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甄学资深研究员 | 宁七

甄嬛宇宙真是常看常新,这不,壹读君又发现了一个不冷不热但偏门的知识点:

后宫里面的“妹妹”,真没几个好人啊!

比如,皇后乌拉那拉宜修生生害死了自己的亲姐纯元皇后: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1)

甄家私生女浣碧,也屡次害过自己长姐甄嬛: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2)

这种“坑姐狂魔”,在其他宫斗剧里存不存在?

纵观狗血宫斗剧,多少妹妹害姐姐

看过不少经典宫斗剧的壹读君发现,凡是剧情中有涉及到姐妹斗争的桥段,“妹妹害姐姐”的设定真是不少。

除了上文说到的《甄嬛传》,《母仪天下》里的飞燕与合德两姐妹,妹妹合德多次抢夺姐姐飞燕的爱物、恩宠甚至情人,还设计让姐姐彻底失宠于皇帝: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3)

《大明风华》中的妹妹胡善祥,曾多次耍心机想要谋害自己的姐姐孙若微,甚至对姐姐母子二人起了杀心: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4)

穿越剧《梦回唐朝》里,妹妹为了能当上皇后,把姐姐推下了悬崖: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5)

《大清后宫之还君明珠》剧中杏儿和西林春两姐妹,虽然并不是同为妃子,但妹妹也变着法地害过姐姐: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6)

除了国内,日本的“宫斗剧”也有不少姐妹相争的剧情。

比如讲述日本幕府将军后宫家事的《大奥》系列,在2016年《大奥·悲剧的姐妹》中,第11代将军德川家齐纳了一对姐妹为侧室,妹妹说谎、下毒……穷尽各种手段,加害自己的姐姐: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7)

看来,无论是否架空历史的古装宫斗题材剧,“妹妹谋害姐姐”都算得上是一个十分常见的剧情设定了。

难道恶毒妹妹是什么宫斗剧标配吗?

宫斗越凶,妹妹越毒

宫斗剧总会花很多笔墨刻画姐妹关系的变化,一般来说,从“相亲相爱”走向“反目成仇”占绝大多数。

为什么姐妹间的戏剧冲突会被这样设计呢?

首先,因为兄弟姐妹间的对抗,是比较符合“常理”的。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同胞是我们个人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指的是个体在社会化及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对其具有重要影响人物。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和同胞兄弟姐妹是一个相互依存又互相对抗的关系。

著名美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朱迪丝·维尔斯特,在《必要的丧失》一书中,深入讨论了兄弟姐妹间矛盾冲突的议题。他和所有精神分析学家都认为,兄弟姐妹间的对抗是正常和普遍的现象,而且在同性别的两个或更多孩子之间,尤其是当孩子们的年龄相近时,这种对抗会更加激烈。

兄弟姐妹之间的对抗,更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天性,大家抢夺的对象是母亲的注意力。因为在生命初期,孩子都会和母亲产生“共生”,希望妈妈只爱自己一个。一旦他们认识到别的人有平等的、甚至优先的权力来要求分割母亲的爱,嫉妒就此产生了。

寻常人家的姐妹尚且如此,后宫里的姐妹们就更不必说了。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8)

不是亲生姐妹,更是会反目了

那为什么姐妹同在后宫,妹妹总是那个恶人呢?

后宫的姐妹关系,要套在中国封建制度的框架里研究。“恶毒妹妹害姐姐”,是被家族宗法制度给“逼”的。

在封建时期,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将血缘关系同家族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在宗法制度支配下,宗子有保护和帮助宗族成员的责任,而宗族成员有支持和听命于大宗的义务。家族作为一种惯制习俗,其法理化倾向使后来人生于斯长于斯,必须遵循祖先规范和旧制礼俗,不得逾越。

虽然血缘决定了兄弟姐妹的亲密关联,但宗法制度又决定了子代根据性别和长幼顺序,在家族中拥有不同地位,在财产分配中也存在亲疏厚薄。

通常来说,长子、长女占据更多的家族资源,同时受到更多关注和教育,越小的子女则越少,如果是庶出就更少了。

这种“厚此薄彼”的对待,血缘家族内部关系很难不矛盾重重,冲突频繁。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9)

祺嫔的两个庶出妹妹,平时都跟祺嫔说不上话

这种原生家庭环境下,难保妹妹们心态不失衡,不嫉恨姐姐。正如袁采在《袁氏世范 - 睦亲》曾解释到的:

人之兄弟不和,而至于破家者,或由于父母憎爱之偏,衣质饮食言语动静,必厚于所爱而薄于所憎。见爱者意气日横,见情者心不能平,积久之后,通成深仇。

封建王朝时代的女性,“选秀进宫”是她们这辈子除了投胎之外,唯一一次“资源再分配”的机会。

在后宫,原先家族里的长幼顺序分配法则还有效、但效用不大,宫里头的资源分配更多是围绕皇帝心意,所以宫斗的核心要义是挤掉竞争对手、得到皇帝垂爱。这可能是看中出身门第的封建社会里,唯一一条凭实力获得阶级跃迁的道路。

你让那些因晚生了几年或者庶出身份而备受忽视、心有不甘的妹妹们,如何不走上干掉姐姐、自己上位的黑化道路?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10)

总而言之,妹妹谋害姐姐的宫斗,是家族宗法制度和男权体制下,姐妹关系畸形酿成的一场悲剧。

看了这么多姐姐被欺负得要死要活,不由得想问,这世界上难道就没有“坏姐姐”了吗?

