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全部在家里网课,习惯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汹涌而来。父母们太难了。

从4月20号晚,儿子开始痴迷画火柴人和士兵的漫画集。我翻看了他的微信记录,4月20日晚添加某公众号,一直到5月11日,一共二十天,十一岁的孩子完成了十多幅著作,故事连载5篇,8尺画作一幅,头像三幅,还有不计其数的小卡片。其中5篇故事连载是用新闻播报的方式展开的,两个主持人,一西一南。同时记录的所有著作都是战争题材,有地方和地方,国家和国家,很是热闹。

会有多少个父母,看到这些孩子创伤的小故事书,不感动于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表扬孩子的个人能力呢?身为父母,我骄傲啊!

最初我认为这只是孩子的一种休闲方式,他选择在自己的课外生活时间,用这样的输出排解自己的心情。他培养自己的爱好,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吧!他有了自己的人生梦,有了自己的追求和朋友圈,同时绘画还锻炼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和绘画技艺,不比看电视和玩游戏强吗?

父母误区一:孩子的放松方式有许多种,不一定所有的的游戏都是好的放松方式。

在过去的二十天时间之内,我没有过多的干涉,而是默许儿子可以拿上手机,不时地刷朋友圈,刷刷自己的作品被多少观众点赞和支持。沉迷就如同吸食药品,儿子从最初的课下画,后来发展为课上画,然后是全天都在画,到处画,满脑子都想着他的小士兵和斗争。孩子不断地从这个虚拟的朋友圈里去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寻找别人的认同。

孩子沉迷游戏父母要崩溃(孩子沉迷游戏父母们怎么办)(1)

孩子的作品

正值这一段时间,是我刚刚开始线上教学的起步期,生活重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关注工作,忽略了他的思想变化。我只是天真的认为他寻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主旋律。他没时间欺负妹妹,不再打扰我的工作,自己还可以培养一个爱好,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啊!但是问题慢慢开始出现了。

父母误区二:孩子安静的“学习”就是在学习,也许许多孩子都只是在“被学习”。学习并不没有发生。

随着儿子沉迷的时间越长,投入的时间越多,我发现原来天真顽皮的孩童,成为了一个暴躁、易怒、不时张牙舞爪的魔王。他每天脑子中的画面只有打打和杀杀和侵略;除了画画,孩子的课下生活也是扛一把玩具枪到处瞄准;然后抱怨妹妹不和他玩,埋怨妈妈不关心他,生活是如此无聊。上周六的晚上,他甚至大吼大叫,猛烈锤打床铺,时间已经很晚了都仍然没有发泄完自己的郁闷。但问题的关键是他的游戏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喜欢,我不认同这样的游戏,妹妹害怕这样的游戏,没人愿意和他玩。

第二天上午,孩子同样在家里开始他歇斯底里的吼叫和斗争状态,如同走火入魔,或者准备地说成为了一个疯子,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声地吼叫,打、冲、杀。从小到大,儿子虽然顽皮,总是让人讨厌;但他从不至于如此丧失理性,我实在不解为什么会这样。

父母误区三:孩子的性格不好,是个人问题。事实孩子的问题总是有原因的。如同没有习惯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习惯,没有教养是因为不知道何为教养,没有规则意识也正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规则。

孩子沉迷游戏父母要崩溃(孩子沉迷游戏父母们怎么办)(2)

游戏如同交友,“良友给人以真知和宁静”。好的朋友是水,是

天空,是空气。结交一个朋友,如果每天的生活只是打打、杀杀,而且自以为雄霸天下,喜欢征服和攻击,那又何来安静又祥和?

同时由于这一段时间,我们和老人在一起居住,大家不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难免有冲突和矛盾,一度对孩子的谩骂只会加重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并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方式不对,除了继续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然后得不到大家的理解之外,别无他法。

正如同《发展心理学》指出:“孩子有两个叛逆期,一个叛逆期是三岁,另一个叛逆期则是青春期”。实际生活中,父母们总是把三岁孩子在家里的乱涂乱画,乱丢乱放,以及随意撕扯,认为是好奇和可爱,认为这是孩子学习行为的形成期,给幼儿赞扬和爱护。反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一切的不良行为都被认为是叛逆?

