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展现了古代帝王的最高权力,是不容置疑和否定的强制意愿。到现在,人们还常常将领导或者上司、家庭最高成员的话比喻为"圣旨",就是指的不容置疑的意思。

圣旨该怎么读(圣旨应该怎么念)(1)

各式各样的古代剧中只要有皇帝,就会有太监或者大臣宣读圣旨的剧情,他们往往声音嘹亮的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种念法其实是错误的,也是违背史实的。

历史剧中不管是什么朝代的皇帝,他们的圣旨都是"奉天承运"开头,其实是不对的。在较早的朝代,并没有"奉天承运"的说法。秦始皇一统六国后,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所下达的诏书多是直言事情,不像后来的还要有个开头。不过诏书的玉玺上都印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也算是圣旨的开头了。

圣旨该怎么读(圣旨应该怎么念)(2)

汉朝的圣旨更简单了,开头就是某年某月某日,皇帝说了什么什么事。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上开始加上了"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意思是皇帝是天子,说的也都是顺应天意,代表了上天的意思。

唐朝的圣旨又开始变得务实起来,开头是"门下",意思是门下省按照皇帝的意思颁发的。元朝的圣旨更能体现蒙古族的民族特点,圣旨的开头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互助里,皇帝圣旨",在圣旨前要先带上草原的天神长生天,祈求长生天庇佑。

圣旨该怎么读(圣旨应该怎么念)(3)

直到明朝朱元璋,圣旨才有了"奉天承运"开头,并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所以说,不管什么朝代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不对的,毕竟到了明朝才开始用这个开头。

圣旨该怎么读(圣旨应该怎么念)(4)

那么应该怎么念呢?"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确实是不对的,正确的念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或者就不断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是什么意思呢?

圣旨该怎么读(圣旨应该怎么念)(5)

明太祖朱元璋把奉天殿当作朝会的正殿,文武百官上朝就在奉天殿。本来奉天就有朱元璋首次奉遵循天意的意思,选在这里也是宣示皇帝的权威。承运指的是继承新生的气运。奉天承运连起来就是皇帝的修饰词。后来明朝还下过白话文圣旨,开头的意思就更明白了:"奉天承运的皇帝"。

圣旨该怎么读(圣旨应该怎么念)(6)

那为什么后来人们都念错了呢?因为从圣旨上看,一般人的确会念错。因为开头写了两行,"奉天承运"一行,"皇帝诏曰"另起一行。意思是啥呢?因为皇帝是天子,与天平齐,代表了天意,因此"皇帝"要和"天"对齐,故而出现皇帝另起一行的情况,后来的人们不明就里,当然会念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