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本义是音乐机关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但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则始于汉武帝乐府的主要任务是训练乐工、谱曲、组织歌乐表演,并大量收集民歌、编写歌辞乐府机关所收集、谱曲的民歌,叫做乐府诗,也简称乐府,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我国古代的叙事诗汉乐府民歌?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国古代的叙事诗汉乐府民歌(古代的民间诗歌)

我国古代的叙事诗汉乐府民歌

乐府,本义是音乐机关。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但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则始于汉武帝。乐府的主要任务是训练乐工、谱曲、组织歌乐表演,并大量收集民歌、编写歌辞。乐府机关所收集、谱曲的民歌,叫做乐府诗,也简称乐府。

汉代乐府民歌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它们广泛深刻地反映了两汉人民的痛苦生活及思想感情。其中对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反抗。如《病妇吟》所反映的便是在残酷地剥削下父子不能相保的悲剧。还有对残酷的战争和繁重的徭役的揭露,如《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描写一个老兵对兵役制度的揭露。也有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抗议。汉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叙事性,这一特点是由它的“缘事而发”的内容所决定的。诗中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语言朴素自然而带感情;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形式灵活多样。民歌多数是现实主义的描写,也有的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如抒情小诗《上邪》那种山洪暴发似的激情和高度夸张,便都是浪漫主义的表现。总之,通过汉乐府民歌,我们可以听到当时人民自己的声音,看到人民的生活图画,它是汉代社会全面的真实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