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续集《虎啸龙吟》终于回归。

这部剧本来共80多集,历时300多天拍完,可能是后期制作等原因分成了上下部,并且没有上星播出,以至于《虎啸龙吟》的热度对比前作有所下降,不过看过的网友还是在豆瓣给出了8.5的高分。

虎啸龙吟中的赤壁之战(后三国时期的魏晋风骨)(1)

前作《军师联盟》讲述三国初期的故事,那个历史时期可谓群英荟萃,诸多配角也都贡献了精湛的演技。

其中于和伟饰演的曹操被普遍认为超越了他曾经饰演的刘备,网友戏称为“一个人的三国”。而翟天临饰演意气风发的杨修、王劲松饰演清高正直的荀彧也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戏分不多的郭嘉、崔琰都完美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骨。

虎啸龙吟中的赤壁之战(后三国时期的魏晋风骨)(2)

其他新角色中,魏明帝曹睿倒是令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个女装扮相。

作为曹魏的第三任皇帝,他与曹丕一样成长于父亲的威压之下,导致心理扭曲、体弱多病。母亲甄宓被父亲逼死,令他耿耿于怀,一心想要置郭皇后于死地。为了画出一张母亲的画像,他甚至穿上女装,让画师照着他的样子作画。

虎啸龙吟中的赤壁之战(后三国时期的魏晋风骨)(3)

除了喜欢穿女装,这个魏明帝还有龙阳之好,养了个男宠,就是身边的小太监辟邪。

乍一看这个情节,差点让我吐血。后来百度了一下,才发现剧本与史实出入不大。《晋书·舆服志》记载:后汉以来,天子之冕,前后旒用真白玉珠。魏明帝好妇人之饰,改以珊瑚珠。

并且《虎啸龙吟》里的女装大佬不止一个,原来蜀后主刘禅也有同样的嗜好,搔首弄姿的样子更加辣眼。

虎啸龙吟中的赤壁之战(后三国时期的魏晋风骨)(4)

可以,这很魏晋风骨。

当然魏晋风骨的特色不仅是女装,服用五石散也是那个时期文人的风尚。“男装大佬”阎汶宣饰演的驸马何晏,就是史书记载最早服用五石散的人。

《世说新语》曾记载,因何晏“美姿仪,面至白”,曹叡怀疑他在脸上搽了粉,故意找个夏天请他吃热汤面。何晏吃完汤面大汗淋漓,用袖子擦去脸上的汗水,不仅没有露出曹叡期盼的蜡黄脸色,皮肤反而更显白皙。

虎啸龙吟中的赤壁之战(后三国时期的魏晋风骨)(5)

剧中何晏登场的时候,就和曹爽刚服用了五石散,双脸潮红。传说何晏耽声好色,服了五石散后,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在他的带动下,五石散广为流传。

不过五石散是一种含有重金属的毒药,何晏面色惨白就是重金属中毒所致,历史上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例如晋哀帝司马丕等。唐代孙思邈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对比前作《军师联盟》里运筹帷幄的谋士们,后三国时代的文人已经显现出奢靡堕落的精神面貌,为晋朝“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持续一百多年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虎啸龙吟中的赤壁之战(后三国时期的魏晋风骨)(6)

在叙事结构上,可能是出于让人气角色撑场面的考虑,《虎啸龙吟》还是借鉴了传统三国题材作品的架构,以魏国和蜀国两个视角展开,吴国继续打酱油。

当然该剧对比《新三国》还是有一些区别,例如周魴诈降的石亭之战,在《新三国》只是一笔带过,但是在《虎啸龙吟》成了第一个较大的战争场面。

虎啸龙吟中的赤壁之战(后三国时期的魏晋风骨)(7)

《大军师司马懿》大部分拍摄地都在横店,与取景地遍布全国的《新三国》写实风格相比,该剧的风格偏华丽精美,但是对细节的考究却延续了前作的水准。

例如石亭之战的落石战法,以往的战争剧往往是由士兵亲手将落石、滚木从高处掷下。而在《虎啸龙吟》中,陆逊埋伏了军队包围曹休,所有投掷装置都用树枝掩盖伪装,使用前需要士兵清理树枝,然后利用势能砸向敌人。

虎啸龙吟中的赤壁之战(后三国时期的魏晋风骨)(8)

还有就是很多三国剧蜀汉一方自称“蜀国”的槽点(这个问题在新老《三国》中都存在过),在这部剧终于得到了纠正。本剧诸葛亮、马谡等人的台词中,都是自称“大汉”。

《大军师司马懿》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后三国时期,所以到了《虎啸龙吟》这部剧才算迎来了重头戏,不仅战争场面多了,关于司马懿黑化的描写也会更多。

从战战兢兢的文弱书生,到多谋善虑的窃国枭雄,支撑司马懿一路走下去的大义究竟是什么?剧中会给我们答案。

虎啸龙吟中的赤壁之战(后三国时期的魏晋风骨)(9)

此前影视作品中很少有歌颂司马懿的,因为相比卧龙三分天下、周郎火烧赤壁的壮举,司马懿赢得并不算漂亮,而且三国归晋没多久就是一百多年的动乱,让晋朝在中国历史上也不甚出彩。

不过这也不是说后三国时期的历史没看头,不仅司马师、司马昭这对兄弟的成长令人瞩目,“幼麒”姜维与钟会、邓艾的恩怨纠葛也看点十足。

虎啸龙吟中的赤壁之战(后三国时期的魏晋风骨)(10)

根据目前公布的剧照,《虎啸龙吟》应该会一直讲到魏晋禅代,司马炎一统三国。其中空城计、上方谷、高平陵等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剧中都会体现。

至于是否会有平辽东、淮南三叛、渡江灭吴等很少在影视剧中出现的战役,我们还是接着看吧。

虎啸龙吟中的赤壁之战(后三国时期的魏晋风骨)(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