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静夜史的观点是:3600颗手榴弹虽然看起来夸张,但是在实战中可行性是相当高的!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1)

2005年上映的电视剧《亮剑》可谓是家喻户晓,不到10年时间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创造了我国影视剧收视的新纪录。剧中一改我军指战员一丝不苟一身正气的形象,而是以李云龙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气魄更有不足的饱满形象,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亮剑》的成功掀起了抗战剧创作的热潮,不过后面的雷剧越来越多,所以很多人戏称《亮剑》是抗日雷剧的鼻祖。

虽然经过了黄志忠等人的翻拍,但是老版李幼斌主演的《亮剑》仍然是不可超越的神话。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2)

《亮剑》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除了演员走心,剧情饱满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里面的战例在历史上基本都能找到原型。

而《亮剑》中围攻山崎大队的李家坡之战,就是抗战史上我军著名战斗——关家垴之战。

很多人说,李云龙采用土工作业的方式靠近李家坡阵地,然后用3600颗手榴弹投入环形工事消灭山崎大队这种设定很不科学。理由包括: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3)

土工作业很费劲,鬼子不会坐以待毙;

独立团人数不足,不可能对鬼子形成碾压优势;

在坑道投弹不现实,容易成为鬼子的活靶子;

边区造手榴弹威力差,不能消灭山崎大队等。

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不过作为一个优秀的军旅作家,都梁不像抗日雷剧的作者一样凭空臆想。作为一名出色的导演,陈健和张前不会像抗日雷剧的导演一样胡编乱造。李家坡之战有关家垴之战的影子,但绝对不是关家垴之战的历史再现。

关家垴之战爆发于1940年10月30日,是抗战中百团大战的第三阶段一次最大的进攻战役,由于战场距离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很近,因此八路军志在必得。此战八路军集合3个旅2个团的兵力,在副总司令彭总的督战下,对盘踞关家脑的日军冈崎支队500多人进行围歼。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4)

但是由于武器装备的落后,八路军血战2昼夜,仍不能全歼日军。后因日军援军到达八路军被迫撤围,如果全歼冈崎大队势必能极大提振抗战时期,鼓舞我军民信心,所以此战成为彭总心中的莫大遗憾。

《亮剑》中的李家坡之战结果是取得了全歼的胜利,这多少有一些自我安慰的味道。

不过我们要明白,小说《亮剑》中的李家坡,和高山仰止的关家脑,绝对不是一回事!

简单说来,因为都梁对战场的一些设定,使得李家坡之战和关家垴战的情况有很大不同,而这样的不同就让八路军更容易取得胜利: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5)

1、李家坡是个平台状高地

在小说《亮剑》中,作者都梁已经交代过了,李家坡是一个平台状高地,上面是一个小平台,四周是斜坡,山崎大队在平台上,八路军各部队在斜坡下。

由于老版亮剑的拍摄条件所限,并没有完全还原小说中的战场环境,以至于很多人错误地理解了李家坡的高地状况。

晋西北属于黄土高原,黄土塬广泛分布,就是这样: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6)

这和一般的山状高地不同,一般的高地呈锥形,斜坡直接从山底延伸到山顶,据守高地的鬼子可以看到八路军,而八路军可以看到鬼子,鬼子可以利用火力优势居高临下对八路军进行压制。想挖坑道?不可能的!

但是都梁将这个地形改成黄土塬一样的平台高地后,一切就比较合理了。

首先山崎本人比较自信,他没有将鬼子的环形工事火力布置在李家坡平台和斜坡的交界处(在新版《亮剑》中李云龙和赵刚讨论过,这个叫“棱线部”)。而是将火力点后退一些,使之距离棱线部有一定距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虽然牺牲了一定的射界,但是山下的八路军同样看不到自己,而鬼子则可以专门盯着棱线部,八路军一露头,立刻就可以进行火力消灭。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7)

在小说中,这是导致八路军围攻多时却伤亡惨重的主要原因,因为缺乏重武器,八路军只能一波波往上冲,但是始终无法越过棱线部。

而李云龙则另辟蹊径,在斜坡上挖坑道,延伸到棱线部下面,然后将3600颗手榴弹扔进环形工事。

因为山崎大队的环形火力点在棱线部以内,因此对坑道不能进行有效的火力压制。

很多人说鬼子的迫击炮可以对坑道内的八路军进行较大杀伤,这没有问题,毕竟迫击炮的射角高,对坑道目标有很好的打击效果。但是因为在射界之外,打击效果肯定很差。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8)

