩下道德资本累积起来的愤怒和痛苦。

宁波青少年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办(宁波90后妈妈自残式)(8)

她将这种付出归类为“不情不愿地自我牺牲”。

在《有限责任家庭》一书中,她还写过一件对她影响深远的“小事”。

上初中的某天,母亲带她逛街。

她说想吃巧克力和牛肉干。

母亲买完回到家,就开启了指责模式:“你知不知道这些零食有多贵?我们家没钱,你还要吃这么贵的零食。”

李雪委屈得哭了出来:“家里没钱,你可以不给我买,请你不要买了之后又来指责我。”

后来,母亲再带她逛超市时,就强塞很多零食给她。

等到她开始吃时,才开始指责:“你一天花掉的钱比我一星期的生活费都多。”

母亲带着怨气的付出,让她觉得家里条件不好,都是她一手造成的。

往后,她一直带着愧疚的情绪生活。既害怕被人嫌弃,又不敢麻烦别人,活成了一座孤岛。

宁波青少年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办(宁波90后妈妈自残式)(9)

微博上有个话题,叫“该不该跟孩子讲赚钱很难”。

宁波青少年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办(宁波90后妈妈自残式)(10)

教育工作者@弦歌缓缓的回答堪称绝妙。

有一次,一个家长专程来学校找他帮忙“教育”下儿子。

对方说,儿子的房间总是乱糟糟,她每次都忍不住去整理,很是辛苦。

但儿子一点都不体谅她,唠叨几句还不爱听,态度特别冲。

@弦歌缓缓先单独和她儿子谈话。

“你需要妈妈每天给你收拾屋子吗?”

儿子摇头。

“不需要。她一收拾完,我的东西就找不着了,我说过不要她收拾,她偏收拾。”

对话结束,@弦歌缓缓对家长说:“问题解决了。从今天起,他的屋子,别收拾了。”

家长一脸惊讶,脑袋里满是问号:就这么简单?

@弦歌缓缓趁热打铁,说出更“惊世骇俗”的建议:

拒绝做所有自己不愿意做,一做就会感到委屈的家务。一边付出,一边抱怨、数落孩子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除了制造更多的愧疚感,没有任何用处。

任何事,您要心甘情愿后再去做,做就不抱怨、不委屈,因为这件事是我愿意的。如果又委屈又必须抱怨的事,那就别做。

“不高兴咱就罢工。宁当拙妇,别当怨妇。”

无论是自我虐待,还是强调付出,归根结底都是怨气太深。

埋怨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埋怨养孩子太“费钱”;埋怨孩子不够懂事。

就像那位宁波的90后妈妈,用自己的标准要求4岁的女儿,注定会失望。

不要总觉得孩子欠了自己1个亿似的,千方百计让孩子学习怎么“感恩”自己。

但事实是,孩子并不欠父母的。

宁波青少年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办(宁波90后妈妈自残式)(11)

孩子所得到的爱,应该是父母自愿的选择,与“牺牲”无关。

父母能做的,只是把自己拥有的一切,与孩子快乐分享就好。

点个“赞”,别让孩子一生都处在“如何拒绝父母引发的内疚感”的困扰里。

宁波青少年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办(宁波90后妈妈自残式)(12)

作者:才华水木君,来源:水木君说,剖析社会,分享教育观,与500万读者一起成长。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每晚21:21,与你不见不散。让我们的呼声,成为推动世界改变的音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