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华夏五千年,各类发明创造举不胜举,造纸能列入四大之一,是因为它对文明的传承具有卓越的贡献。虽然各种古籍和文物显示,东汉之前我国就已经有了造纸技艺,但东汉的蔡伦将古法技艺加以改良。使纸张的生产标准化、量产化,让纸张在各阶层推广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传播。

简述蔡侯纸的发明(蔡侯纸的发明及其历史贡献)(1)

背景

华夏文字最开始是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后在竹简上书写。这种笨重的载体使得记录麻烦,学习传播渠道非常狭隘。学富五车说的就是战国思想家惠施,他每次出游身后都跟着五车竹简。不说文化,就这车马原料成本,寻常百姓集全村之力都办不到。而后出现了细绢、帛书这等方便但昂贵的载体,仅仅只有皇室和贵族才可以使用。西汉出现的纸张由于工艺原始,原料种类单一,产量低下,也只能供少部分人使用。蔡伦出生于民间,知道百姓读书不易,他为官后,为了更好地推动文化在各阶层传播,着手改良造纸技术。

简述蔡侯纸的发明(蔡侯纸的发明及其历史贡献)(2)

工艺

1.东汉以前造纸的原料来自于纺织的副产物,蔡伦扩大了原料范围,将废弃织物和树皮作为原料使用,大大地提高了纸张的产量。2.通过用碱液长时间浸泡、蒸煮原材料,使原料脱胶成为纤维状态。3.对纤维进行捶捣,让其起毛、撕裂、分丝成为纸浆。4.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篾制捞纸器捞起,使纸浆薄薄地附着在捞纸器上,形成湿纸。5.湿纸干燥后从捞纸器上揭下,就成了便于书写的纸张。蔡侯纸较之前的纸张有产量高、成本低、质量优等显著特点。

简述蔡侯纸的发明(蔡侯纸的发明及其历史贡献)(3)

功绩

从科技上看,经过蔡伦改良的造纸技术,除了不断添加原材料和优化工艺,基本原理和步骤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太大变化,是蔡伦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从文化上说,纸张低价量产代表着文化能在各阶层迅速传播,能让华夏文明更加丰富多彩,传承更加牢固,数千年不断。蔡侯纸和他的造纸技术早年就经由朝鲜、日本、印度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 。

结语

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并不是那些仅能供少数人把玩的实物宝物,而是能让所有人享用的技术和文化。我们也应该好好思考,应该给后人们留下什么样的财富。

。本文由只晒网不打鱼原创,欢迎关注,带您一起成长知识!

,