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1)

做为一个新手,在挑选茶具套装的时候重在实惠实用。价格不要选择太贵的,因为一开始并不熟练,在泡茶的过程,你免不了会磕磕碰碰,把茶具打碎也是再 正常不过的。另外,这个时候,你对于如何保养茶具并不是很清楚,买得太贵,着实是浪费。所以还是等到你学的差不多了,能应对自如时,才去考虑价格昂贵的茶具,前期重在实用。

挑选茶具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2)

茶具材料多种多样,造型千姿百态,纹饰百花齐放。究竟如何选用,这要根据各地的饮茶风俗习惯和饮茶者对茶具的审美情趣,以及品饮的茶类和环境而定。如东北、华北一带,多数都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碗饮用。江苏、浙江一带除用紫砂壶外,一般习惯用有盖瓷杯,直接泡饮。在城市也有用玻璃杯直接泡茶的。四川一带则喜用瓷制的“盖碗杯”饮茶,即口大底小的有盖小花碗,下有一小茶托。

如果品饮的是名优绿茶,那么最适宜用玻璃杯冲泡,可以看到茶叶和水的交融,别有情趣。在用玻璃杯冲泡名优绿茶时,还需要根据茶的品种和茶叶的重量 选择冲泡方法。紫砂壶因其较好的透气性和保温作用,特别适宜冲泡乌龙茶和普洱茶。再有,品饮绿茶类名茶或其他细嫩绿茶,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则水量 多、热量大,茶叶容易被“烫熟”,对茶汤的色、香、味会有一定影响。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3)

茶与茶具的关系甚为密切,好茶必须用好茶具泡饮,才能相得益彰。茶具的优劣,对茶汤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一般来说,现在通行的各类茶具中以瓷器茶具、陶器茶具最好,玻璃茶具次之,搪瓷茶具再次之。因为瓷器传热不快,保温适中,与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而且造型美观,装饰精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陶器茶具,造型雅致,色泽古朴,特别是宜兴紫砂为陶中珍品,用来沏茶,香味醇和,汤色澄清,保温性好,即使夏天茶汤也不易变质。

白瓷茶具以色白如玉而得名。其产地甚多,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四川大邑、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等。其中以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最为著名。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称。北宋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到元代发展了青花瓷茶具,幽靓典雅,不仅受到国内人们的珍爱,而且还远销海外。今天市面上流行的景德镇白瓷青花茶具,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开发创制出许多新品种,无论是茶壶还是茶杯、茶盘,从造型到图饰,都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现代东方气派。景瓷是当今最为普及的茶具之一。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4)

茶具的使用

1.茶匙,茶荷

茶匙,茶荷就是干茶入壶前的量具跟其他杂七杂八的用具一套买的,搁在一笔筒似的东西里,整套叫“茶道”。竹木石骨都无所谓,紫檀的不错。茶量的合适直接影响茶汤的浓淡和气,味,必须准确,泡多了就会知道一粒干茶的多少都有影响。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5)

2.炉及水壶

电或酒精烧的都可以,本身发热时不生异味就行。必备,绝大多数功夫茶要求沸水,万万不能用饮水机或电热水壶代替,因为它们设置的恒温是90~95度,而且太多水不断地沸腾水质会受影响, 杯白瓷薄壁的,不影响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3.储茶的罐

纸罐外套密封袋最方便实惠,纸罐遮光,密封袋封气味和潮湿。放在阴凉干爽的地方。有明显焊缝的锡罐不要用(多数在罐底那一圈),因为焊剂洗不掉,味道会混到茶里。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6)

4.闻香杯

闻香杯,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是乌龙茶特有的茶具,多用于冲泡台湾高香的乌龙时使用。与饮杯配套,质地相同,加一茶托则为一套闻香组杯,好处:一是保温效果好,可以让酒的热量多留存一段时间,饮者也能够握住杯颈暖一会儿手;二是酒香的味散发慢,可以让饮者尽情地去玩赏品味。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7)

5.茶壶(紫砂或朱泥的)

选出水量为三杯或四杯的(干茶1/3壶,完全泡开时的出水),多了少了都难控制。这需要我们的去认真研究茶道!

