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达人炼成记##职场直言##2022年或是毕业生就业最为艰难的一年#

"你是去大厂拧螺丝,还是去中小厂当leader?"这句话对现在还没到中年危机的互联网人来说是一个真实的选择。

但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讲,更真实的是“你是选择去大厂拧螺丝?还是去小厂看图纸?然后继续板砖盖平房”

把保时捷的发动机拆下来(拧保时捷的螺丝VS搬平房上的砖)(1)

心怀梦想的毕业生对美好未来的设想,从来都不是生活!

“你们刚毕业不应该在意薪资多少,而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工作上,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踏踏实实地学东西......”

“我有一个5年目标,在这段时间里我要成长为一个在特定场景里不可替代的人......”

“你对目前这个职业的规划太过理想化了,还是工作经验太少的原因吧......”

“你太优秀了,在我们这儿屈才了,你应该去寻找更大的平台不断锻炼自己......”

......

这是一个工作一年的研究生听到的话,也是他说出来的话。毕业的时候没有选择去大厂“拧螺丝”,而是进了小厂,想要接触更多的东西,更多的岗位,只有了解更多岗位的基层职能,处在高位的时候才能做出更合理的决断,对不对?

结果呢,在小厂可以看到图纸、可以看到结构,会更容易接触到公司的高层,但更多的是,流程的无限循环、架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对基本专业常识的忽略......提出质疑就意味着你自己的不专业。

拧保时捷的螺丝VS搬平房上的砖

基层人员进大厂,就是去拧螺丝。这是大多数人对大厂基层的理解,不少毕业生就因为这个刻板印象选择了不当“螺丝钉”,觉得就算呆一年也接触不到核心项目,每天只是在重复一样的工作,没有价值感和成就感。

但,小厂呢?

你会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公司的变化,能看到很多从0到1的项目,也能参与到,甚至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1之后还会不会再成长,很难说,大部分是不会了。

工作效率也会有不同,小厂人少,流程不会很完善,这很正常,不仅是工作流程、员工福利待遇也一样。如果需求着急,可以商量,可以走特批,DDL就是理由,这个时候人的不可替代性就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在大厂里,如果不走流程就意味着消耗更多的人情成本,大家都是为了工作,流程里才是要处理的工作,因为领导会看见,没人愿意为了人情“卷”。

工作配合也是。在小厂里能接触到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项目里找到自己的角色,甚至,角色可以根据项目需要随意转化,大家最后达到结果就好。坏处是,同事们热情很高,但专业的基础常识并不是很了解,只能祈祷不要无意埋坑。

最后,对大部分人来讲,想在小厂里把房子盖好的机会非常少,就算盖好了也会被质疑,光环是不是在自己身上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成本解释!但在大厂里把螺丝拧好了,出来就相当于开了保时捷,毕业证书不是白给的......

把保时捷的发动机拆下来(拧保时捷的螺丝VS搬平房上的砖)(2)

所以,在大厂拧螺丝真的是每天重复不同的工作嘛?以及只占一个坑位,就意味着随时可以被换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