很多人说鬼子不会坐以待毙,等着八路军吃掉自己,肯定会反击。在剧中也交代了,旅长陈赓对独立团进行了火力上的支援,甚至拿出了可怜的全部家当,而在小说中则是陈赓将所有炮火交给李云龙使用,因此压制日军的反冲击问题不大。

所以,不要说坑道不好挖,鬼子没耐心之类的。因为在炮火覆盖范围外作业,八路军有机会将坑道挖到距离山崎大队30米的地方,然后让山崎好好喝一壶!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9)

2、山崎大队已经伤亡过半

二战时期的鬼子陆军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这一点李宗仁将军在《八年抗战敌我优劣之检讨》中曾有过评价:

“日本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易有隙可乘。日本高级将领中虽乏出色战略家,但是在基本原则上绝少发生重大错误。日本将官一般都是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其作事皆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令人生敬生畏。

所以,在侦知八路军在挖坑道时,山崎大队是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的,所以发起反冲锋是必然事件。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10)

不过问题是,经过程瞎子长达8个小时的不间断攻击,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山崎大队也已经伤亡过半了。这是什么概念呢?

日军一个大队的编制是1100人,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一个55人的炮小队等。无论人数还是火力装备都是非常强的!

但是,因为李家坡之战取材于关家垴之战,因此不能将山崎大队视为一个完整编制的日军大队。关家垴之战中,八路军对阵的冈崎大队,人数共有500余人,因此山崎大队的人数也应该在500多人。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11)

而根据程瞎子向陈赓的汇报,山崎大队伤亡过半,人数起码伤亡200多人,满打满算,能够拿起枪战斗的不会达到全员500人的规模。

而独立团当时满编是3个营,一个营360人,全团加起来超过1000人。李云龙的战术是摒弃添油战术,全团一起上,从四周分散鬼子的注意力,争取在最短时间突破阵地,不给鬼子反应的时间。

加上3600颗手榴弹的轰炸,鬼子的火力点必然受到一定的打击。在伤亡过半、火力点残缺,又全团冲击的打击下,山崎大队扛不住的可能性会大大提升。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12)

3、山崎大队绝对不是3600颗手榴弹消灭的

山崎大队是被李云龙的独立团消灭的,但,绝对不是用3600颗手榴弹消灭的。

无论在小说中,还是影视剧中,都对这一点进行了解释。在战前动员会上,李云龙说3600颗手榴弹只是让山崎这个老小子“喝一壶”,并没有说用3600颗手榴弹就将几百个鬼子全部报销。

之所以不敢说这样的大话,一方面是因为李家坡平面大,鬼子散兵线长,不可能用手榴弹就全面覆盖。另一方面,就说到抗战时期我军的痛处了,那就是我军的边区造手榴弹因为是手工打造,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手榴弹扔出去只能炸成两半,根本不能起到杀伤敌人的效果。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13)

然而,就是这样的质量也不可能对八路军各部队敞开了供应,在小说《亮剑》中开篇就是李云龙找后勤部长张万和讨要手榴弹的情节。李云龙的意思,是要50箱,他地意思很清楚,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有总比没有强!

但是张万和表示只能给20箱,就是李云龙拿老婆来换都不肯多给。而就这20箱还是李云龙答应给他弄一把日军指挥刀才达成的!

所以说,3600颗手榴弹只是开胃小菜,否则也不会有后面的精彩了。

根据李云龙的部署,在两分钟内扔完3600颗手榴弹后,独立团配置了突击队,小说中说是二营长带队,而不是影视剧中一营的张大彪。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14)

独立团突击队共20挺机枪,在手榴弹投掷完成后迅速进入战斗。小说中说因为鬼子在遭受轰炸后仍然能够组织火力阻击,由此可见鬼子的战斗力之强悍。而小说中说因为鬼子火力凶猛,担任突击队的20名战士在两分钟内全部牺牲。

而与此同时,李云龙带来独立团全体官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李家坡进行猛烈冲击。因为八路军不仅缺乏重武器,而且还缺少弹药,所以不得不选择在火力准备后进行白刃战。这是抗战时期我军将士们不得不进行的选择!也是李云龙李家坡攻坚战的重头戏!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15)

在影视剧《亮剑》中,对李家坡最后的战斗进行了详细的刻画。山崎本人被手榴弹炸死,没有让李云龙实现与之决斗的愿望,但是李云龙得到了军刀,还了张万和的人情。在日军群龙无首的情况下,虽然日军训练有素,但是毕竟已经大势已去,因此经过独立团的浴血奋战,山崎大队被最终消灭。

所以说,在小说的设置下,实战是可行的!

由此战我们也能肯出我国军队和日军悬殊的差距,向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们致敬!

二战日本手榴弹真实威力(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16)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