“坏姐姐”都在童话故事里

这世界上的“坏姐姐”一大半都在童话故事里。

《灰姑娘》里辛德瑞拉的两个姐姐、还有国产童话《马兰花》中的姐姐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坏姐姐”。

“坏姐姐”在中外民间文学里,甚至还成为了专门题材类型——“蛇郎故事”里的固定工具人。

“蛇郎故事”大多说的是有姐妹两人,大姐阴险且贪婪,不愿嫁给又贫又丑的蛇郎,而妹妹善良孝顺,嫁给蛇郎获得意外的幸福。大姐心生妒忌,杀害妹妹后想要占有蛇郎。故事结局多是妹妹灵魂显形,和姐姐斗争并在取得胜利后复活,姐姐受惩罚,妹妹夫妻团圆。

不少网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在知乎提问:为什么童话或者神话故事中在有姐妹关系出现时姐姐通常是坏人?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11)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12)

首先,这和童话的受众性质有关。

对于要讲好一个故事的文艺作品而言,代入感是很重要的。所以一般来说,作品受众是怎样的形象,主角就会与之大差不差,情节也是围绕这种形象设定而展开。

比如偶像言情剧的观众大半是年轻女性,这类剧集多是年轻女学生、女白领与人类高质量男性的爱情故事;家庭伦理剧的受众是中年人群,演出的是中年人的家长里短;武侠剧面向有江湖梦想的男性,所以这类作品讲的就是江湖浪子如何闯荡江湖。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13)

童话这种题材是专门写给小孩子们的,主角不仅要符合小孩子的形象,剧情也要贴近小孩子的认知。

对于小孩子来说,尤其是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四五岁幼童,那些年龄比他们大的孩子常成为他们认知世界的“小老师”,小朋友对待年龄大的朋友往往都带着一种质朴的敬畏感。

姐姐欺负妹妹的故事情节,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很“合理”。换成“妹妹欺负姐姐”,就和小孩子的常规认知产生了冲突,让小读者很难产生代入感。

其次,讲好一个童话故事,也是需要戏剧张力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童话故事特别喜欢“重要的情节重复几遍”。

比如恶毒王后谋害白雪公主,前两次都失败了,第三次才靠毒苹果成功;王子用捡到的水晶鞋找“梦中情人”,也是在试了两个姐姐之后,才让灰姑娘成功穿上……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14)

情节“一遍一遍地重复,在第n次取得成功”这种通用套路,一则可以让年纪较小的孩子产生熟悉感,便于他们理解整个故事;二则,重复的叙事结构可以为结局设置悬念,但一般不超过三次的重复,又不至于让故事过于冗长,既让听众容易更容易入戏,又兼有文学韵律的美感。

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小的孩子获得成功/幸福的结局,是最富有戏剧张力的,因此他们最适合作为主角而存在。

同时,出于制造戏剧冲突的目的,前几次失败尝试的主角多是要以反派的形象存在。所以,为了适应套路需要,涉及姐妹关系的童话总得“牺牲”几个姐姐。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到底是坏姐姐还是坏妹妹,不同的文艺作品题材各有“偏好”。好在,咱们现实生活中,还是好姐姐和好妹妹更多~

评论区来聊聊,你印象最深的“坏姐姐”或者“坏妹妹”是谁?

参考文献:

[1]郑丹丹.家庭中的阶层并置与社会融合——对兄弟姐妹关系的个案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31(04):129-136.

[2]汪文学.民间文学中的兄弟、姐妹矛盾关系解读[J].毕节学院学报,2009,27(12):72-77.

[3]付雨,张莉.不同同胞关系对女孩心理发展的影响[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0(04):79-83.

[4]孙利利. 当代国产后宫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5]周爱华.后宫里的疯女人:《甄嬛传》《如懿传》的女性压抑书写[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19(01):31-35.

[6]邓二艳. 宫斗题材电视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7]周丽娜.中国电视剧历史叙事中的权力与性别——以宫斗剧为例[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0(06):56-63.

[8]黄琪雅.蛇郎与两姐妹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05):86-87.

[9]赵德利.20世纪中国小说长女形象的文化心理透视[J].社会科学,2012(10):176-182.

宫斗剧里的可怜人(为什么宫斗剧里总是妹妹害姐姐)(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