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典歌曲模仿秀(古代儿童模仿秀)(1)

大家好

我是南京语文洪老师

今天是2021年2月25号星期四

这是【青史馆藏】第 74 篇推文

继续为大家分享诗歌故事:

这是古代的儿童模仿秀,观众是大人们。

这模仿秀都是在模仿大人,有的模仿劳作,有模有样;有的模仿仪式,别出心裁。

NO.1 过家家

先上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儿童经典歌曲模仿秀(古代儿童模仿秀)(2)

宋代的诗人相较于唐代来说,似乎更多喜欢把眼神锁定孩子,更多的用诗墨去描绘儿童。宋代的诗人更生活化,更市井化,更有人情味儿。所以,我觉得宋代的诗人更可爱些。这里的可爱,当然也包括他们笔下的孩子。

范成大晚年创作了“四时田园杂兴”,分早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十二首,一共六十首。这些诗歌中有不少写到孩童,有写孩子斗草的: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放燕子的: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赶鸭子回窠的: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我今天要说的是第三十一首——“傍阴种瓜”。

古代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农业社会,四时田园,男耕女织。在这幅男耕女织图中,最常见的情景是:

男人们下田耕作,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女人们白天忙活家务,夜晚纺麻织布。

男女搭配,共同承担起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

这就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当家”指的就是承担家务。“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也是这个意思。

“童孙”指的是小孩子,很小的孩子,ta们还不懂得如何稼穑纺织,更不懂得劳作背后的艰辛苦涩,而出于玩耍的需要、旺盛的精力、好奇的欲望去模仿大人的举动,竟然像模像样地学起种瓜。

只见ta们在桑树底下找准一块空地,用小䦆头刨出一个个小坑,细心地把瓜种撒进坑里,然后用土覆盖好,轻轻地用手拍打结实,转身从水盆里手掬一捧水浇上去,顿时间心满意足,擦擦脑门上的汗珠。

孩子的快乐就是这样,在玩耍中消费自己的卡路里,在玩耍中燃烧自己的热情和脑细胞,从早到晚,乐此不疲。Ta们把玩耍当做工作,把游戏当做人生。

范成大用他衰老而柔和的眼神看着这场模仿秀,他也快乐得像个孩子。我喜欢这样的孩子,也喜欢这样的范成大。

NO.2 脱冰作戏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立春一到,农人们就要开始准备一年的农事。为了祈福一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一些地方会举行“鞭春牛”的活动。农人们准备好一头牛,往往是纸扎的,用鞭子抽打在牛身上,以示春耕开始,寓意农事顺利。

据说,稚子弄冰的故事就发生在立春这一天,孩子们看见了大人们“鞭春牛”的场面,也模仿起来,把铜盆里一夜结成的冰取出来,穿上彩线,用棍棒敲打发出玉磬一般的声响。

杨万里将稚子“取冰——穿冰——敲冰——碎冰”这一模仿秀的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出来,画面感很强,动作连贯,像一帧帧动画。

儿童经典歌曲模仿秀(古代儿童模仿秀)(3)

【小彩蛋】

牧笛声声把家还

——改写《村晚》

1 夕阳缓缓地挪移着不舍的脚步向西天而去,连绵的远山在光芒中睁开了眼,伸出手似乎要拉住正悄然走过的夕阳,对它说:天快黑了,你慢点儿走!山脚下的池塘却静悄悄的,一声不响地盘算着心事,连远山和落日的光临也并不在意,任由它俩在清澈的池面上闲话。

2 夕阳唤回了晚归的牧童,只见他横坐在牛背上,手里横一支短笛,正高一声低一声地吹出稀稀拉拉的曲调。老水牛歪着头一步一步地悠然而行,似乎并不在意耳畔的笛声的悦耳与否。也许它正回味着青山之上、碧草之畔的乐趣罢。

3 好一幅夕照牧归图!

儿童经典歌曲模仿秀(古代儿童模仿秀)(4)

如果你喜欢洪老师讲诗歌,

请关注

“南京洪老师语文课堂”,

更多诗歌解说陆续更新… …

祝您一切安好!

感谢您的阅读,下期再见!

原创实属不易,点赞就是鼓励[呲牙][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