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丰登迎“小年”,风风火火盼新春,又到了重要的岁时节日之一:小年。

这个又可以称为“灶神节”、“祭灶节”的传统节日,它的到来意味着举家欢喜,阖家团圆的“大年”(春节)越来越近。

小年迎祥好运来(迎祥纳福度新春)(1)

“小年”,开启了岁末“年味”,

带出了欢天喜地的节日氛围,

更寄望着人们对辞旧迎新,

祈福安康的美好祝愿。

但在滚滚历史长河中,

“小年”从“禾谷年熟”为记日,

到节气前后“始”与“终”,

再到如今,不同的地域文化差异,

又让“小年”逐渐形成了包含多种风俗美食的重要传统节日。

小年到,迎春好:多样习俗,动起来

虽然“小年”具体时间在南北地区有一定差别(北方“腊月二十三”,南方“腊月二十四”),但小年这天南北地区都会有一定相通的节日习俗,例如:

1.祭灶

相传灶神的职责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在民以食为天的时代,祭祀灶神至关重要,因此,从汉代开始,祭灶相继流传,只不过,灶神称谓从古代的“灶君司命”变成现代的“灶王爷”。祭灶习俗,寓意着人们对衣食有余的美好祝愿。

小年迎祥好运来(迎祥纳福度新春)(2)

2.扫尘

扫尘,在有些地区又被称为“扫房”,大家会将房屋各个角落清理打扫,拆洗被褥、洒扫庭院,基本会将家里各个角落打扫的干干净净,寓意着除旧迎新,驱贫求富,祈求安康,以全新环境迎接新年到来。

小年迎祥好运来(迎祥纳福度新春)(3)

小年到,迎春好:多彩美食,做起来

由于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饮食偏好,不同地区的“小年”美食也各具特色,例如:

1.北京地区:小年美食

作为华北地区的代表,北京地区的“小年”除了传统习俗之外,还会有“关东糖”美食,它是以江米粉和麦芽糖所制作,一般用于祭灶神所提供的祭品,北京地区偏关东做法,故多称为“关东糖”。

小年迎祥好运来(迎祥纳福度新春)(4)

山东等地区会将其做成圆形,类似瓜,因此又被称为“糖瓜”;上海、江苏等地的灶糖形状为元宝形,因此又被称为“糖元宝”;山西地区的灶糖又被称为“麻糖”,除此之外,还有葫芦、小鸭、小鸡等各种形状,可谓花样百出。但由于灶糖制作过程需要一定的火候、时间与技巧,如果不想麻烦,常营福第V中心(北辰福第V中心)下沉广场家家悦超市会有丰富多样的美食供大家选择。

小年迎祥好运来(迎祥纳福度新春)(5)

小年迎祥好运来(迎祥纳福度新春)(6)

2.晋东南地区:小年美食

在小年那天,晋东南地区流行“炒玉米”美食,它是用麦芽糖将炒玉米粘起来,然后冷冻成块状,吃起来酥脆香甜。

小年迎祥好运来(迎祥纳福度新春)(7)

除了晋东地区,华北很多地区在春节期间也会吃软糯香甜的炒玉米,部分地区还在二月二“龙抬头”吃炒玉米的习俗。

3.山东地区:小年美食

面食之乡的山东地区,小年美食颇具地方特色:捏面花、大枣饽饽(大馒头)、团圆饼以及寿桃等,寓意团圆美满,年年有余。

小年迎祥好运来(迎祥纳福度新春)(8)

常营福第V中心多家餐饮商户,如全家、711、便利蜂以及家家悦超市等等,都有美味可口的面食供给,在首都也可以尝到颇具特色的地方味道。

小年迎祥好运来(迎祥纳福度新春)(9)

4.广西地区:小年美食

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地区,广西多地的小年美食是以糯米粉为主料,花生、芝麻、白糖等作为辅料,制成圆形米饼,甜甜糯糯,寓意着新一年团团圆圆的期望。

小年迎祥好运来(迎祥纳福度新春)(10)

5.南宁地区:小年美食

对于临近越南,地处亚热带的南宁地区,这里的小年美食是“年粽”,它相比端午节的粽子,除了都可以包入不同馅料外,南宁地区的“年粽”,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在南宁地区,小年吃年粽,年年高中(粽),寓意着新年吉祥如意。

小年迎祥好运来(迎祥纳福度新春)(11)

6.江南地区:小年美食

在水乡江南以及苏州等地区,这里的小年美食是以糯米粉和多种馅料制作成“廿(nian)四团”,它有不同形状,不同口味,寓意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小年迎祥好运来(迎祥纳福度新春)(12)

除了以上这些小年美食之外,还有山西的粘糕、海南的椰糕,以及浙江嘉兴的赤豆糯米饭等等,虽然小年美食各具特色,但都寄寓着大家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面对跌宕起伏的2022年,2023年,你会有哪些期望?你想如何度过这个“小年”?欢迎留言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