6.茶盘(宽,平)

竹,木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异味。它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不可或缺,因为那时的时间控制是论秒计的,一点不顺手就泡坏了。一 茶壶

也称泡茶壶,用以冲泡茶叶,一般为小容积茶壶,常用的有瓷壶、紫砂壶、玻璃壶等,冲泡不同茶叶用不同材质的壶,可以相得益彰。

不管茶壶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还要讲究“三山齐”,即壶嘴、壶口和壶把要在一条平线上,这是品评茶壶好坏的最重要标准。检验办法是茶壶去盖后覆置在桌子上,如果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紧贴桌面,就是上品。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8)

紫砂壶是最能够体现中国茶文化精神的茶具。紫砂壶的优点在于保温性好,壶温稳定透气性和吸附力强,更可掩饰茶品的缺点。而且,在使用中,紫砂壶具有越用光泽越好的养护性。

如果是用于冲泡普洱茶的茶壶,依据茶品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普洱茶批发提醒你大致冲泡新茶要使用扁身大口、烧结温度适中的茶壶,冲泡老茶则要烧结度较高的圆身小壶。在功能上最重要的一点是茶壶的出水要快速、流畅。

如果需要分量较多或茶味较浓的茶液时,一般用金属质的茶锅冲煮,冲煮出来的茶液可用于冲调奶茶或冰茶。最后冲煮出来的茶液需要用滤网将茶叶滤走。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9)

二 盖碗

也称三才杯、茶盏,盖碗多为瓷质。在粤东、闽南等地常以盖碗代替茶壶泡茶。亦可一人一套,当作茶杯品茶,多用于冲泡花茶。盖碗是检验茶品或日常品茶最常用的泡茶器具。盖碗的保温能力较差,完全没有透气性,在使用中茶的温度会随注水、出汤骤起骤落。由于瓷器的密度高,不易吸附茶味,前后茶品不会相互影响,故能将茶品优缺点表现得较为准确。

选择盖碗宜使用烧制温度高、胎体薄的,杯口外缘也需外翻较多,这样使用时不会因注水过满而烫手。通常容积在120~150毫升间的盖碗最适合用于泡茶。

盖碗使用方便,是冲泡各种茶类的佳选。用盖碗冲泡茶叶,不用等太长时间就能喝到茶,并闻到茶香气,观察到茶叶由于叶到全部展开的过程。

由于盖碗有助于直接观察和欣赏普洱茶茶汤色泽变化,器形清雅,使用方便,因此盖碗在普洱茶冲泡中也常被使用。冲泡普洱茶一般使用白瓷盖碗。盖碗泡茶时温度较高,要注意投茶量和注水量。

普洱茶较不重视香气,盖碗的选择方面,为能将其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烧制温度越高,胎越薄越适合,杯缘口需外翻较多,以免烫手。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10)

三 茶杯

一般容积较大的杯子,日常杯泡饮用比较方便,可以直接当作泡茶、盛茶、品茶的用具,如玻璃杯、瓷杯、紫砂杯、陶杯等。

茶杯以瓷质或玻璃质的为佳,应选择保温性好的杯子。瓷质的茶杯,其保温和耐热性高,冲调茶饮时,需要用滤网将茶叶滤去,装盛芳香和口感适宜的茶液。玻璃质的茶杯,耐热和观赏性较高,故适合冲泡绿茶。茶叶杯泡适合工作一族使用,但作为品茶器具却是宜大不宜小。

在茶杯的选择上有四字快: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以衬托茶的顔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底书“若琛珍藏”的“若琛杯”为珍贵。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是杯中佳品。

饮普洱茶使用的茶杯较饮乌龙茶使用的杯子为大。通常以大口、厚壁、浅杯的瓷器、玻璃或紫砂为佳。大宽口浅底杯利于散热,厚实的杯劈头则能吸热维持茶汤温度。

茶杯还可细分为品茗杯与闻香杯也称“闻品对杯”,品茗杯用来品尝茶汤,款式很多,应为半个乒乓球大小的半圆形。闻香杯用于嗅闻杯底留香,多数闻香杯为瓷质,也有少量内施白釉的紫砂杯。冲泡**高香多用,与饮杯配套,质地相同,加一茶托则为一套闻香组杯。一般成套茶具中,有时只有品茗杯,没有配套的闻香杯,家庭日常使用中也少见。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11)