同样都是与父母的意见相左,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认可每一个孩子的“胡作非为”呢?其实都只是因为孩子对生活和世界的不理解。幼儿乱涂乱画,随地大小便,随便撕咬和丢弃;这一系列现象的本质同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要求的不理解是一致的,他们都只是希望寻找自己和世界的联系,让自己的思想和外界环境相融合而已。这绝非是孩子本身的问题。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是正确还是错误。

孩子沉迷游戏父母要崩溃(孩子沉迷游戏父母们怎么办)(3)

父母误区四:孩子在孩子的世界,误入歧途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不理解,然后让孩子继续误入歧途。

我们不能把孩子与父母意见的相左都认为是叛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父母没有认识到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孩子不知道怎么办,然而父母偏执的只是管理孩子的不良行为,然后矛盾化,孩子开始叛逆。这才是真正的叛逆!

如此解释儿子的行为,才是合理。

孩子沉迷游戏父母要崩溃(孩子沉迷游戏父母们怎么办)(4)

午饭期间,孩子依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声的哭闹,疯狂的发泄自己的情绪。我用手机把他的呐喊录了下来,然后选择冷静的敲门。孩子说,怕我打他,不开门。这就是孩子的世界,可笑又可气,他明知自己不对,却不知不对的原因是什么。

父母误区五:正确而又恰当的交流很重要。

我和儿子进行了半个小时的长谈,我问他,为什么这两天很不快乐?是别人不理解吗?没有和你玩吗?我们的国家追求和平,自从解放以后,多少年无战事,安定祥和,给人民带来了什么?战争是什么样的事件?什么样的游戏是好游戏?看看现在社会,无论国际形势怎么变,无论其他的国家对我们的国家怎么挑衅,我们都选择理性面对和与人为善,是因为什么呢?是我们打不起吗?知道为什么不战争吗?战争给人类心灵带来的创伤有多大呢?就像你现在——你快乐吗?战争是不可能给人们带来舒服和快乐的。所以不是我们不和你玩,是你这样的玩耍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正常的人都不会喜欢。你已经走火入魔!我说了很多,具体不太记得。但我只是想告诉他,他交了不好的朋友,这些朋友不可能带给他快乐,这是错误的。至于怎么办,自己去想吧!

如此说来,作为家长不得不反思孩子的网瘾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孩子的叛逆其实更多的只是因为家人对他们的不理解和忽视。没有人愿意和孩子一起学会写作和生活,他要在其他的时空里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他在寻找自己的精神依托。在游戏里,在网上,他找到了属于自己心灵的家。他何乐而不为。但其实这样的认同和归属完全是错误的,只会给他带来伤害,长期的发展下去就如同是鸦片,他时有兴奋感,时有罪恶感,但是欲罢不能。

早期的发现和疏导很重要。也只是父母才可能会注意的到,作为父母和老师一旦发现孩子的不良表现,必须对他的错误行为给以矫正和正确的引导。

孩子沉迷游戏父母要崩溃(孩子沉迷游戏父母们怎么办)(5)

许多时候,我们以为孩子不懂道理,其实是父母不懂道理而已。至少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儿子再没有打开他的朋友圈,他还是时有画画,但再不去痴迷攻击。每天下午他会到楼下和其他的小朋友踢球,再没有提他的“好朋友”。现在想来,问题最关键还是在父母。我总是有很多事,没有和孩子游戏的时间,家里有各种各样的棋,但我从没有和孩子持续游戏。我总是催他去看书,去阅读,不要玩手机,却从没有和他一起去阅读,一起分享。我给他自由,却没有告诉孩子什么是自由,然后总是在他犯错的时间才站出来指责。所有的一切均无益于孩子的成长,但这也是现代父母的生活常态,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却不知道——对孩子最好的其实只是陪伴。

可是我并非一个全职妈妈,有二宝、有职业、有家庭、有自己的生活和朋友,我有我自己的一切,不只是拥有他一个孩子。我只是想,无论学习成绩优秀与否,只要他是一个健康和快乐的生命,他善良又温暖就足够。但是一个优秀的成绩,是孩子在将来的社会中可以更好的立足的关键。多关注他一些,也许他的学习成绩会更好,英语会更棒,人也会更自信。我相信只要付出肯定可以收获,因为“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总是有一个不断付出的家长”,将自己全身心的爱都给了孩子,让他将优秀成为自己的人生习惯,孩子将成为优秀的代言人。但是我却很失职,孩子一个人前行,跌跌撞撞,却从没有引起我的关注。

父母课堂六:调整好时间,关注好孩子的发展,和孩子们共同成长。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的家长。

为了不要成为问题孩子,除了努力的学习和认真的思考,用心的实践,难道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吗?我们没有能力将每一个孩子教育的非常优秀,让他成为学霸,成为班级的第一名。

但是我们有能力让孩子获得安全感,获得父母对他真正的爱。未来的他同样也会爱上生活,善待他人,善待世界。这也只是我们作为一个父母,唯一可以带给他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