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例如,木材及木制品、棉、毛、麻、纸张、粮食等物质火灾,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我国的火灾分为两种?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国的火灾分为两种(火灾的定义和分类)

我国的火灾分为两种

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例如,木材及木制品、棉、毛、麻、纸张、粮食等物质火灾。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产生静电的常见作业与活动有以下方面:一是石油、化工、粮食加工、粉末加工、纺织企业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粉尘、纤维的作业;二是气体、液体、粉尘的喷射(冲洗、喷漆、压力容器、管道泄漏等);三是造纸、印染、塑料加工中传送纸、布、塑料等;四是军工、化工生产中的碾压、上光;五是物料的混合、搅拌、过滤、过筛等;六是板型有机物料的剥离、快速开卷等;七是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八是人体在地毯上行走、离开化纤座椅、脱衣、梳理毛发、用有机溶剂洗衣、拖地板等活动。

E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即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例如,变压器、家用电器、电热设备等电气设备以及电线电缆等带电燃烧的火灾。

生产作业不慎引发的火灾主要是指生产作业人员违反生产安全制度及操作规程引起的火灾。例如,在焊接、切割等作业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防火措施,产生的高温金属火花或金属熔渣(据测试一般焊接火花的喷溅颗粒温度为1100~1200℃)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在易燃易爆的车间内动用明火,引起爆炸起火;将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在一起,引起燃烧爆炸;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引起火灾;拆除了安全装置、调整的错误等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引起火灾;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引起火灾;化工生产设备失修,出现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跑、冒、滴、漏现象,遇到明火引起燃烧或爆炸。

F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例如,烹饪器具内的动物油脂或植物油脂燃烧的火灾。

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通常具备下列情形时,可以认定为静电火灾:一是具有产生和积累静电的条件;二是具有足够的静电能量和放电条件;三是放电点周围存在爆炸性混合物;四是放电能量足以引燃爆炸性混合物;五是可以排除其他起火原因。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人身伤亡包括在火灾扑灭之日起7日内,人员因火灾或灭 火救援中的烧灼、烟熏、砸压、辐射、碰撞、坠落、爆炸、触电等原因导致的死亡、重伤和轻伤3 类。

随着社会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电气设备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安全隐患也逐渐增多,导致近年来电气火灾事故发生越来越频繁,始终居于各种类型火灾的首位。

放火是指蓄意制造火灾的行为。常见的放火动机有报复、获取经济利益、掩盖罪行、寻求精神刺激、对社会和政府不满、精神病患者放火、自焚等。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例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金属火灾。

电气火灾按其发生在电力系统的位置不同,分为三类:一是变配电所火灾,主要包括变压器及变配电所内其他电气设备火灾;二是电气线路火灾,主要包括架空线路、进户线和室内敷设线路火灾;三是电气设备火灾,主要包括家用电器火灾、照明灯具火灾、电热设备火灾以及电动设备火灾等。

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例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物质火灾。

雷电分类: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和球雷等。

按照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划分为以下六个类别:ABCDEF。

火灾危害包括:导致人员伤亡,毁坏物质财富,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吸烟引发的火灾,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乱扔烟头、卧床吸烟引发火灾。点燃的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部位温度可达700~800℃,而一般可燃物如纸张、棉花、布匹、松木、麦草等,其燃点大多低于烟头表面温度。因此,当将未熄灭的烟头随意丢弃,扔在纸张等可燃物上,或躺在床上吸烟,烟头掉在被褥等可燃物上,由于受到烟头表面作用发生热分解、炭化,并蓄存热量从阴燃发展成为有焰燃烧。试验表明,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燃着的烟头扔进深度为5cm的锯末中,经过75~90min阴燃便出现火苗。扔进深度为5~10cm的刨花中,有25%的机会经过60-100min开始燃烧。二是点烟后乱扔火柴杆引发火灾。若吸烟者用火柴点燃香烟,将未熄灭的火柴杆乱扔,落到棉纺织品、纸张、柴草、刨花上,具有引燃的危险性。试验表明,点燃的火柴杆从1.5m的高处向下扔落到地面可燃物上,有20%的火柴并不熄灭,只需10s就可以将棉纺织品、柴草类物质引燃。三是违章吸烟引发火灾。如在商场、石油化工厂、汽车加油加气站等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自燃性物质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经过发热、积(蓄)热、升温等过程,由于体系内部产生的热量大于向外部散失的热量,在无任何外来火源作用的情况下最终发生自燃。

按照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分类有9点:电气引发的火灾,生产作业不慎引发的火灾,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吸烟引发的火灾,玩火引发的火灾,自燃引发的火灾,静电引发的火灾,雷击引发的火灾,放火引发的火灾。

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主要包括照明不慎引发火灾,烘烤不慎引发火灾,敬神祭祖引发火灾,炊事用火不慎引发火灾,使用蚊香不慎引发火灾,焚烧纸张、杂物引发火灾,炉具故障及使用不当引发火灾,烟囱本体引发火灾(原因主要有烟囱滋火、烟囱烤燃可燃物、金属烟囱热辐射引燃可燃物、烟囱安装不当、民用烟囱改作生产用火烟囱等),油烟道引发火灾(原因主要有油烟道引燃可燃装修材料、油烟道内油垢受热燃烧、油烟道滋火、烟道过热窜火与飞火)等。

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电线短路故障、过负荷用电、接触不良、电气设备老化故障。

E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即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例如, 变压器、家用电器、电热设备等电气设备以及电线电缆等带电燃烧的火灾。

我国在火灾统计工作中按照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不同,将火灾分为电气、生产作业不慎、生活用火不慎、吸烟、玩火、自燃、静电、雷击、放火、其他、原因不明十一种火灾类型。

通常具备下列情形时,可以认定为静电火灾:一是具有产生和积累静电的条件;二是具有足够的静电能量和放电条件;三是放电点周围存在爆炸性混合物;四是放电能量足以引燃爆炸性混合物;五是可以排除其他起火原因。

吸烟引发的火灾,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乱扔烟头、卧床吸烟引发火灾。二是点烟后乱扔火柴杆引发火灾。三是违章吸烟引发火灾。

火灾损失是指火灾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

火灾直接经济损失包括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火灾现场处置费用、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相关职能部门下发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中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严重程度不同,将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火灾直接经济损失包括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火灾现场处置费用、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包括建筑类损失、装置装备及设备类损失、家庭物品类损失、汽车类损失、产品类损失、商品类损失、文物建筑等保护类财产损失和贵重物品等其他财产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