四 公道杯

也称为茶盅、茶海,是储存茶汤的容器。用来盛放、均匀泡好的茶汤,使茶汤浓淡一致。由茶壶直接倾倒茶汤会由于出水先后的差别,导致茶汤浓度不同,而先将茶水倾倒在公道杯中,混合后的茶汤浓度均匀,这就是“公道”意思。

而且泡茶时,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内,随时分饮。可以避免茶叶长时间焖在壶内,茶汤太苦太浓。

公道杯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的茶具,其容积要大于配套的壶或盖碗,常用的有瓷器、紫砂、玻璃等,外观上分为无把柄和有把柄二种,出有内置过滤网的。

特别是冲泡乌龙茶的时间非常讲究,就是几秒十几秒差,也会使得茶汤质量大大改变。所以即使是将茶汤从壶中倒出的短短的十几秒时间,开始出来以及最后出来的茶汤浓淡非常不同。为避免浓淡不均,先把茶汤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后再分至杯中,同时可沉淀茶渣、茶末。现在也常用不锈钢的滤网,置于茶海之上,令茶汤由滤网流入茶海,以滤去茶渣渣。

铁观音茶具

铁观音茶具其一

由于铁观音有其特殊的香气和“皇口”,因此,要求冲泡的水必须是处于正滚开时,才能使热气将香气和“皇”气裹夹上来。当然质优的铁观音也有一字的底香的,那就是当你喝了凉的优质铁观音后,口腔照样有股清香保持着。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12)

铁观音茶具其二

泡茶的盖瓷杯、所放茶叶数量必须相称。原来家庭冲泡用壶,如今为了方便用盖杯,但不宜采用宜兴陶质壶或盖杯,那是由于陶质壶的透气性和吸附性,会使茶味失真。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13)

铁观音茶具其三

一般是随泡随冲,质量一般的铁观音不宜长时间浸泡。只有质优的铁观音才可以浸泡,但其汤的质量也会有所改变。冲泡的时间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必须处理好“杯、茶量、温度(水和气温)、时间”三者的关系,目的是让冲泡出来的茶汤的质量最佳。一样是7克盖杯和7克量茶,不同的茶的冲泡时间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及时调整冲泡时间。一个现象,在茶店里,店员泡的茶为什么比自己泡的好?就是这个原因。随便再讲件事:我的一位做茶生意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到茶农家收购茶叶时,往往是抓一把茶叶,在偷偷地捏碎后再放入茶壶里冲泡。由于茶农在制茶时是通宵达旦的,第二天早上卖茶时已经是精疲力尽,自己味觉、嗅觉都不太灵光了。茶叶捏碎后,无形中缩少了体积(小茶壶就能多放茶叶了),要是再拖长冲泡的时间,那冲出来的茶一定是既苦又涩,这个时候再来砍价就是最佳的时机了。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14)

铁观音茶具其四

铁观音虽然讲究饮时的滋味,但更注重饮完后一段时间的回甘(就是所谓的韵)。优质铁观音,当你饮后,是一定会打嗝的。但打嗝的出现时间各人是不同的,常饮者、茶质量次一点的出现的时间会迟些。安溪式冲泡法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纯.茶汤九泡为限,每三泡为一阶段.第一阶段闻其香气是否高,第二阶段尝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阶段看其颜色是不有变化.所以有口诀曰:一二三香气高。四五六甘渐增。七八九品茶纯。冲泡步骤:备具:茶壶的要求与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为先,另外准备闻香杯。温壶、温杯:温壶时与潮州无异,置茶仍以手抓,唯温杯时里外皆烫。烘茶:与潮州式相比,时间较短,因高级茶一般保存都较好.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冲水: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闻香: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齐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右)抖壶:每泡之间,以布包壶,用力摇三次.(抖壶是使内外温度,开水冲入后不摇是为使其浸出物增多.这与潮州式在摇壶意义恰恰相反,因为所用的茶品质不同(注:安溪在福建省南安县西,产茶自古闻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铁观音,武夷茶之类的轻火茶)

