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 孩子寒假阅读作业没写》刊发后,引起广大家长的共鸣,他们纷纷致电,倾诉孩子不爱阅读的烦恼在此,退休于省会一所学校的梁老师对孩子不爱阅读的危害和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希望通过本报与众多困惑中的学生家长交流经验,更希望以此能引起更多家长对孩子阅读的重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适合培养阅读习惯的书籍?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适合培养阅读习惯的书籍(选择适龄书籍有利于培养阅读习惯)

适合培养阅读习惯的书籍

《开学了 孩子寒假阅读作业没写》刊发后,引起广大家长的共鸣,他们纷纷致电,倾诉孩子不爱阅读的烦恼。在此,退休于省会一所学校的梁老师对孩子不爱阅读的危害和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希望通过本报与众多困惑中的学生家长交流经验,更希望以此能引起更多家长对孩子阅读的重视。

怎样使孩子爱上阅读 诸多家长发愁

开学了,封女士的孩子假期阅读作业至今没写,原因是不喜欢阅读。封女士的求助和本报记者调查见报后,引发广大家长的共鸣。新闻热线96399、帮办热线88629199和石家庄生活全服务微信公众号,收到不少因孩子不爱阅读而苦恼的家长求助。

“真像报纸上那位妈妈说的一样,一让孩子读书,不是说不想读出声音,就是故意磨磨蹭蹭,把约定的读书时间消耗完,反正就是不能踏踏实实地坐在那儿读书。现在学校抓阅读挺紧,作为家长也知道大量读书的重要意义,可孩子就是怎么说也不明白,这可怎么好?”一位三年级学生的妈妈郝女士道出诸多家长的心声。

通过读者的反映,记者发现,基本上所有家长每天都会要求孩子至少读半小时的课外读物。关于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家长们都已达成共识,但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却令诸多家长束手无策。昨日,本报除了接到不少家长求助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的信息外,还有很多有经验的家长和老师来电,分享关于孩子阅读方面的经验。

“想提高语文成绩,孩子必须阅读,多背些古诗词,不然写不好作文……”昨日,本报读者张先生说,他是石家庄幼儿师范学校的一名退休老师,做了40多年教育工作,一直教语文。张先生认为,培养孩子阅读兴趣,首先要创造读书的氛围,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都应该有个读书角,如果家中处处有书,潜移默化中就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可以常带孩子去图书馆,让孩子看看别人是怎么读书的,这样也可以培养他读书的兴趣;或者多去书店转转,孩子自己买的书,自己愿意看;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也要做好榜样,多读书多与孩子交流。

阅读量少 组词造句和做理科题都受影响

“现在的孩子不爱读书,的确困扰着许多家长和老师,我身边的理科老师常向我抱怨,有些题目其实并不难,但学生却经常做错,经过仔细观察沟通才发现,学生不会审题或是看不懂题目,为此,老师总是感慨‘孩子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真是太重要了!’”梁老师说,作为一名教龄20多年的退休语文老师,她对此感触颇深。

“实际教学中,我更能感受到阅读量少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比如,我教小学时,学生学习生字组词,常常是会写生字了但不会组词(会组的是课本中学过的,一离开课本就不会了),好不容易会组词了又不知道词语的意思,知道意思了又不会造句。”梁老师说,这些都与阅读量少息息相关,阅读量少词汇量自然就跟不上,跟不上就组不出来词语,造不成句子。

“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理解力也会相应提高,无论理科还是文科与阅读理解是融会贯通的。”梁老师说,阅读,是孩子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也是父母必须思考的问题。

刘先生是省会一所小学的副校长,刘校长说:“关于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现在很多小学无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比如增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丰富馆内书籍的类别,开展‘读书分享月’活动等。但是,在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引导方面,老师和家长还需要加强。”

三大原因导致孩子不爱阅读

梁老师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家长和老师急功近利的思想断送了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梁老师觉得,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应该从识字时就开始,小学三四年级则是养成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但这个阶段很多家长都忽视了。正如之前很多家长提到的,到了这个阶段,孩子每天做完作业就很晚了,没有时间阅读;有的家长意识不到,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孩子一生有多么重要,而是把眼前的成绩看得比命还重,考什么抓什么,唯恐孩子成绩落下,其实阅读是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蓄力。

“阅读只要有计划有步骤,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还会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因为阅读是把一些边角料的时间利用了起来,积少成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梁老师说。

二是现在的孩子玩的花样太多,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使其静不下心来进行阅读。梁老师觉得,越早让孩子接触书籍,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就越浓厚。一旦爱上图书,阅读就会成为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相反,缺乏早期阅读经验的孩子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注意力更容易被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吸引。一旦他们沉迷于电子游戏与网络,想要他们重新爱上阅读,难度就大多了。

三是缺乏科学的引导、指导和陪伴。很多家长盲目地给孩子买书,无法专业地判断孩子什么阶段适合看什么类别的书籍,如果孩子不喜欢或者看不懂,自然就阅读不进去。所以,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什么时候该看什么书,怎样看,是家长必知的首要任务。

千万别忽视小学阶段的阅读黄金时期,梁老师再次强调:因为此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对世界充满想象和憧憬的年龄,对新鲜的事物无不充满了好奇,这个时候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会终身受益。小学的功课相对于初高中还比较简单,作业也比较少,课余时间比较充裕,一旦到了初中和高中,尤其是到了高中,就更没有多少读课外书的时间了。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很重要

正如上一篇报道所提到的,有的家长说,我给孩子买了好多好多书,可是,他就是不爱看,怎么办?有的家长说,孩子对文字多的书不感兴趣,只喜欢看漫画书,怎么办?还有的家长说,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没有和他进行亲子阅读,现在上了小学,他不爱看书,培养阅读习惯是不是来不及了?在此,梁老师认为,任何时候开始读书都不算晚,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要想让孩子爱上阅读,梁老师建议家长这样做:首先,建议学校列出既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内容积极健康又是学生感兴趣的优秀作品、书目,建议一开始读些悬念迭起、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中国古代小说或是国内外优秀的科幻侦探小说,甚至是听一些评书。或是家长周末时带着孩子去附近的书店、图书馆,让孩子真切感受体验浓郁的读书氛围,目的是把学生引进阅读的大门。

其次,在学生阅读之前,老师和家长要事先对孩子即将阅读的书籍认真阅读一遍,这样孩子阅读中有了疑问,老师或家长就能参与进来,随时解答探讨,读完后要进行交流、点拨,鼓励孩子提出不同意见,与孩子展开争论。

再次,将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孩子喜欢的、经典的反复读,过一段时间读一遍,直到熟读成诵,他读一遍理解就会深一层,泛读能拓展孩子的视野,激发探知的热情。

最后,家长一定要记住:在孩子给你讲述他的看法的时候,哪怕他磕磕绊绊语无伦次,也不要中途去打断他纠正他,孩子讲述的过程,就是他将输入的内容转换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于所读的内容,是一次反刍再消化的过程,切记不可指责,多给孩子一点耐心,孩子就会还你一个惊喜。(记者 张宁宁)

来源:燕赵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