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羽绒服品牌“加拿大鹅”(Canada Goose)因国内外退换货政策不同,掀起舆论风波。

一件“加拿大鹅”动辄上千、上万元,而国产羽绒服品牌“波司登”也从2018年700元左右的定价,飙升至如今的千元左右,其在电商平台旗舰店内最贵的一件羽绒服更是高达14900元。

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这个冬天,我们还能实现“羽绒服自由”吗?为了买到一件保暖的羽绒服,我们需要花费多少钱?我们今天就来逐一盘点。

羽绒服的参数指标

1、填充物

填充物一般有鸭绒和鹅绒两种。

鹅绒比鸭绒好,因为它绒朵更大、更饱满、蓬松度更优,保暖性更强。

同样的充绒量,如果换成鹅绒填充,基本上比常见的鸭绒版本贵1000元左右。

填充物的质量从优到次优: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灰鸭绒

2、含绒量

含绒量指的是羽绒占全部填充物的百分比。

如果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是90%,就说明羽绒占到填充物的90%,剩下10%是羽毛。

之所以会加入一定比例的羽毛,不是为了压低衣服成本,是因为填充物需要一定的支撑力。

按国标,含绒量高于50%以上的才能被称为羽绒服。

一般来说,90%含绒量为理想黄金比例。

如何选羽绒服适合自己的码数(时刻知道参数指标给大家了)(1)

3、充绒量

充绒量跟含绒量不同,它指的是这件羽绒服填充的羽绒的总重量。

充绒量不是绝对的,会根据羽绒服长短大小不同而有所变化,比如一件同款的羽绒服,S号肯定XL号的充绒量少一些。

充绒量的大小基本决定了一件羽绒服的用途,本着按需选择的原则,我们把羽绒服按照保暖性能分成4个档次,当然这只是比较业余的粗略划分。

一、极限级别(-50°至-20°之间): 适合南、北极,攀登雪山等特殊极限用途的,基本都是连体款式,通常都为800以上蓬松度,含绒量在300g以上。

二、酷寒级别(-30°至-15°之间) :一般为650-750蓬松度级别鹅绒填充的厚款,充绒量200-300g左右。

三、常规级别(-20°至-5°之间):最常见的一个档次,一般是600-700蓬松度等级鹅绒,180-250g级别充绒量,也是我们日常较多人穿的羽绒服级别。

四、轻寒级别(-5°至0°之间) : 通常是采用600 蓬松度的鹅绒或者鸭绒,但是充绒量少。

在我国,北方选择级别三,南方选择级别四即可。因为南方市场比较尴尬,所以各种薄款羽绒服纵横市场,其实在冬季,中西部地区一件轻薄羽绒服+高领羊毛衫 穿棉内衣足够抗寒了。

鹅绒服真的比鸭绒服更保暖吗?

最近几年,鹅绒服走俏市场,虽然价格比鸭绒的贵不少,但还是颇受消费者青睐。

从体积结构来看,鹅绒的绒朵比较大,绒丝比较长,整体绒朵更丰满,比鸭绒的蓬松度更高,保暖性更好,舒适性也更好。

羽绒制品的保暖性与羽绒的蓬松度密切相关,而羽绒的蓬松度与绒朵大小有关,羽绒绒朵大小要看禽类的生长周期。

成熟的鹅一般要生长100天以上,成熟的鸭一般生长40天以上。因此,成熟鹅的绒比成熟鸭的绒绒朵大,蓬松度相对更高,保暖性也更好。

加厚羽绒服面料哪种好

防水型涂层(覆膜)面料

优点:类似于冲锋衣面料,具有防水透湿的性能,面料会比冲锋衣面料更加轻薄柔软一些。

缺点:面料耐水压的要求不会像冲锋衣那么高,且质量不好的羽绒服会用不透气的涂层面料。

高密度防泼水面料

优点:面料轻薄、柔软,同时具有防风、防泼水、透气性能。

缺点:后期处理工艺的高低对于面料的防绒性影响很大。

普通梭织面料加防绒布

优点:在面料里侧添加防绒布,可以起到防绒的作用,防绒性能不错。

缺点:防绒布影响了羽绒服的柔软度,并增加了整衣的重量。

作为普通消费者,在无法对商品进行专业检测的情况下,怎样才能选到更保暖的羽绒服?

看标识

有无产品质量标签、检测报告等,标签上羽绒种类、含绒量和充绒量是否标示清楚。

看价格

以价格适中为宜,如价格过低,则羽绒内在质量无法保证,容易产生各种质量纠纷。

摸手感

质量好的羽绒服摸起来手感柔软,有完整的毛片,羽毛梗不能多,毛梗细软。

闻气味

紧贴羽绒制品做深呼吸,如有明显异味或臭味,有可能填充了劣质羽绒。

回弹性

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蓬松度,用手压下去,试下它用多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原状。

看辅料

一件羽绒服上,有不少辅料,如拉链、金属扣等,是否美观、光滑、松紧适宜。

含绒量和充绒量

充绒量的多少,则涉及羽绒服的保暖程度,应根据自己穿着的需要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