功夫茶具

饮茶离不开茶具,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壶,碗,杯,盘,托等,古人讲究饮茶之道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非常注重茶具的本身的艺术,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随着饮茶之风的兴盛以及各个时代饮茶风俗的演变,茶具的品种越来越多,质地越来越精美。广东潮州和汕头一带盛行工夫茶,工夫茶最讲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需要十种。

任何茶道皆有“茶道组”一套,所谓“茶道组”是指进行茶道的一“组”器具,该器具一套如下:茶筒(形如笔筒,用来放置其它器具)、茶匙(拔茶用,像细长小勺)、茶针(细长针状)、茶夹(用来夹杯等)、茶刀(泡普洱茶必备)、茶漏(状似大开口漏斗)。功夫茶亦不例外。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15)

功夫茶具及其作用

第一:茶壶

潮人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

第二: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杯”为珍贵,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果杯”。

第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第四: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杯;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第五:茶垫

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冬深是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茶垫”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少煎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工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单宁酸溶解了。

第六:水瓶与水钵

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种束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不错。水钵,也是用来贮水以备烹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鱼二尾在钵底,舀水时水动,好像金鱼也动,这是很少见的珍品。

第七:龙缸

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龙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

第八:红泥小火炉

红泥小火炉,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好看极了。同样有各种形式,特点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语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小炉门边往往还有一副很文雅的对联,益发增添茶兴。

第九:砂铫

“砂铫”,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做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至于用钢锅,铝锅来煮水冲共茶的,虽然也无不可,可是金属的东西,用以煮水冲茶毕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第十:羽扇与钢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洁白鹅翎编制成的扇,大汪过掌,竹柄丝穗的精雅,衬托着红,绿,白……各种颜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浓茶,自然别有风趣。钢筷则不但为了钳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双手保持清洁。

普洱生茶茶具推荐(茶具使用介绍普洱茶茶具)(16)

功夫茶具“四件宝”

中国的饮茶之道,最为讲究的恐怕要算功夫茶了。《清朝野史大观》载“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泉、漳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功夫茶大都是闲情逸兴烹饮或作为待客的礼节,故有“闲来细品功夫茶”、“无茶不成礼”之说。

功夫茶具虽多,但茶人们却认为“四宝”是必具:孟臣冲罐(小紫砂陶壶)、若深瓯(小薄瓷杯)、玉书畏(烧水陶壶)、潮汕烘炉。闽、粤、台茶人对茶壶冲罐排名次有句茶谚:“一无名、二仕亭、三萼圃、四孟臣、五逸公。”不知何为,“孟臣”排名第四却备受茶人宠爱。史传,孟臣是明代制壶名匠惠孟臣,他最早制壶于明代天启年间,最初壶底刻有“大明天启丁卯荆溪惠孟臣制”字样。《桃溪客语》载:“孟臣笔法绝类褚遂良。”孟臣罐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暑夏不变馊的优点。茶人选购它的标准是“三山齐”,即把壶去盖覆置平桌,滴嘴、壶口,把柄三点平成一线就是真品了。泡茶越频越久,壶壁长的茶锈越厚,可节省茶叶,即使空壶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茶色,茶锈厚的孟臣壶常是茶主人炫耀“茶龄长”的物证。若深瓯是清代江西景德镇瓷的名匠若深的佳作,杯底书有“若深珍藏”如今业已罕见。

功夫茶另“两宝”之一的玉书畏以潮州百年老号《陶圣居》做的尤佳,有极好的耐冷热骤变性能。隆冬,拿出炉外许久保温。功夫茶讲究水不能过热,玉书畏便于观察火候且不易生水垢。而潮汕烘炉则是选取粤东优质高龄土精工烧制的红泥小火炉,这种炉具早在唐宋年间即出名,特点是长形,有一尺多高,很雅观。炉心深又小,能使火热均匀省炭,炉有盖有门,通风性能好,值得称道的是水溢炉中“火犹燃,炉不裂”,有的艺匠还喜欢在炉门两侧配一对茶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