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的人物介绍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1295年初- 1297年初)参加了“元贞书会”,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间。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

马致远的人物生平

籍贯考实

关于马致远的籍贯,仅史籍记载就有5种不同论法:许州、集庆、广平、东光、大都。据黄卉等学者考证,是由于5人年代相近而同名所致,其籍贯以大都说为可信。

勤奋少年

据考证马致远是大都人,生平不详,年少时非常好学上进。被马氏后人以及所有的后人津津 乐道,并在茶余饭后的笑谈之中警示自己的子孙后代,向之看齐。

仕途多舛

马致远青年时期追求功名,对“龙楼凤阁”抱 有幻想,但仕途多舛,经历了蒙古时代的后期 及元政权统治的前期,都未曾担任显赫官职,所以其政治抱负一直没能实现。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在1285年到1287年间曾担任江浙行省务官,1295年—1297年间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等组织了“元贞书会”,与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

晚年归隐

马致远在大约五十岁的时候终于辞官归隐了。其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漂泊无依,在官场生 涯里,他看透了世俗, 就有了“隐居山林其乐悠悠”的念头。从此就过上了很平淡的休闲幽雅的恬静生活。

卒年考实

关于其卒年,史籍并无明确记载,据黄卉等学者考证,其应卒于1321年至1324年间,死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的文笔风格

作品具有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

马致远的语言特色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偏于典丽,但又不像《西厢记》、《梧桐雨》那样华美,而是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如《汉宫秋》中写“惊雁”的一支《尧民歌》: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马致远的作品

存世作品

《江州司马青衫泪》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半夜雷轰荐福碑》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开坛阐教黄粱梦》

《西华山陈抟高卧》

其中《开坛阐教黄粱梦》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 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合作写成。

散曲

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状元”之称。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顽,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瘠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马致远的散曲大致可分为4大类:写景、叹世 闺情、世象,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鲜明等艺术特点。今存散曲约130多首, 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 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 将,他虽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他的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小令

《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被誉为“秋思之祖”。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与他的小令《秋思》和套曲《秋思》构成了马致远艺术创作的三座高峰。

对马致远的评价

在元末周德清所著的《中原音韵》中就被誉为“秋思之祖”,并传诵,被编入教科书中。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说“老健”。

王骥德《曲律》:有比之于诗中杜甫。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方之于词中欧阳修和“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将他列入元人之首,典雅清丽。

明臧懋循则将他的《汉宫秋》置于《元曲选》之首。可见,在元代以后,马致远仍备受曲家重视。

清人焦循《剧说》更推崇其为“绝调”。

有学者认为其曲风格是“豪放”的。其实马致远的散曲,不是“豪”而是“旷”。就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一样,马致远散曲所表现的,更多的是一种旷达。 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标志着元曲的最高水平。他们的剧作共同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关汉卿的剧作如利剑投枪,直击社会黑暗面,所表现的主要是市井平民的生活。

马致远的剧作多用神仙道化剧的形式,以奇异怪诞的情节辛辣地折射现实,作品中流淌的则是失意文人的悲怆。关汉卿作品是市井平民胸臆的外现,马致远作品则是困顿文人的心理写真。他们分别代表了元曲作家中两个不同的创作群体,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元代社会意识的多元性,其作品共同织成了元代社会生活的实景图。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是元代曲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家。他目睹了官场的黑暗,社会的龌龊,选择了“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的剧作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元代散曲作家中,马致远的散曲数量最多、流传最广,创作的散曲数量比关汉卿、白朴两人现存散曲的总和还多。他的散曲被近人辑为《东篱乐府》一卷。 马致远被称为“马神仙”,他的创作脱离市井,脱离平民,是无根化的创作。

杜牧七绝正确写法(万花丛中马神仙)(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