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银行提供的服务已更加“润物细无声”,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新市民来说,获取金融服务更是刚需这也给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硬件要不断升级,服务要不断提升,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新市民金融服务总结报告?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市民金融服务总结报告(来深金融服务第一站)

新市民金融服务总结报告

不知从何时起,银行提供的服务已更加“润物细无声”,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新市民来说,获取金融服务更是刚需。这也给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硬件要不断升级,服务要不断提升。

当前银行网点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一样?银行的服务有哪些方面的升级和改善?银行的线上智能服务能延伸办理哪些业务,能否满足市民大部分的业务需求?在服务新市民上有什么样的亮点举措?

为进一步了解深圳金融业的服务体系和质量水平,南方日报、南方 近日展开调研,走访银行网点、使用银行线上服务,了解深圳市金融业是如何服务新市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本期走进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体验国有银行的最新服务。

软硬件全方位提升

办好社保卡最快只需15分钟

对于深圳市民尤其是新市民来说,办理工资卡和社保卡是刚需。在传统的认知中,这一业务往往需要10天甚至半个月。

笔者在调研中从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营业部了解到,目前,在这里,只要资料齐全,最快15分钟即可拿到社保卡。而办理社保卡业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的背后,“功臣”是一台专门办理社保卡的自助设备。现场的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设备目前正在深圳中行的分行营业部处于试用阶段,未来会投入到深圳中行更多网点,方便市民办理社保卡业务。

走出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营业部,笔者又来到了中行深圳中建大厦支行,这是深圳中行的一家新型网点,走进网点,笔者看到,在这里,业务办理等候区化身“百变空间”,现代化的开放式办公空间让人感到放松舒适,几位正在等待的市民正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十分惬意,似乎他们身处的空间是“咖啡厅”而不是银行。

传统印象中封闭式的银行柜台,已经变成开放式的洽谈柜台一字排开,市民办理业务时,可以和银行的工作人员面对面开放式的交流,以往印象中严肃的银行场所,变得更像是一个开放、舒适、有温度的洽谈空间。

而网点的另一侧,各类型的智能柜台整齐排开,增添了网点的科技感、智能感,通过这些设备,基本能够满足市民国内转账、跨境汇款、打印流水、修改个人信息等大多数个人业务,对于市民来说,业务办理更加高效便利了。

走访完这两家网点,许久未进银行网点的笔者切身感受到,现在在银行网点办理业务更智能、更共享、更快捷、更方便了,具体来说,硬件上,网点已经优化升级,智能设备可以办理的业务越来越多;软件上,银行网点人文气息愈加浓厚,客户服务更加周到、细腻。

笔者从中行网点的银行员工介绍得知,对于一些行动不方便或者有特殊情况的市民,银行服务人员还可以特事特办,带着移动设备上门帮忙办理业务,解决市民的急难所需。

网点数量保持稳定

“一网点一受众”,特色网点成主流

桃源居小区是宝安的知名小区之一,老人和小孩群体较多,中行深圳桃源居支行是坐落在这里的一家网点。

笔者走访这个支行的时候发现,银行办理业务的中老年客户比例较高。一位在中行办理业务的老年客户向记者表示“中行的网点近年“变了样”,标识设计、字体设计更大了,我们看的也更清晰了,而且中行时不时联合周边医院举办医疗健康活动,主要针对老年人的,感觉很贴心”。

据了解,中行深圳桃源居支行已经打造成为深圳中行首家养老标杆网点,通过硬软件升级,为周边老年客户打造一个专属的服务空间。

笔者了解到,中行深圳桃源居支行并不是孤例,目前,深圳中行养老特色网点已经超过6个。

笔者还注意到,在龙岗片区,中行深圳龙兴支行打造成为深圳中行首家“客家文化特色网点”。走进银行大厅,客家文化元素的设计、谚语随处可见,美味的茶粿和擂茶等客家特色美食也在银行厅堂内展示。可以看出,这个网点有浓厚的客家经典文化气质。

在深圳中行,这种特色网点越来越多。

例如,笔者留意到,近日,深圳中行打造推出了首家IP形象拓拓鹏鹏主题网点,该网点位于深大附近的中行深圳科技园支行,充满萌趣的卡通形象,让网点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周边重点年轻人前来打卡“探店”。

网点的基本职能是提供业务服务,那么为什么要做特色网点,出发点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再次去到深圳中行寻找答案。

在深圳中行看来,每一家网点所在地域不同,周边的受众不同,深圳中行希望能够为这些客户定制一些网点,真正能够服务好这些客户。该行工作人员透露:“未来,我们希望持续扩大特色化网点的覆盖面,因地制宜结合到周边不同群体的市民,在提供完善金融服务以外,额外附加一些额外的价值,真正服务好每个网点周边市民。”

在全国银行网点数量不断下降的当下,近日,笔者统计了2020年1月1日以来深圳地区银行网点变动情况发现,国有大行的网点数量总体比较稳定。这既体现了国有大行的实力,也体现了国有大行的担当,深圳中行也不例外。

在银行网点不断转型的当下,银行业都在探寻自身银行网点的出路。在深圳这座城市,深圳中行在保证网点数量稳定的大前提下,通过打造特色网点的方式增强自己的辨识度、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对于深圳市民来说,如今的银行网点不仅仅是办理金融业务的场所,也可以是文化的承载地,是寻找群体认同的空间,更可以通过银行举办的各类活动,丰富自己的业务生活。

数字化转型不落下每一个市民

“薪享汇平台”让多方受惠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选择线上使用银行的服务,这就倒逼银行线上服务不断优化和改进。

同样以中行为例,笔者用手机点开“中银在家”微信小程序,可以看到一些比较常用的业务比如社保卡资料填写、各类证明资料快递到家、线上信息完善等功能都可以线上办理。

如果家里有老人,对智能设备不熟悉怎么办?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发现,进入中行手机银行,中行已上线“岁悦长情”版老年客户专属手机银行,不仅为老年客群打造大字体、简明易懂的线上操作体验,还提供养老金、医保卡、专属理财、银发地图等特色服务。

不仅是个人服务越来越方便,企业的线上服务也在同步延伸和优化。一位来中行网点办业务的企业财务人员向笔者介绍道,深圳中行日前开发的“薪享汇平台”,可以满足企业人力、财务、发薪等企业管理需求以及发薪员工的薪酬服务需求,对于在中行发薪的企业来说,是一项非常便捷、高效的服务。

在这个平台上,发薪企业可借助该平台实现人力、财务、发薪等企业管理的数字化;员工可借助该平台参与企业日常活动及获取银行服务,非发薪个人客户也可通过该平台享受中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及各类活动权益。

笔者了解到,今年深圳疫情期间,“薪享汇平台”就帮了不少企业员工的大忙。有一家位于福田的软件开发公司受到疫情影响,许多员工需要居家办公,正好企业有一批新员工异地入职,随后企业找到深圳中行中建大厦支行求助。最终,中行积极协调,通过“薪享汇平台”帮助异地员工成功办卡。

金融服务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对于市民和企业来说,银行服务质量的衡量,看的是一个个服务的细节,一次次办事的流程,一个个打交道的银行工作人员。

在深圳银保监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新市民金融服务实施细则的大背景下,银行服务转型恰逢其时,“情系新市民,金融伴你行”,银行业新市民服务亮点频出,让新市民耳目一新。

通过这次调研,笔者感受到了银行服务切切实实的变化,“建设民生幸福标杆”的愿景,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各行各业实实在在的行动当中。我们也期待,未来,通过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能够共同为民生幸福增添新的厚度和温度。

【记者】王春艳

【作者】 王春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