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惶恐恐,出门口罩,隔日核酸,防疫三年,2022年12月7日,在距离壬寅年结束仅40多天的时间里,老舅和老妗子走了,老婶走了,能自己独居生活的老父亲也走了,五位需拜年的长辈,就剩下一个老姑夫。

腊月二十三小年,抱着父亲的骨灰盒去墓地的路上,女儿抚摸着我的手安慰着:“爷爷走了,爸爸您真老了,需要我照护了,以后要少逞强。”

角色转换,现如今需要被女儿嘱咐,让我猛然感到:女儿真长大了,已经近不惑之年;我真的老了,已经奔古稀之年;过年想回的家是真没了,因为父母不在了……

长叹一声,抬起头,坐正身子,眼前出现了茫然的天空,残破的风筝挂在树杈上,无根的落叶随风滚动,悲凉的大地静默着……

送走生自己的亲人,一生也算圆满。客居北京,少了牵挂;回到老家,可丢下兄弟姐妹之间的分歧、误解和闲气;不用再给父亲喂水、喂饭、擦身子、换尿布湿、洗屎裤子、整理房间……没有了照护的辛苦,本来应该轻松许多;但却像天空的浮云一样,虽自由自在,随风飘荡,可彷徨,恐惧,迷失了家的方向,无处安放自我。

父母不在了,逢年过节不用回老家,就真成了游子,宛如断线的风筝、无根的落叶,失去了归属感,自己的构筑的小家成了暂住的旅店;一想到将来的养老院,就更不安了。

堂兄触景生情的感叹:“长辈都不在了,我们就成了年纪人。”

父母走了,自己由强壮变成衰老,由积极进取变成理智退缩,由照护别人变成被别人关爱,由强者变成弱者……是真不习惯、真不舒服,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悲凉!

这让我回想起凌晨4点我兄弟二人为父亲提前清理墓室的情景:抬眼寒夜墓地,风卷残叶哗啦啦响,似饿鼠逡巡觅食,令人毛骨悚然;南天孤月冷星,苍凉静寂,似一双双冷目在漠视;椁罩覆沉雪,墓碑挂冰凌,同类排排行行默默相望,却凄凄清清;夜色中,自己的先人就很难寻,其他逝者的名字更模糊,哪有心情回忆他人的传说?悲哉!

离开墓地的路上,仍然不能平静,还是胡思乱想:小时候搂着自己入睡的人走了,自己搂着入睡的孩子大了,亲情总像隔着层什么东西,让自己难于言表;外孙女常常皱眉,那是真累;女儿在家里外头奔波,那叫一个忙;从此,我们老两口只能坐望夕阳西下,尽享安闲。

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慢慢想出答案:随遇而安,进取乐观,开心健体,知命自然;与亲人相处,学会让别人当家,惊醒自己尊重、礼让、包容。

父母走了感觉像个孤儿(突出的感受是茫然)(1)

【记录虎年腊月二十三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